鲁稚丨大人别递话,让孩子自己说
我的小侄儿今年7岁,上一年级。因为他不和我们同城,我们就只能偶尔视频见。通视频的时候,我很想和他聊聊天,会问他“你在干什么”“你在吃什么”“你今天出去玩了吗”之类,都是日常话题。
由于见面少,他难免会有生疏感,刚开始难免交流不畅,嗯嗯啊啊吞吞吐吐。旁边的长辈就着急,教他:“在吃饭。”他便复述:“在吃饭。”我问:“吃的什么呀?”他往桌上看,还没想好怎么说,长辈又在旁边教:“吃的鱼,还有青菜。”他于是又复述:“吃的鱼,还有青菜。”我本来还想和他聊的,但一听他的语气僵硬,一看他的眼神呆滞,知道再聊下去也是无聊,还是赶紧收场吧。
下来我就给他长辈说,以后孩子接电话、通视频,见了长辈打招呼、聊天等等,大人都千万不要在旁边教,再着急都忍一忍,让他自己说。
很多大人意识不到,这种“递话”的方式,看起来是好心,其实是在阻碍孩子的表达。因为你在旁边递话,对正在说话的孩子来说,不仅打断了他说话的连贯性,破坏了他的自主表达,还会影响他说话的自信。你提醒他应该怎么说,潜台词就是“你说得不好”“你说得不对”“你说得太慢”“你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说不清”,总而言之,就是“你不行,需要我来教!”这不就是典型的批评、否定、不信任吗?试想,如果你自己在和别人说话时,旁边也有这么一个人,总是在提醒你、纠正你,教你应该这样说那样说,你不冒火才怪!
孩子一般不会冒火,因为他还分辨不了大人(尤其是亲人)言行的真实含义,在孩子眼里,大人都是万能的、强大的,而且都是可依赖的。大人教导他,那就是大人说得对。他可能会感觉不舒服,但由于不自觉地慑服于大人的权威,就只会把一切都归因于自己的错。所以,孩子受到隐性否定时,往往会自责、自卑、自我否定。在这样的状态下,孩子很难表现出自信从容,语言表达也不可能轻松流畅,更不可能有幽默感。
我在和别人通电话时就最烦旁边有人不停指点,严重时我甚至会摔电话,当场怼人。因为我和人通话,交流的主体是我,我有我的逻辑,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我心中有数。旁人如果因为我暂时没有讲到重点就在旁边着急提醒,那无异于侮辱我的能力,也打乱了我的节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话风格,或急或缓,或幽默或严肃,或单刀直入或迂回曲折,都是一种个人风格,最终达到的是与这种风格相匹配的结果。如果旁人看不惯我的表达,即使沟通技巧更高妙,也只能在平时的交流中影响我,或者事后提醒我,让我形成更强的能力,下次再运用于与别人的交流中。而不是当场来指点我。
当场指点并不能立刻让我提升表达能力,并立刻运用于当下的对话中,反而会破坏我原有的思维逻辑和表达方式,让我因怀疑自己而不知所措,最终让对话难以进行。
孩子的表达在大人眼里可能是幼稚简单的,因此有时候我们会忍不住要去提醒,去纠正。其实,我们之所以认为对话简单,是因为我们比孩子多活了好几十年,他目前所说的这些话,我们已经说了几十年,练了几十年,我们当然可以脱口而出了,但对孩子来说还是新的,他还在学,还在练,不熟悉、不正确都在所难免。
而且孩子说话时的心理状态也和我们不同。我们几十岁了,平时交流的对象大多是平辈人、熟人、甚至晚辈,说话时的心态是平等的、放松的,即使偶尔需要面对长辈、领导、权威者、陌生人,虽然内心也会紧张,但长期积累的社会经验也足以让我们表现出适当的姿态(事实上,即使很多几十岁的人,遇到特殊情况,也仍不能克服内心的紧张,不能以恰当的姿态应对)。
而孩子,由于年龄尚小,对他来说,谁都是长辈,都是权威者,都有资格指教他。除了和小朋友在一起,孩子很多时候是处于被管教状态的,说话很难真正放松。不放松又怎么能自由表达呢?譬如当我问小侄儿“你在吃什么”的时候,他可能心思正在别处,根本没注意到饭桌上的食物,为了完整回答我的问题,他的确需要回过神来看一看桌上的食物,看清楚了再答。但就是这一看,旁边的长辈可能就会觉得他反应慢了,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了?于是指点,教他答案,这一教,他自己的“看一看,看清楚”就被打断了。
