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自然论》——河图洛书一一用药法则
《河图洛书》之 图案“相”所表达的河图就是五行在纸面上的点数化表达。说的是阴阳演变五行的生成数,五行的生数与五行的成数的排列首见《河图洛书》一一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是现在可以见到的最早的五行次序。这一次序就是五行的生数,于是水生数一,火生数二,木生数三,金生数四,土生数五。后来又在生数的基础上各加五而成各行之成数。同时古人对数字又有奇数为阳也为天数,偶数为阴也为地数的分法。将五行的天地生成之数按五行方位平铺于纸上即是一张河图。我们这里所说河图五行模式,指的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将多方面的内容分类比附到五行,并复合到河图之上而形成的一种五行模式。河图五行模式主要内容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河图五行模式中,土居中控四方、四季、由木火金水分居东南西北,及四季春夏秋冬。以上即為先天《河图》阴阳五行说的根基,并由此形成了中土为枢纽、为太极,水火南北交济,木左金西东西回环之态势。在配属五脏后,就形成了心上肾下、左肝右肺、脾居于中为一身之本的四时五脏体系。此种五行演示模式在后世毉典中被广泛采用,如能纳入現代毉学更是人类之大幸。
河图的无极、太极阴阳内涵体现《河图》与《洛书》中央的五点中,我们在这里主要是要讨论《河图洛书》用藥灋則,然而事实宇宙万物皆是一体的,在用药法则上毉家是无法脱开阴阳与五行的,甚至可以说阴阳即五行,五行即阴阳。《内经》实际上传承于《河图洛书》,多以阴阳五行合论,如《阴阳应象大论》所涉内容既有阴阳,无极生太极,太极而分为阴阳,阴阳分而为五行,故五行一一阴阳,阴阳一一太极,太极一一无极一一至圆。阳之初為木,阳之极為火,阴之初為金,阴之极為水,“中和” 点(也可称平衡点) 為土。
在《河图洛书》中实际上体现的的就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过程。中间的五点小圆可看作是无极所生之太极,围绕中心小圆流转的一黑一白表示阴阳二气的对待流行,亦即太极生两仪。以河图五行言之,则中土居中为太极、为中枢,外四行表阴阳二气的对待流行。此河图中阳气生于水、长于木、盛于火、消于金,阴气生于火、长于金、盛于水、消于木。阴阳二气盛于水火,故水火为阴阳立极,水为阴,火为阳,水中一阳为人身之阳之根,火中之二阴为人身阴之根,水借阳而上济真阴,火借阴而下助元阳,水上火下而為“斥”,而水火既济為“引”。阴阳二气消长于金木,故金木为阴阳二气生成终始,木为阴中之阳,自水而升,体阴用阳,金为阳中之阴,自火而降,体阳用阴,人身水火之既济有赖于木升金降。
河图五行模式与《伤寒杂病论》、《辅行诀》都是《河图》五行的一种高度集合的五行模式,意涵十分的丰富,如河图五行模式中,就有“四象五行皆籍土”的说法。所谓四象(或作四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央谷神(亦称腾蛇、勾陈。腾蛇属己阴土,勾陈為戊阳土)。中国传统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所以描述四象方位,又会说左青龙(东)、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后玄武(北)来表示,并与五行在方位(东木西金,北水南火)上相呼应。
从《伤寒论》、《辅行诀》所载医方名称来看,如大小青龙汤、白虎汤、大小玄武汤、大小勾陈汤、大小腾蛇汤等匀其受河图五行模式的影响是没有疑问的。这种判断从《辅行诀》中的一些文字亦可以加以佐证,如其书中曰:“青龙者,宣发之方,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镇之方,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附子为主。”又言:“交互金木,既济水火。”就此来看这就是明白无误的河图五行模式。而此书又言“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比较两书所载诸方,也可说大同小异,应该是本出一家,这也足可证明《伤寒论》直接受到河图五行模式的影响。
