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逛北京:地坛
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与天坛遥相对应,与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隔河相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地祗神'的场所。
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占地37.4公顷,是一座庄严肃穆、古朴幽雅、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皇家坛庙,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有方泽坛、皇祇室、牌楼、斋宫等著名旅游景点,于1925年被辟为京兆公园。园内草坪面积14.5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8.8%,现存百年以上古树176株,其中一级古树89棵。
1984年,地坛被评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2月,地坛公园被授予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十四年前的2007年05月27日,我们来到地坛,探古寻幽。参观游览。白驹过隙,日月如梭。十四年后,旧片新编,留下回忆,以飨美友,以志纪念。不亦说乎?!
地坛牌楼(网络图片)
牌楼也称牌坊,是地坛主门——西门的第一座建筑物。明清两代皇帝到地坛祭地首先经过牌楼,再进坛门,地坛牌楼与颐和园东门外牌楼一样高大雄伟。明代始建时称“泰折街”牌坊,清代雍正年间重建时改为“广厚街”牌坊,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牌楼都没有保存下来。牌楼于1990年重新建设,高达13.5米,绿色的琉璃瓦面,彩画以本“天龙地凤”之说,绘以单凤图和牡丹图案,正面中心有“地坛”二字,背面核心有“广厚街”字样。
“地坛”
西门牌楼高大雄伟壮观,是根据清代乾隆时所建式样重新修建的,建设规模居北京市牌楼之最。绿色的琉璃瓦面,绘以单凤图,双凤图和牡丹图案,正面中心有地坛二字,背面核心有广厚街字样,是地坛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
重建后的牌楼正面额题“地坛”,背面仍为“广厚街”,体现着历史的传承与现实的妥协。
“广厚街”
重建后的牌楼正面额题“地坛”,背面仍为“广厚街”,体现着历史的传承与现实的妥协。
老北京人曾有句民间俗语 : “东单、西四、鼓楼前,五坛八庙颐和园 ”。地坛就是五坛之一,它在紫禁城的北边,于1925年被辟为京兆公园。
皇祇室
皇祇室位于方泽坛南侧,是供奉皇地祇、五岳、五镇、五陵山、四海、四渎诸神位的殿室(清代增供本朝前六位列圣),每逢“夏至”大祀方泽时,由礼部侍郎将诸神位请至祭坛安置于各相应的神位座上,祭毕又请回此殿安奉,每逢初一、十五由太常寺官员来此上香行礼。
皇祇室
皇祇室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坐南朝北,是一座五开间歇山式一斗二升交麻叶头的官式建筑,是地坛的主建筑之一。原为绿琉璃顶,乾隆十四年(1749年)皇帝改换为黄琉璃顶,以符合古时“天青地黄”之传说,十七年(1752年)夏至前竣工;嘉庆五年(1800年)四月重修,同治十二年进行过小修。
皇祇室
皇祇室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地坛的主要建筑之一。明、清两代是供奉皇地祇神,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五陵山神位之所。1925年地坛辟为“京兆公园”,曾在此设“通俗图书馆”,1986年秋定为“地坛文物陈列室”。
皇祇室
皇祇室现建筑是经嘉庆五年重修,1984年5月大修的建筑。通面阔24.1米,明间面阔5.4米,次间面阔5.25米,稍间面阔4.1米,通进深11.2米,山花为金钱绶带。室内南壁正中设汉白玉须弥座,上奉“皇地祇”牌位神龛;东西两壁前设须弥座各一座,上供奉五岳、五镇、五陵山、四海、四渎神位(排列顺序同方泽坛上排列)。次间与稍间前后金柱间东西两边各设须弥座三座,上奉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高宗等六帝之牌位。围垣墙据史料记载方周为48丈8尺,高1丈1尺,厚为0.9米,为起脊硬山式黄琉璃博缝顶。
