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还有什么安稳的“饭碗”,冷静看看现实吧

书名:《不畏惧,不逃避》         作者:(加)拉里·史密斯

译者:徐娟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

很多读者翻开经济学家、TEDx演讲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经济学副教授拉里·史密斯所著的《不畏惧,不逃避》,会发现这是一本相当“无情”的书。

书中以大量不同行业、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上班族滑向失业和生活困境的案例,强调指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的路子越来越窄,包括那些会在一段时间内广受欢迎的技术型劳动者,随着技术更新速率的加快而将不可避免陷入糟糕的处境。

就业市场越来越有挑战性,这不仅来自于全球化背景下竞争压力的加大,一些行业的就业岗位甚至会在过去的国家和地区彻底消失,而流失到劳动成本、协作和管理成本更低的地方;而且更重要的是,各类需求量巨大的技术性工作,往往只能热门一时。比如,曾经很多国家都出现过汽车修理工的用工短缺,但当电子部件取代机械部件后,这一行业的缺工方向就发生了转移,“汽车修理工的短缺忽然消失了,就好像从未存在过一样”。

如果你看不上修理工这样的工作,不认为自己的专业、工作会面临类似的结局。那么,电信工程师总会显得相对“高端”一些吧。类似的还有金融专业,法律专业。在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这几个专业、职业都相当吃香。大学里最受欢迎、分数最高的专业就是这类专业。

问题是,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如果你已经习惯了做一个电信工程师,兢兢业业但没有考虑长远问题,很可能在进入职场的第2个十年就会被排挤出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你之前一直从业于一家规模很小的公司,那么重新找工作,过去的履历就会变得毫无价值;反过来,你要是在世界500强里工作,出来换工作,你会发现,你其实已经被过去的公司“惯”坏了,你习惯了完善的制度和福利保障,习惯了完善的流程协作,而到了新的、规模不那么大的新单位,你并不具备新老板所需要的独当一面的能力。

金融行业的用工排斥现象最近几年也显现得相当明显了,无人、自助设备的大量推出,让大堂经理和业务员的需求量大量减少。不仅如此,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的APP,以及外包出去的热线,其实也在起到跟现场雇工竞争的作用。

拉里·史密斯在书中首先强调了市场和技术对于现有劳动者必然起到的排斥性作用。市场和技术都有个重要的特性,你可以将它理解成“反伦理”:要在商业上成功的技术以及商业模式创新,一般必须满足对现有秩序、行业特征、技术标准的倾覆要求。

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打破既有的工作的概念,正如拉里·史密斯所说,是时候更新你的工作观念,跟求“安稳”的想法说拜拜。

他在书中列举了常见的求“安稳”的理由,比如,开启新工作、新视野需要周全计划,还要建立备用计划。有规划是必要的,但从来不存在可以在事前就完整规划所有细节和步骤的商业案例,市场和技术变化太快了。不仅如此,你如果希望有个退路,有个备选的应急方案,这往往会妨碍你在创业、工作中的投入。

《不畏惧,不逃避》书中谈到,有关工作的常见误解还包括,“如果你练就了高超的技能”,就会赢得激情和成功。

一方面,走向创业,选择新职业,最重要的是心态和时机,技能可以在“干中学”。另一方面,高超技能跟实际中能够应用的能力,其实是两回事。

最常见的例子是,很多孩子上中学、大学期间,对成绩最好的科目其实并不感兴趣。而高超技能面临技术的快速迭代,遭到淘汰的可能也是很突出的。

《不畏惧,不逃避》这本书强调要打破求“安稳”的心态,在创业或工作选择中,注重激情。但这里所说的激情,不是没有经过清晰思考的、仅仅由情绪波动而驱动的盲动,而是用理性所寻求和界定的激情。

书作者强调,用理性寻求激情,首先要从自己、自己所在的地方、自己现有的专业背景和职业出发,深层次发掘现有的背景让自己释放激情的可能性。确定一个真正符合自己兴趣,自己有能力完成、实现,又有一定前景的职业、专业方向。

第二步,停下来,加以思考。特别是当现有工作造成了自己疲惫和倦怠的情况下,应当好好考虑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在该领域尽到了自己的努力,有没有尝试过其他方法以提升业绩,又有没有与工作领域足够多的人交谈来获取宝贵信息。

第三步,进行一定范围的抽样调查。

第四步,认识你的激情与兴趣,审视自己是否真的有意愿投入其中长期释放与坚持。

第五步,即便确立了自己的激情与兴趣,也可以通过继续寻找其他兴趣方向,来比对自己之前的选择。

好了,如果你找到了兴趣方向,又释放了激情,是不是就能避免被市场和技术的双重浪潮吞没的危险呢?未必。《不畏惧,不逃避》书中指出,你必须足够谨慎避免犯错。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金手指”,也没人给你的错误买单负责。

首先,必须避免自己的激情越界,造成一

其次,不要用激情来给自己的盲动、过多兴趣方向作为借口。

第三,你不必为你的创业、工作或学业制定完备计划,但必须要有准备,激情不等于光膀子上阵。

第四,如果你很有激情,但因此跟他人存在无法逾越的沟通障碍,那就证明你对激情的理解是有问题的。

第五,不要随大流。

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保持道德感和尊严感,但又能放下脸皮和身段来进行自我推销的年代。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畏惧,不逃避”带来的最大挑战也在于此。

书作者说,“我们需要应对的第一件事是对推销自己和自己想法的恐惧”,一定程度上,这是因为,如果你不能“定义你自己”,“就会有人来定义你”。自我推荐需要注重三个特征:简短、独特、鼓励他人提问以引发对话。

《不畏惧,不逃避》这本书在结尾部分,还提出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观点。很多人觉得应当回归家庭,才能照顾好家人尤其是孩子,但据哈佛大学启动的针对25个国家的5万名成年人的研究调查显示,职场母亲的女儿受教育程度更高,就业可能性更高,担任管理层角色的可能性也更高,收入也更高(与全职母亲的女儿相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你可能会问,全职妈妈不是有更多时间来照顾孩子,以及关注孩子的学业吗?)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不用平衡工作与家庭这样的借口来为自己在工作上的懈怠、得过且过、混日子寻求理由,我们认真工作的态度,对于孩子来说,这其实是最好的示范。

抱朴藏剑胆

犀利说财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