另外从仲景书中的一些内容,亦可以明白的看出其对于河图五行模式的采用,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中说::“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这一观点说明的脾胃在防病治病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可以明白的看出以脾胃为本的观点,这一说法与《内经》中土王四季的看法是一脉相承的。仲景以脾胃为本的观点还不仅于此,如仲景在辨病别证时,非常重视脾胃,伤寒论中在各经的辨证中,时时以保胃气为其要务,认为胃气直接关系着人体正气的强弱,决定病变的转归,在辨病的整个过程,无不以胃气的盛衰来把握病情,作为辨病机、定治则、决预后的重要依据。在六经的传变上,仲景认为亦与脾胃元气的强弱有着重要的关系。
如果我们细细观察《伤寒论》诸方,我们不难发现仲景之方处处以脾胃为本,处处以脾胃为阴阳之枢,从后世应用广泛的桂枝汤,小柴胡汤等方剂我们或可一窥究竟。桂枝汤中,桂枝辛温发散助阳,芍药苦平收降助阴,二者相伍实有调和营卫、阴阳之功,而方中生姜、大枣、甘草,实为脾胃要药,且方后注明“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实亦助脾胃之法。又如小柴胡汤中,柴胡入肝轻清升散,有疏阳助阴之力,黄芩入肺清肃降热,二者相伍则可使阴升阳降、内外宣通,气机条畅,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调理脾胃之意可见。两方中脾胃为阴阳二气之本、之枢的意思应该是很明显的,至于阴阳二气有赖于木升金降,似乎亦可从其用药中看到一些端倪。
我们知道在河图五行模式中,阴阳升降于木金,木为青龙主宣发,金为白虎主肃降。以此观《伤寒论》中大小青龙、白虎汤颇为合拍。水为真武为阴极生阳、降已而升之地,以此观之,治水之法,法当温渗,而真武汤之意亦确实如此。且以上诸方对脾胃的重视人所共知,其原因就在于仲景对于河图五行模式的采用。是故《辅行诀》中的大、小勾陈汤,大、小腾蛇汤皆是对升降之枢的中土的倍加重视。
以上对于仲景之学的研究,虽属管窥,但已经足以证明仲景对于河图五行模式的采用。如果我们能够正视河图五行模式,并在研究和学习《伤寒杂病论》中加以运用,我想一定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或使我们更加接近仲景本意。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最深奥最有智慧的学问,就是《河图洛书》学问,是先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乃至整个世界都是不可多得的唯一,古人对河图洛书的重视程度如何?古人有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我们的先人圣人以此作为法则,从中获得智慧教化民众,让先民认识自然,认识天地宇宙,把握天地之规律,获得生存的技术。河图洛书是太极阴阳五行八卦天干地支之根源,黄帝因此建甲子,伏羲氏也是根据河图洛书才画出八卦,河洛不仅是宇宙万物之根本法则,也是中华民族一切文化之源头,是圣王之道,帝王之术,是行为的准则,是认识宇宙认识自己的根本法则,中华文明历代以来多少的成就都是因为受到河图洛书内在法则的启发,可见河洛内中含有多么巨大的奥秘,真正能够理解河洛之精髓,就能够理解宇宙之真理生命的奥秘,掌握命运与未来。纵观我们中华民族的历代兴替,平乱扶正,中华之繁荣,无一不是跟河洛之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古至今,都是不可或缺,各行各业,纵横交错,盘根错节,息息相关。都在运用河洛之学,阴阳五行之学,八卦之学,消灭中华文明是不可能的,只要河图洛书这些知识还在!消灭中医也是不可能,现在中国政府已经重视传统文化,有一天世界都会重视中医,因为只有用《河图洛书》的智慧才能纠正西医对人类医学的歧途。