皇祇室
北京地坛皇祇室的内檐彩画采用了金凤(双凤)和玺的做法。就目前所知,这种彩画样式在北京市区的宫殿、坛庙之中仅此一例。这些彩画的题材以“凤”为主要形象,所有的枋心彩绘图案都是双凤,没有龙和龙凤图案,这在我国现存的官式建筑物中是非常少见的。
皇祇室
“皇地祇”牌位。皇地祇,读音为huáng dì qí ,汉语词语,意思是对地神的尊称。出自曾巩《本朝政要策 · 郊配》。《旧唐书·礼仪志一》:“今请备设皇地祇并从祀等座,则礼得稽古,义合缘情。”宋 · 曾巩《本朝政要策·郊配》:“冬至祀昊天,夏至祀皇地祇,孟夏雩祀,用太祖配,如永泰之礼。”
皇祇室
殿东西两侧从位上供奉的是五岳、五镇、五陵山、四海、四渎等23座神位。明清时,每逢阴历初一、十五日由太常寺派遣官员来此向各神位上香行礼。每逢行大祀礼、祭告礼时,将各神位请安于祭坛上,祭后又请回此殿供奉。皇祀室(殿)现辟为“地坛文物陈列室”供游人观赏。
皇祇室
殿东西两侧从位上供奉的是五岳、五镇、五陵山、四海、四渎等23座神位。
皇祇室
殿内正位供奉的是“皇地祗神”,殿中间六座配位上供奉的是清代前六帝(即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顺治、圣祖康熙、世宗雍正、高宗乾隆)之牌位。殿东西两侧从位上供奉的是五岳、五镇、五陵山、四海、四渎等23座神位。
皇祇室 · 世宗宪皇帝之神位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雍正十三年(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终年58岁。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祭祀用的“牺牲”
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因为当时祭祀用品一般包括牛、羊、猪,因此又称“三牲”,《尚书·微子》:“今殷民乃攘窃神祗之牺牷牲”。孔安国传注说:“牛、羊、豕曰牲。” 孔颖达疏:“经传多言三牲,知牲是牛、羊、豕也。”
祭祀用的乐器 : 编钟
古老的编钟,中国人的智慧,浅浅的了解,永久的回忆。以后要多多的去游历,去了解这更多的中国文化,音乐陶冶人的情操,乐器是联系上下五千年人们感情的桥梁。
轿辇
轿辇,经常手扶和手抬的部分很明显的被抹掉漆了,看来这个椅子没少被人使用过,太过很多的皇室贵族乘坐过的吧。椅子靠背部分上面是两条栩栩如生的龙,椅子上还有很多漂亮的祥云纹,一看到就是皇家范。
方泽坛
方泽坛也称拜台,是帝王祭祀“皇地祗神”的主建筑,占地面积为一万七千六百八十九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这样宏伟宽敞祭地之坛,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祭地礼仪,随着历史的深化内容不断扩充,形成了一套礼仪制度,明清两两朝祭地形式尤为隆重。每逢农历夏至或国有大事,当朝皇帝都要亲至地坛拜祭,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现在,按照清代乾隆时期的祭拜程序,编排了“仿清祭地表演”。
方泽坛
方泽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地祇神”之场所,明清两朝共有14位皇帝连续381年在此祭地,直到1912年清皇朝被推翻而告终。因坛台周有方形泽渠,故称方泽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遵乾隆皇帝之旨谕进行改建,将黄琉璃砖坛面改换为艾青石坛面。现建筑为1981年按清乾隆时形制恢复。坛平面呈方形,以象征“天圆地方”之传说。
方泽坛
地坛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的地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又称方泽坛。整个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朴实端庄,别具一格。
方泽坛
中心坛台分上下两层,周有泽渠、外有坛壝两重,四面各有棂星门。下层坛台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山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十五尊,供祭祀时奉安五岳、五镇、五陵山之神位;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水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八座,供祭祀奉安四海、四渎之神位,外壝东北部为望灯杆,与其对称的西北部原有瘗坎一处。
