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气从哪儿来? 2024-05-12 22:40:06 中医老苗说扫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三世医老苗《素问·调经论》有一句非常经典的条文:“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里的“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邪”的来源粗略地划分至少有“生于阳”和“生于阴”两大类,它们各有具体所指。其中“风寒暑湿”是指代外感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饮食居处”指饮食劳倦,而“喜怒”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所伤。《黄帝内经》常常把致病因素归为三大类:来源于天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来源于人的饮食起居和七情过伤等,以及来源于地的“清湿”“湿气”等。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灵枢·百病始生》也有:“夫百部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以上两段条文结合起来分析,发现通常只有来源于天的致病因素才被《黄帝内经》明确称为“邪气”,即“邪气”专指“天之邪气”,它是与“水谷之寒热”,“地之湿气”处于同一层次的并列关系,“邪气”不包含来源于地和源于人的致病因素。《黄帝内经》在其他篇章中也反复表达了这种学术观点。如《灵枢·小针解》把致病因素三分为“邪气”、“浊气”和“清气”,并且指出它们分别伤人的“上”、“中”、“下”三部:“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可见,“邪气”在《黄帝内经》中的本义常常是指源于天的异常气候,以此特意和“浊气”(寒温不适、饮食不节等)、“清气”(清湿地气等)之类的致病因素加以区分。对此,《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也提供了佐证:“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黄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正是因为《黄帝内经》的“邪气”专指“天之邪气”,其在上者上先受之,所以“邪气之中人高也”。由此说明邪气是来源于天。关于天如何产生邪气,《黄帝内经》也有论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指出天有日月阴阳、春夏秋冬四时的推移,还有五行生克的变化,因而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等不同的气候,如果气候正常则促进万物的生长收藏,如果气候异常则伤人形体致病为害。可见天之邪气,来源于气候的异常。《黄帝内经》以风为代表具体阐述了自然气候之风在何种情况下演变为异常气候的致病邪气——风邪的。《灵枢。刺节真邪》:“黄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符合时节之风为正风,称为正气,如春风吹东风:不符合时节之风为虚风,称为邪气,如春天吹西风。在《灵枢·九宫八风》作了进一步的说明:“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所以天之气候在非其时非其位的异常情况下即成为致病为害的天之邪气,这便是邪气的来源。关于天气“非其位”则化生邪气,《素问·五运行大论》有论述:“东方生风……南方生热……中央生湿……西方生燥……北方生寒……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张志聪对此条文作了注解:“五气,五方之气也。更立,四时之更换也。各有所先者,如春之风,夏之热,秋之凉,冬之寒,各先应期而至也。各当其所主之位,四时之正气也……非其所主之位则邪,邪者,为万物之贼害也。说明五方之气,互相更换主时,各有先期而至的气候,若气来之时,不与主时方位相应者,就是邪气,相反,若与主时方位相应者,就是正气。而关于天气“非其时”则化生邪气,《素问.六微旨大论》也有论述:“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如何?岐伯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张志聪注解云:“至而至者,此平气之年,无太过不及,四时之气,应期而至,气之和平也。如春应温而寒,夏应热而温,此应至而不至,来气之不及也。如未至春而先温,未至夏而先热,此未应至而先至,来气之有余也……如不及之岁,反未至而至,有余之岁,反至而不至,是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为民之灾病矣。”所以,天之六气应与时节相应,如果两者不相符合,则会成为邪气,致病为害。 赞 (0) 相关推荐 对《内经》 虚邪贼风的探讨(转) 对《内经》 虚邪贼风的探讨(转) 《黄帝内经》六气新解之二 "风"为六气之首,故<黄帝内经>称其为"百病之长".<内经>对"风"的类比是这样描述的:"东方生风,风生木 ... 《黄帝内经》“正气”概念内涵辨析 石翎笙 贺娟 中医思维十 石翎笙 贺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 I 摘要:"正气"在现代中医学中多与"邪气"相对称,是表达邪正病机理论的重要概念.然而< ... 解读《内经》“风”相关内涵 由于风具有多重涵义,因此,在<黄帝内经>中,诸多对"风"的表述,部分是对所有外邪.虚邪致病属性.内涵特征的总概括与标定,我们可以称之为广义之"风": ... “邪"与“邪气"辨析 邪与邪气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 二者含义为何?关系如何?古今医家观点不一, 见仁见智. 本文拟就邪与邪气的关系做一辨析. l邪与邪气的现代认识 一般认为现代邪等同于邪气, 二者未有明确区分. 五版及规划 ... 风为六淫之一,《黄帝内经》之风是多层概念的混合,学起来! 想了解更多最新政策.消息? 戳上方蓝字"橘香园学堂"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在中医病因学理论中,风为六淫之一 ... 《虚邪与正邪》 题目中的"虚邪"容易理解,泛指一切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有害于人体的外界致病因素.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高士宗注此曰:&qu ... “或问曰:古今称补中益气汤,为万世无穷之... "或问曰:古今称补中益气汤,为万世无穷之利",这张方子效果非常好,"为万世无穷之利",这首方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益处,"其义云何?"到底表现在 ... 阳气浮越于表,是什么邪气阻隔的呢? 那天我正准备结束下午的门诊,突然进来几个人,我一看原来是一个实习的学生带了两个人进来,其中一个年轻的女性,一看就有病,我问是怎么了.学生说:"老师您帮忙看看,我朋友发烧一直不退,十多天了.& ... 治甲状腺瘤的方子来了!化痰 疏肝 去火,邪气散了,瘤子消了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外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 ... 今日惊蛰,是时候唤醒你的阳气了!祛除邪气,开运驱小人的好时机!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 春雷响,万物长.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 ... 小儿腹泻之邪气篇 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多多少少都要腹泻过几次,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我这么说,您还别不信,因为光是腹泻的种类,我现在就能跟您说出来六七种,像什么湿热泻.风寒泻.伤食泻.脾虚泻.气阴两伤等等. 很多家长觉得这 ... 內风外风选六风穴“风”指一种致病邪气,与... 內风外风选六风穴 "风"指一种致病邪气,与寒.暑. 燥.湿.热合称六淫: <素问·风论>中记载:"风者,百病之长也": "六风穴" ... 中医“横扫邪气”的方子!击破寒邪、湿邪、痰邪、淤邪,随心所欲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g ... 杏林早报 | 初夏排寒黄金期!借这2个小妙招,扫光体内寒湿邪气 明师学友会 44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静观吟 管平湖 - 歌曲合辑 打开音乐,开启早报唠嗑的一天~ 01 敲黑板划重点 汗是人的阴液所化.阴液化成汗液,是因为阳气的气化作用,因此一个人能否把汗液顺畅地 ... 芍药:味苦平,生川谷。主邪气腹痛,除血痹... 芍药:味苦平,生川谷.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那我们现在来顺一顺太古时代的<神农本草经>,桂枝已经顺过了,白芍我们看一下.他说"主邪气,腹痛 ... 杏林早报 | 洗澡时添1物,排尽体内湿热邪气,今年夏天舒心过 浮梦 允馨 - 十八年华祭 打开音乐,开启早报唠嗑的一天~ 01 敲黑板划重点 湿热邪气是如何进入我们体内的?夏之主气和主邪都为热,与此同时,雨水多,湿气重,所以湿邪也多. 脾喜燥恶湿,湿邪容易困脾, ... 从《普济方》里,翻出治“空调头痛”的方子!两味药,驱头上邪气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普济方>.<中药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