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唐诗解读——杜甫之《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

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

闻道洪河坼,遥连沧海高。

职司忧悄悄,郡国诉嗷嗷。

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

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

难假鼋鼍力,空瞻乌鹊毛。

燕南吹畎亩,济上没蓬蒿。

螺蚌满近郭,蛟螭乘九皋。

徐关深水府,碣石小秋毫。

白屋留孤树,青天失万艘。

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

却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

注:
二仪句:古称天地为二仪。《抱朴子》:“弥纶二仪,升为降成百川。”
洪河:黄河。
坼:崩裂。
沧海高:河水泛滥,如沧海之混漾。
职司:治水之官。
忧悄悄:言忧患无策状。郡国:西汉时地方区域的
称谓。这里代指各地受灾的老百姓。嗷嗷:苦诉状。
卑栖:屈尊暂住。
簿曹:州、府、县衙的属吏。指其弟颖。
尺书:书信。这里是其弟给杜甫写的家信。
版筑:旧时筑墙,以板夹土筑成。此言洪水势大,弟弟还得不时地领导操板筑墙。
鼋:鼋鱼,世称鳖。鼍,爬行动物,嘴短,体长二米多,背和尾部有鳞甲,穴居江河岸边。此句用周穆王以鼋鼍为梁典故。《竹书纪年》:“周穆王大起九师,东至於九江,叱鼋鼍以为梁。”
乌鹊毛:相传七月七日牛郎和织女隔河相望,喜鹊以羽毛在天河上架起一道桥梁使他们相会。诗人以此言以蔽之,这些虚妄的传说是无补于治水的。
畎:田间小沟。
畎亩:田间、田地。
济上:今山东济南、兖州等地。
没蓬蒿:济上田野长满了野草。
螺蚌:城郊附近被水淹后,到处都布满了螺蚌。
蛟螭:古代传说中能兴风作浪、发洪水的龙。
九皋:深远的水泽淤地。《诗传》:“深泽日皋。”
徐关:山东沿海某地,诗人曾送弟颖去此地。
水府:水极深之处。
碣石:碣石有三处,此指山东兖州的一处。
秋毫:本意谓鸟兽在秋天长出来的细毛,此喻细小的事物。这一句是说徐关一带都被水淹没,成为水府,碣石也小若秋毫,被水所淹。
白屋句:白屋:茅屋。言水患势猛,致村舍漂没,船舸失道。据新旧《唐书》载:“开元二十九年七月,伊洛河溢,损居人庐舍,秋毫无遗。”
衰:衰老。泛梗:如树枝在水中漂浮。
蟠桃:仙桃。《中州记》:“东海有山,名度索山,有大桃树,屈盘三千里,名日蟠桃。”邑近东海,因用蟠桃巨鳌的典故。
倚天涯钓:倚天垂钓。巨鳌:《列子》“龙伯之国有大人,一钓而连六鳌。”意思是:我将垂钓东海,有施掣巨鳌之力,何虑水患之忧。此为诗人夸张戏言,以慰其弟。
解读:
这是杜甫早期作品。
诗人的弟弟杜颖,时为临邑主簿。开元二十九年秋,黄河泛滥,伊洛横溢,村舍漂没,民不聊生。杜甫在偃师旧居目睹洪水成灾的惨状,同时还惦记着负有一定治水责任的弟弟的安危,因成此诗,以宽其心。
杜甫写了不少咏雨诗,仅从其诗题中出现“雨”字的诗作即约五十首。当然,这些诗作并非都是纯粹的咏雨的咏物诗,只是诗中所写均与雨有关,为了方便,我们权称之为咏雨诗。就这首诗而言,它描绘了黄河泛滥,灾民遍野、嗷嗷待哺的惨状,诉说了自己虽为一介野夫,然而却关心民瘼的情怀。
前六句是说久雨河溢,泛滥成灾,地方官都忙于防治和赈济的工作。七至九句点出他弟弟从工作岗位上来信汇报情况,十至第二十句根据来信内容,对水灾作了比较具体的描绘:里面写到桥梁的被冲毁,水势的浩大,淹没范围的广泛,以及居民的庐舍、秋稼与东西漕运的被毁,笔力劲健而语言形象,一幅黄河决口的水灾图,生动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这就使得上文第五,六两句――“职思忧悄悄,郡国诉嗷嗷”增加了丰富的实感。二十一句至二十四句,表示自己虽然无能为力,但在感情上,却仍然驰骋着浪漫主义的想象,希望自己能像“泛梗”一样,飘过东海去取得“蟠桃”用它作为钓饵,把兴波作浪的巨鳌钓上来,也就彻底消除了水患。这固然是“用宽其意”的设想,但也体现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如上所述,这首诗写的并不是诗人直接的观感,但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灾区形势的描绘,对地方工作的熟悉以及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都不是平日毫无素养的人所能写得出来的。其中“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却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为全诗的诗眼。
金圣叹认为此诗:“题先序舍弟书互,次序苦雨河泛,次序领官忧患,次序寄诗慰之。诗则先序苦雨河泛,次序领官忧患,次序舍弟书至,次序寄诗慰之者,盖文字贵有虚实起伏,不如是便略无笔势也。故第一解四句,先虚写积雨黄河必泛,妙在'闻道’字。第二解四句,又先虚写舍弟适当此任,大是可忧,妙在'防川’字。先虚写得此二解,然后轻轻折笔到前日书至,遂令读者凭空见有无数层折。不尔便是一直帐,更无波折可使人诵也。”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0)

相关推荐

  • 李旺岐硬笔草书唐诗三百首258杜甫《月夜忆舍弟》

    李旺岐硬笔草书唐诗三百首258杜甫《月夜忆舍弟》

  • 6371杜甫五律《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读记

    杜甫五律<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读记 (小河西)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 久客应吾道,相随独尔来.孰知江路近,频为草堂回. 鹅鸭宜长数,柴荆莫浪开.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此诗或作 ...

  •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杜甫

    其一 汝迎妻子达荆州,消息真传解我忧. 鸿雁影来连峡内,鶺鴒飞急到沙头. 峣关险路今虚远,禹凿寒江正稳流. 朱绂即当随彩鹢yi4,青春不假报黄牛. 其二 马度秦关雪正深,北来肌骨苦寒侵. 他乡就我生春 ...

  • 【书写经典】第203期,书写杜甫(唐)《月夜寄舍弟》

    关注公众号,免费欣赏古诗词书法 [书写经典]第203期,书写杜甫(唐)<月夜寄舍弟>. 原文: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 ...

  • 90 唐诗解读——杜甫之《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

    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 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 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 天旋夔子国,春近岳阳湖. 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 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 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 ...

  • 89 唐诗解读——杜甫之《远怀舍弟颖观等》

    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 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云天犹错莫,花萼尚萧疏. 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 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 注: 阳翟:县名,今河南禹县,此时杜颖在此. ...

  • 92唐诗解读——李白之《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 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 ...

  • 1 唐诗解读——杜甫之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上)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 ...

  • 2 唐诗解读——杜甫之《北征》(上)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无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筚.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 ...

  • 2 唐诗解读——杜甫之《北征》(下)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无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筚.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 ...

  • 3 唐诗解读——杜甫之《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 ...

  • 4 唐诗解读——杜甫之《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已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 ...

  • 5 唐诗解读——杜甫之《述怀》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 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 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 比闻同罹祸,杀戮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