方泽坛
方泽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地处所。祭坛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二层方坛,北向。坛下环绕有一水池,深八尺余,宽六尺。坛上层面积为六平方丈,下层约十余平方丈,坛面明朝为黄色琉璃砖,清乾隆年间改用方石铺砌。坛的下层东西两侧各有两个石座,放置有五岳、五镇山形和四海、四渎水型,均为东南向。
方泽坛
坛外有红墙身黄琉璃瓦通脊顶矮墙两重,矮墙四面各有棂星门,东、南、西各是一门二柱,惟北门是三门六柱。
中国建筑历来重视地面的铺作和道路、台阶的距离远近曲直,目的即是要创作出一种特定的意境或气氛。方泽坛的空间和距离,从一门到二门,二门到台阶前都是32步左右,两层平台都地坛是8级台阶,上二层平台又是32步左右。这种人行进间持续时间久暂相同的重复,自然而然地使人脚的触觉转化成心理上的节奏,舒畅的平步青云之感便油然而生。
方泽坛
坛外有红墙身黄琉璃瓦通脊顶矮墙两重,矮墙四面各有棂星门,东、南、西各是一门二柱,惟北门是三门六柱。坛东北角有望灯台一座。坛南门外为皇祗室,西门外有神库、神厨、祭器库、乐器库等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名为地坛。
方泽坛
坛外有红墙身黄琉璃瓦通脊顶矮墙两重,矮墙四面各有棂星门,东、南、西各是一门二柱,惟北门是三门六柱。坛东北角有望灯台一座。坛南门外为皇祗室,西门外有神库、神厨、祭器库、乐器库等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名为地坛。
方泽坛
坛外有红墙身黄琉璃瓦通脊顶矮墙两重,矮墙四面各有棂星门,东、南、西各是一门二柱,惟北门是三门六柱。坛东北角有望灯台一座。坛南门外为皇祗室,西门外有神库、神厨、祭器库、乐器库等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名为地坛。
方泽坛
坛外有红墙身黄琉璃瓦通脊顶矮墙两重,矮墙四面各有棂星门,东、南、西各是一门二柱,惟北门是三门六柱。
方泽坛建筑艺术上的又一突出成就体现在空间节奏的完美处理。全坛方形平面向心式的重复构图,使位于中心的那座体量不高不低的方形祭台显得异常雄伟,这种非凡的气魄,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去掉周围建筑物上一切多余的部分,使其尽可能地以最简单、最精练的形式出现,从而形成了一个高度净化的环境;其次则是巧妙的空间结构处理手法:两层坛墙被有意垒砌成不同的高度,外层墙封顶下为1.7米,内墙则只有0.9米,外层比内层高出了将近一倍;外门高2.9米,内门高2.5米。两层平台的高度虽然相近,但台阶的高度却不同:上层台宽3.2米,下层台宽3.8米。这种加大远景、缩小近景尺寸的手法,大大加强了透视深远的效果。
方泽坛
坛外有红墙身黄琉璃瓦通脊顶矮墙两重,矮墙四面各有棂星门,东、南、西各是一门二柱,惟北门是三门六柱。坛东北角有望灯台一座。坛南门外为皇祗室,西门外有神库、神厨、祭器库、乐器库等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名为地坛。
方泽坛
方泽坛俗称祭坛、拜台,与天坛的圜丘坛相对应。因坛四周有一条按《周礼》中“夏至日祭地于泽中方丘”之说修建的方形泽渠而得名。方泽坛位于坛庙的南北中轴线上,是帝王祭祀“皇地抵神”(俗称祭地)的坛台,也是地坛公园的主建筑。这样宏伟旷敞的祭地之坛不仅在我国、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方泽坛
坛外有红墙身黄琉璃瓦通脊顶矮墙两重,矮墙四面各有棂星门,东、南、西各是一门二柱,惟北门是三门六柱。
棂星门,中国传统古建筑名,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质或石质建筑,古代传说棂星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味着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象征着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相比。
方泽坛
坛外有红墙身黄琉璃瓦通脊顶矮墙两重,矮墙四面各有棂星门,东、南、西各是一门二柱,惟北门是三门六柱。
方泽坛
