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模版 | 如何制定产品路线图?

问题

为何开发一个伟大的产品很难?

有一个绝佳的产品方案,并且这个方案也得到了不少用户认可。你觉得这个产品已经成功了一半?但是实际情况是,你最终产品的成功还很远。没有一个负责迭代、质控以及用户反馈的计划就想开发出伟大产品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产品开发之前,你会遇到以下三个常见的问题吗?

  • 淹没在大量的产品需求中,不知道哪个应该优先开发

  • 成员各司其职,对产品的当前计划无共识

  • 当前目标与宏观的产品愿景脱节

解决方案

制定产品路线图,让团队对产品的开发方向达成共识

产品路线图宏观的展示了产品的发展方向以及开发团队何时实现目标。有效的路线图不仅是一个强调产品发布和功能的时间表:它是一个动态的文档,产品负责人会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所以在创建产品路线图的初期,对需求、工作量、优先级、完成时间的估算不要求也无法很精确,这些内容都是随着项目进行不断细化调整的。

产品路线图是产品负责人推动项目发展的重要工具,它告诉我们每个阶段应该做什么。在下图中,可以看到两个并行的产品路线图涵盖了12个月的开发时间范围。产品路线图的第一行是时间轴,第一列是项目名与版本号,版本号与时间轴的交叉点描述的是对应的版本涵盖的功能特性。这样就能直观的看到,要在什么时间做哪个版本,以及该版本所含哪些功能了。

以下四个步骤,帮助你的团队高效制定产品路线图。

步骤 1:识别分解产品需求

产品愿景由许多产品特性所构成,产品的需求分为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内部需求来自产品战略,外部需求来自市场调研,具体方法这里不展开讨论。在产品路线图中显示出的需求可能存在不同的层级:主题和特性。主题是需求的逻辑上或业务流程上的分类,特性是指某一具体的功能。

比如在设计工具Sketch中,编辑属于一个逻辑上的分类,编辑就是主题。而对图层进行放大、缩小、合并等具体功能,就属于特性。因为放大、缩小、合并等功能从逻辑上分类都属于对图层进行编辑,所以特性和主题是从属关系。总之,这一步要求产品负责人和项目团队梳理出并确定产品需求(主题和特性),创建最初的产品代办列表(Product Backlog)。

步骤 2:产品需求归类分组

确认了产品的需求之后,需要对需求进行整理归类,即:按业务流程或功能逻辑把这些需求分成特定的主题。对需求分组时要考虑的问题包括:产品的使用方式和使用流程?哪些特性是客户要连续使用的?哪些特性是用户低频使用的?提供某一特性后,会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什么影响?项目团队能否识别出需求的技术相似性或依赖性?用这些问题的答案来确认产品应有哪些主题(分类),然后根据这些主题把特性归类。

上图是用MindManager梳理需求的一个例子,文件管理是一个主题,属于这个主题的特性有:文件导入、文件导出、文件保存和文件删除四个特性。当然,也可以用Excel进行 梳理。

步骤 3:产品需求估算排序

大致估算实现需求所需的工作量,并且对产品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为需求的价值和工作量估算或者评分是对需求排序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1.评估每一项需求的价值,并进行量化(给需求的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打分)

在评估需求的优先级时,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和资源选择合适方法。因为我做的是智能硬件的而不是纯互联网产品,所以在项目的概念验证阶段,会通过面对面访谈和问卷的形式进行目标用户调研并建立用户画像。然后对用户画像进行优先级的初步排序,优先级高的用户画像中的需求一般优先级就会高于其他的需求。还要考虑需求的商业价值、研发成本、紧急程度、与产品目标的契合程度,还可能用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KANO模型、雷达图等。

总之,对需求的价值有了判断之后,要和项目干系人确认并获得支持,一定要把需求的价值进行量化,给需求的价值打分,这里的分值只是相对分值。

2.评估每一项需求的工作量,并进行量化(给完成需求的难易程度打分)

这里需要获得开发团队的支持,由他们来判断完成每项需求所需要的工作量。和需求的价值量化一样,需求的工作量也是相对的,选择一项团队认为工作量适中的需求来评分,然后将这项需求作为参考系,再通过判断其他需求与这项参考系需求在实现上难易程度的差距,进而得到对其他需求的工作量分值。估算的准确性,基本上取决于开发团队的经验和能力。

这里经常用到的方法是斐波那契数列方法,斐波那契数列又称为黄金分割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这个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随着数列项数的增加,前一项与后一项之比越来越逼近黄金分割的数值。开发团队中的每个人用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字给主题或特性打分,先就一个参考系需求的工作量达成一致,然后每个人再根据参考系需求来为其他的主题或特性打分。

比如开发团队就“放大”功能的工作量达成一致为5,那么“缩小”功能的工作量也会是5。当开发团队成员给出的分数存在很大差异时,最好让打最高分和打最低分的人说明原因,可能是对需求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这时要进一步细化需求,让开发团队明确功能后再次重新打分,如果这次分歧不大,那么出现频率较高的分数即可作为最终分数。

3.确定需求的相对优先级

相对优先级是指一项需求相对于其他需求的优先程度。相对优先级=价值/工作量。这个公式可以让高价值低工作量的需求具备较高的优先级,使低价值高工作量需求具备较低的优先级。这样用价值的分数除以工作量的分数就得到优先级的分数。确定了优先级的需求列表就称为产品待办列表,有了产品待办列表之后就可以向产品路线图中添加发布目标了。

步骤 4:确定需求时间框架

第一次创建产品路线图时,产品需求发布的时间框架是比较粗略的,要思考一下路线图上各个分组的大致时间框架。然后为项目的发布选择一个合适的迭代周期(时间增量),比如一周、两周、一个月、一个季度或固定的天数。然后将产品代办列表中的需求分配到每个迭代周期中去。随着项目的进展,要及时更新产品路线图。(学习设计冲刺有助于完成这一步骤)

上图为UXPressia在2017年底发布的产品路线图,UXPressia将迭代周期设为3个月:Q4 2017、Q1 2018、Q2 2018、Q3 2018、Q4 2018,然后将产品待办事件一条一条的分配到各个迭代周期中,产品路线图就这样完成了。

推荐工具

国外制作产品路线图工具的常用工具:
ProductPlan
RoadMunk
Trello
Craft
Aha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