又或者他原本想先答:“吃的青菜……”而长辈的重点是放在鱼上面的,生怕孩子没把鱼说出来,赶紧教他“还有鱼”。其实即使不教,下一句他也会说到鱼了,大人又何必着急呢?需知你这么一急,一教,就打击了他的表达欲,而且丝毫不具有建设性。孩子并没有理解你的说话逻辑,也没有从中学到更好的表达技巧。
在大人眼里,先说鱼是对的,因为鱼是大菜,应该重点表现,重点展示。但孩子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先说什么可能完全取决于他最喜欢吃什么,或者他最先看到的是什么。如果大人只是在旁边简单递话,而没有在合适的时候让他明白你所递的话比他自己的回答到底高妙在哪里,他没有明白你让他“先说鱼”背后的逻辑,下次面对另一桌菜,他还是不知道先说谁好。
我这里所举的打电话、通视频只是众多生活场景中的一个,孩子每天在各种场景中进行表达和交流,家长最好克制住急于指导的欲望,先让孩子自己说,按他自己的逻辑、自己的观察、自己的节奏、自己的语言,自由放松地说,至于有说得不好的地方,只要不是必须立刻纠正的重大错误,大可不必插嘴。等他说完了,如果有必要,再去补充和指点,让他能真正有所领悟。
当然,大多数时候,孩子的表达是根本无需评判,更无需纠正的,只要能达到交流的目的,交流多了,练习多了,表达能力自然就成熟了。譬如“先说鱼”的问题,如果能适时和孩子交流讨论,让他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他收获的又岂止是描述事物的技巧。倘若多一些类似的讨论,他的理性乃至洞察力、决断力,都会蓬勃地成长起来。
记得鲁鲁在小学五年级时参加北京市中小学艺术节乐器比赛,通过了区里的选拔,最后到市里决赛。我们当然很重视,事前教给他一套话术,包括向评委老师问好、自我介绍、感谢老师等等,还模拟演练了出场、退场的过程,确保万无一失。
但不想,决赛当天突发状况,有家长举报评委收了纸条,打分时会照顾某些选手。为了杜绝作弊,组委会现场决定打乱事先排好的出场顺序,现场抽签,不允许选手自我介绍,只报演奏曲目就直接开始。并且为了节约时间,又省去了出场、退场的程序,一次上场一组选手,都在自己的鼓前坐好,等上一个选手演奏完,下一个马上接上。
那天的现场也比较乱,鲁鲁参赛的乐器是架子鼓,因为相信了事先组委会说的现场准备有架子鼓,我们就没有搬运自己的鼓去。结果到了现场才发现,每个选手都带了自己的鼓,并且都抢占了比赛场地中的有利位置,早早把自己的鼓都摆放好了,组委会提供的鼓被挤在遥远的角落,可怜巴巴的。
鲁鲁就随着一组选手上场了,坐在那个被其他鼓和鼓手隔开的远离评委的角落里,面对着这套从没上过手的陌生乐器和完全出人意外的比赛程序。我也没法再指导他,只能和一大堆家长一起,坐在评委身后的观众席,远远地观望。
那一年他只有十岁,独自面对这样一个重要场合。
上一个选手演奏完了,轮到他。他站起来,大声报完自己将要演奏的曲目,然后坐下,开始。演奏还算顺利,正常发挥。
但令我惊异的是,演奏结束,他并没有如其他选手那样转身就离开了,而是握着他的鼓棒,从那个可怜巴巴的角落径直走到前台,走到评委面前,对着全体评委躹了一躬,平静地说出一声“谢谢老师”,然后从容退场。
那一刻,我胸中涌出无限感动,几乎热泪盈眶。
那一年,他只有十岁,他独自面对一件大事,当事先的演练完全失效时,他自己作出了最正确的表达。
最终,他的名次是二等奖。对于他的演奏水平来说,已经是不可思议的成绩。而更令我刮目相看的,是他那一串没有事先准备的、完全自发的退场表现,与之相比,成绩已经无足轻重。
一个有着自主表达的欲望和自信的孩子,你真的不需要再为他的表达问题操心。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道理皆一样,譬如鲁鲁14岁开始写小说,16岁正式出版,其实和那次比赛说“谢谢”一样,都是自主表达的延续和深化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