坛外有红墙身黄琉璃瓦通脊顶矮墙两重,矮墙四面各有棂星门,东、南、西各是一门二柱,惟北门是三门六柱。
方泽坛
1749年5月,遵旨修整地坛。将皇祇室以及方泽坛围墙绿琉璃瓦顶改为黄瓦、方泽坛面黄琉璃砖改为白色墁石。至乾隆十七年(1752年)工竣,形成的形制保存至今。
方泽坛
坛外有红墙身黄琉璃瓦通脊顶矮墙两重,矮墙四面各有棂星门,东、南、西各是一门二柱,惟北门是三门六柱。
方泽坛
方泽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当时是按照南京钟山之北的“方丘坛”规制建造的。其形方,象征“天圆地方”之传说。坛面墁黄色大琉璃砖,象征“天青地黄”。中心坛台分上下两层,周有泽渠、外有坛两重,四面各有棂星门。
方泽坛
坛上层面积为六平方丈,下层约十余平方丈,坛面明朝为黄色琉璃砖,清乾隆年间改用方石铺砌。坛的下层东西两侧各有两个石座,放置有“五岳”、“五镇”山形和“四海”、“四渎”水型,均为东南向。
方泽坛上层铺成四正四隅8个正方形,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坛上层设皇帝祖先配位、下层设代表天下名山大川的四从坛,表示以皇权为中心的大一统观念,属于领地观念,这是地坛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方泽坛
方泽坛平面取正方形,坛两层,每层8级台阶,上层高1.28米,边长20.35米;下层高1.25米,边长35米。坛面上象征六八阴数的墁石,下层四个石座是祭祀时安放五岳、五镇、五陵山、四海、四渎神位用的。
天坛建筑以突出天的至高无上为主,祭天者被放到了从属地位,而地坛建筑则不然。它虽然也要表现大地的平时与辽阔,但更要突出作为大地主人的君王的威严,要唤起 帝王统治万民的神圣感和自豪感,所以,营建地坛的古代建筑师们才煞费苦心地做了上述构思与设计。
方泽坛
祭地活动源于远古。据文字记载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起初,人们尚不能认识与驾驭自然及社会力量,对自然界的众多事物现象解释不了,渐次产生虚幻、梦幻,集众人之幻,就臆想出超自然的“神鬼”,出现神宗迷信,把万物归宿于天地神鬼的造化安排,若遇不解之事就求救天地神鬼给以保佑和恩赐,臆造出“皇天”、“地祇”掌管天、地之一切,是至高无上的。
方泽坛
祭祀共分九个仪程,即迎神、奠玉帛、进组、初献、亚献、终献、撤撰、送神、望瘗等。清乾隆七年额定地坛设文、武、乐舞生480人,执事生90人。每进行一项仪程,皇帝都要分别向正位、各配位、各从位行三跪九叩礼,从迎神至送神要下跪70多次、叩头200多下,历时两小时之久。如此大的活动量对帝王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所以皇帝到年迈体衰时,一般不亲诣致祭,而派遣亲王或皇子代为行礼。
方泽坛
封建君王就利用这些进一步迷惑百姓,当作统治工具。君王为抬高其自身,维护其统治,又编出“天地君亲师”,为“五尊”,把自己置于天地之下,亲师庶民之上,封自己为“天子”,宣扬自己当皇帝是天地造化、祖宗功德。为表谢恩与求助,就出现了拜谢与祈祷天地神之礼仪。到周代就形成了一整套礼仪制度,曰《周礼》。
方泽坛
祭地礼仪源于远古,据文字记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史料中有'夏以五月,商以六月,周以夏至祀地于泽中方丘'之记载。至周代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祭祀礼制,即'周礼'。此后,历代帝王均沿用周之礼制,于每年夏至祭地于泽中方丘,直至1911年清皇朝灭亡而告终。
方泽坛
明清帝王承袭《周礼》之制,每逢阴历夏至凌晨,皇帝亲诣此台条招“皇地祇”、“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五陵山”及本朝“先帝”之神位,曰“大祀方泽”(古时祀典分大祀、中祀、群祀三等级)。每逢国有大事(如皇上登极、大婚、册封帝后、大战获胜、宫廷坛庙殿字修缮的开工竣工等),皇帝派亲王到此代行“祭告”礼。礼仪比“大祀”稍简。
方泽坛
嘉靖九年(1530年),庚寅,五月,作方丘于北郊。十一月,定北郊之坛名地坛。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四月,方泽坛工成。五月,明世宗亲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祀皇地祇于方泽。此为地坛首次祭祀大典。
沿着神道向祭坛走去时,越向前走,建筑就越是矮小,而祭拜者本人就越是显得高大,当他最终登上祭坛时,自然会有一种凌空抚云、俯瞰尘世之感。
