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乡村:也许你们改造的庙宇,让神明都回不了家!
平和乡村:也许你们改造的庙宇,让神明都回不了家!
黄 武 疆
笔者按:此文是写于2008年的新浪博文。十多年来,我们深入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和乡村规划建设中,发现中华各地固有本土文化逐渐走向没落,且速度日益加快,许多很有价值的地方特色民居建筑在城镇化进程中坍塌、消失,这几年来有些地方推动的所谓“美丽乡村”,多是徒有其壳,缺乏真正内涵,不具有地方文化……
前段时间,受邀采风平和县林氏某村,竟然发现其宗祠的前殿矗立妈祖雕像,后殿为本村祖先神位,屋顶琉璃瓦,燕尾脊双龙戏珠,电脑字体的牌匾、柱联......,不符合规制的“混搭”,无言以对!工匠们还计划翻新祠堂前的两百多年的土木结构门楼,被我竭力制止......
近年来,经济条件有所改善的平和乡村,建起了一座座长溜溜的 “小洋楼”,家家户户屋顶悬挂着白哗哗的不锈钢铁桶,置身于此,被钢筋水泥、瓷砖、马赛克、白铁皮、不锈钢包围着,仿佛进入钢铁工棚的世界。
延续数百年的庙宇祠堂也改造翻新,原有朴素、淳厚的黑瓦被掀掉,取而代之的是俗艳发亮的工业化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闪亮而刺眼,乡人们认为这样很高档、很气派,其实已被翻新得不伦不类、过度浮夸、不符合礼制,难怪神明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注意:这种风格的宗祠并不适合平和本土
注意:宗祠家庙不可随意安放“龙”的雕饰
似乎“乡村城市化”已势不可挡,当看到一簇簇杂乱无章的钢筋水泥建筑物立在青山绿水间,心底就发麻;当看到一片片不规则的铁皮寮见缝插针地矗立在精美的土楼旁,让人直呼痛惜!
先人们留下的翠绿山河、清宁居所,几乎在这短短的几十年时间被折腾得面目全非,祖先花费巨大心血、用几代人打造的土楼民居多被遗弃,任其倒塌、荒废。还有那些庙宇祠堂,由于本地缺乏建筑师傅,就草草请来外地工匠,简单地披上工业化的琉璃瓦,模具化的飞龙檐角,全然不是“平和风格”,换成陌生的异地建筑物,难怪神明、祖先回不了家!
庄重、朴素的“漳潮式”(诏安、平和、饶平一带)老宗祠
修复后的宗祠仍保持清净、自然
修旧如旧,符合规制
见今思古,我们并不拒绝“现代化”,而且还倡导适度的“与时俱进”来改造乡村,让乡村注入新时代元素、恢复传统文化活力。看看平和的传统民居吧,像绳武楼、清溪楼、奎璧联辉楼、西爽楼、聚德楼、睦顺楼等等,无不与天地相应,无不与山水合一,精美而低调,土地节约、族群和谐,耕读传家,伦理有序。
多年的乡建规划、文旅策划、景观设计经验及丰富的人文积淀,我们立志为平和乡村建设、景区建设奉献心力,让平和的庙宇、祠堂、土楼等传统建筑修复更符合规制、更接地气,让平和的新民居、新农村更有品质,更有道德!
无疆助力平和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为规划建设美丽平和加油!
全力打造平和县乡村旅游文化品牌!
2001年,无疆肩负使命,为大漳州定位,提出“构建闽粤台金三角,发展大漳州城市圈”理念,列为政府发展战略。尽管过去十多年,规划设计方案至今仍在应用
与天地相应,与山水合一
无疆致力保护、修复、开发、利用这些“有品质、有道德”的平和传统民居建筑
数百年前工匠的水平
平和传统民居:背山面水、藏风聚气,家族和睦,人丁兴旺
修复古建筑,一定遵循地方风格
低调、和谐之美
一砖一瓦,用心筑造
“美丽乡村”建设最需要人文积淀,最需要灵魂
没有经过统一规划的房屋,吞噬了古老传统民居
土围楼旁的这些钢筋水泥房,非常突兀
新时代贫困户的象征----
住在钢筋水泥建成所谓“小洋楼”里,呼吸着化工建材残留气体、二手烟打麻将......
黄武疆 從事文創策劃、品牌設計、旅遊規劃、書畫創作多年
文博旅遊規劃工作者
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者
中華鄉土人文探索者
無疆文創旅遊規劃設計院
致力於
景區規劃設計、農莊設計運營
區域發展策略、政策資源對接
文旅項目招商、地方形象包裝
民俗活動策劃、鄉土文化保護
歡迎合作。联系电话:626456114@qq.com
长按关注“平和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