方泽坛
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头顶苍天,当知敬畏,战战兢兢;脚立大地,须明得失,踏踏实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比天喻地,说的都是做人的道理。
棂星门
地坛主要用于古代帝王祭祀社稷。在古代中国,“天圆地方”的观念源远流长,因此,作为祭祀地祇场所的地坛建筑,最突出的一点,即是以象征大地的正方形为几何母题而重复运用。从地坛平面的构成到墙圈、拜台的建造,一系列大小平立面上方向不同的正方形的反复出现,与天坛以象征苍天的圆形为母题而不断重复的情形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方泽坛
与豪华的天坛相比,地坛的布局就简单多了。空旷的园子,建筑物不多,没有高阁大殿,不同功能的祭祀设施顺地势铺展,古柏阴森,参差其间。两种建筑风格,各自体现了天圆与地方的理念。天坛高大的环状建筑,让你处处感觉到天是飘逸的;地坛低矮而方正的建筑,则无时不让你感觉到地的沉稳。
方泽坛
下层坛台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山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十五尊,供祭祀时奉安五岳、五镇、五陵山之神位;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水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八座,供祭祀奉安四海、四渎之神位,外壝东北部为望灯杆,与其对称的西北部原有瘗坎一处。
方泽坛
按照古代天阳地阴的说法,方泽坛坛面的石块均为阴数即双数:中心是36块较大的方石,纵横各6块;围绕着中心点,上台砌有8圈石块,最内者36块,最外者92块,每圈递增8块;下台同样砌有8圈石块,最内者200块,最外者156块,亦是每圈递增8块;上层共有548个石块,下层共有1024块,两层平台用8级台阶相连。凡此种种,皆是“地方”学说的象征。
斋宫
斋宫为皇帝祭地时斋宿之所。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各帝都曾在此斋宿。主体建筑坐西面东,由西、南、北三殿组成,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
斋宫
斋宫
钟楼
钟楼始建于1530年,为三开间歇山式绿琉璃顶的重檐正方形建筑,通面阔12米多。因年久失修,于1965年拆除。2000年按原样重建。钟高2.58米,直径1.56米,重2324千克,铭文铸“大明嘉靖年月日制”八个字。
钟楼
钟楼
钟楼
地坛的祭祀对象是一种抽象的宇宙观,地坛的设计思想是以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以达到形式与功能相统一。古人认为阴阳是存在于世间万物中的对立面,“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学说是古代宇宙观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地坛设计思想的理论依据。
宰牲亭
祭地用的牺牲要在宰牲亭中宰杀。下面我们就去参观宰牲亭。宰牲亭,是古代皇家祭地前宰杀祭祀用的牲畜(犊、冢、羊、鹿)的场所。每逢祭祀前一天子时初刻,在此举行宰牲仪式。门内两侧原有井亭各一座。
地坛公园内草坪面积14.5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8.8%,现存百年以上古树176株,其中一级古树89棵。公园内最著名的就是独臂将军柏和大将军柏、老将军柏三棵古树。“独臂将军”位于外地西北角,虽因屡遭创伤,今仅存一臂,但仍全身“披甲”,英姿飒爽,犹见当年风采。“老将军”位于外墙西南角,虽已老态龙钟,但仍充满活力。“大将军”位于外墙南棂星门外东侧,虽已年逾五百,但绿叶青枝,似风华正茂。图片正是“大将军柏”。
近几年,公园按照生态园林与精致园林的规划建设思路,修缮了古建筑,改造了不良景观,取而代之的是平坦的方砖路面,柏树成行,绿草茵茵的新景点,园内共有植物116种,草坪面积114000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2%,现存百年以上古树168株,其中300年以上的古树多达80棵。开展适合广大游人喜闻乐见的活动,使昔日的皇家坛庙,今日成为广大游人休憩、游览、娱乐的园林文化旅游胜地。
“致和亭”
楹联 : “秋风橘井落甘露;春雨杏林别有天”。
杏林,相传三国 吴 董奉 隐居 庐山 ,为人治病不取钱,但使重病愈者植杏五株,轻者一株,积年蔚然成林。后因以“杏林”代指良医,并以“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称颂医术高明。
橘井,相传 苏仙公 修仙得道仙去之前对母亲说:“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来年果有疾疫,远近悉求其母治疗。皆以得井水及橘叶而治愈。
“致和亭”
“惠畅亭”
楹联 : “虽无崇山峻岭;却有茂林修竹”。
典故来自王羲之《兰亭序》: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地坛一隅
近年来新增了月季园、牡丹园、集芳圃等新的园林景点。其中由艺术大师刘海粟题名的月季园是一个集展览、观赏、科普于一体的月季花园,内有月季300余种;幽雅别致的牡丹园中喷水池、石拱桥、亭廊、水榭相接;集芳圃则是别具特色的园中园。
中医药养生文化园
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是中国第一家以中医药养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园区,位于地坛公园内,占地面积约2.5公顷,2010年建成。园区以肝、心、脾、肺、肾、五脏为主要分区,配以五行、五色、五方的内涵,以水栖和陆路为经脉经络,将全园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形体。园内有各类树木3千多株,近百种中草药和可入药的植物。
养生园
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是中国第一家以中医药养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园区,位于地坛公园内,占地面积约2.5公顷。园区以肝、心、脾、肺、肾、五脏为主要分区,配以五行、五色、五方的内涵,以水栖和陆路为经脉经络,将全园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形体。
地坛一隅
地坛公园现有古树176株,其中一级古树89株,二级古树87株,树种为侧柏、桧柏、国槐、枣树、榆树、银杏、楸树。地点多集中分布于方泽坛周边区域。大部分古树的树龄已经超过300年。
中医药养生文化园
园内有各类树木3千多株,近百种中草药和可入药的植物。主要景观依次为园林主门,精、气、神和合主题雕塑,心火区,肾水区,肝木区,悦和苑,养生长廊,针灸铜人,养生坊,杏林问茶,药王孙思邈雕像,脾土区,运动养生广场,24节气地雕,肺金区,调息广场,足底反射步道等。
养生苑
园内有各类树木3千多株,近百种中草药和可入药的植物。主要景观依次为园林主门,精、气、神和合主题雕塑,心火区,肾水区,肝木区,悦和苑,养生长廊,针灸铜人,养生坊,杏林问茶,药王孙思邈雕像,脾土区,运动养生广场,24节气地雕,肺金区,调息广场,足底反射步道等。
地坛一隅
地坛一隅
地坛一隅
2006年,地坛公园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文明旅游景区”。
地坛一隅
景色优美,风景如画。
游园小憩
地坛一隅
树木茂盛,郁郁葱葱。园内草坪面积14.5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8.8%,现存百年以上古树176株,其中一级古树89棵。
地坛公园以较高的文化品位,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享誉中外,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一个昔日的禁区,皇家坛庙,今天已成为人们休息、游览、娱乐的园林文化旅游胜地。
地坛庙会(网络图片)
地坛庙会始办于1985年,至2019年已成功举办了34届,其胜景被称为现代的《清明上河图》和中国的狂欢节。庙会以古坛风貌作为依托,注重民族、民间、民俗特色,发掘传统庙会的文化内涵,突出“民俗韵、世界风、奥运情”三大元素。
地坛南天门
地坛呈正方形,有东西南北四门,分别称为:东天门、西天门、南天门、北天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 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二零零六年五月二十五日公布
北京市文物局二零零六年六月立
地坛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