因为有了河洛,才有了阴阳五行八卦天干地支,才有道家学问,丹道之学,才有黄帝内经,中医学,才有古代三坟,连山归藏周易,奇门六壬太乙,一切术数,占卜星象,天文地理风水…山医星相卜,无一不是根源以《河图洛书》。不论法家,兵家,纵横家,墨家,阴阳家等等学问,都是根源以河洛之学。最早运用河洛之学的是巫发展到道家,有了道家,才有了丹道医学,指南火药,中国古代之中医学,是出自道家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而修炼炼丹制药,从而才有了辨别积累存世的最早宝贵《神农本草经》,以及内脏经脉穴位之学,而中草药山石等万物都是被包括在阴阳五行里面,被划分成五个类型,就是五行类型,五味药物,五行对应五种药味,辛金,甘土,苦火,咸水,酸木,有中寒温,五味草药对应人体五脏六腑,五运六气对应五脏六腑,从天到地到人合为一体,中医的草药虽然品种繁多,不过都离不开五行属性,所以学中医不学阴阳五行是不行的,就不是真正的中医学,这是最基础的中医学,也是最根本的中医学,不精通阴阳五行的中医不算中医,可能现在的这些所谓的“正宗中医人士”就是那些不把阴阳五行五运六气放在中医学首位的现代中医院培养出来的那些四不像中医学子,那些不会真正明白中医药方意,剂量真意的所谓合法人士。那些只会继承古方的人,那些不会把脉诊断的中医师,那些无法体悟经脉的中医都不是真正的中医,那些不明白佛毉、易医结合的中医,也都不是!
用药如用兵,这个用兵,这个如何用药配方,是有许多法则的,用兵法则在古代兵法里面跟奇门三式有关,跟三十六计有关,所以大医能够治国,不光能够治人之病,真正的中医,要掌握自然法则,阴阳五行八卦法则,要考虑很多因素,气候,环境,天时,地利,出生格局所定,内因与外因,阴阳五行之平衡,星宿孤虚之对,君臣佐使这个用药配方之理念,并非道家医学的更加高深用药理念,只是初级理念,不过真正了解其真意的人也是不多,如君为心火,心脏有病,臣为肺金,佐为肝胆木,使为脾胃土,肾水克心火,故不用,用药治疗心脏之病,心火苦药性味为君药,用量上要大一些,臣药味为辛金之药味,佐药味为酸木性之药味,使药味为甘土之药味,五行之君臣佐使运用,我为君,被我克者为臣,生我者为佐,我生者为使,这是用药配方之初级法则,也是流传世间最常用的用药配方基本法则,黄帝内经里面存在的五运六气法则,也是一种很实用很灵验的用药配方法则,不过真正明白运用此法则的不出几个,也有根据病人八字开方的法则,还有许多佛、道家历代相传的秘密高级法则,金丹法则等等,不为外界所知。用药组方只是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之生克制化组合配伍而已。效果是达到平衡,祛除疾病,延年益寿,强身健体,长生不老。
中医学说简单也简单,说深奥那是深奥得没有边,不过只要掌握诊断之真确方法,掌握中医药组方配药法则,其实就算已经入门了,当然针灸这块也是必须掌握的,要考虑三部九候。配方的时候就可以根据阴阳五行八卦法则来配方了,这里所说的组方用药配方,不是那种汤头歌,也不是在一个固定的方子里面加减药味,而是随手是方,根据不同的病症运用如君臣佐使法则来自己开方组方配方。只要掌握法则,不必只是依靠祖传秘方治疗,在掌握真正法则的人眼里,也无需祖传秘方,祖传秘方再怎么样都是有局限性的,不能医治百病,也不适应不断变化千变万化的病变,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八卦天干地支宇宙法则就是变化无穷之学,能够应付千变万化之疾病变化。
中医的诊断之法也是很多样化的,也是很关键,简单的是望诊、把脉。舌诊知虚实,把脉识六气。在固定的六脉里面,因为岁气之变化而加临产生不同的交合变化,如左手寸为君火心子,关为木巳,尺为水辰,右手边寸金卯,关土丑,尺相火寅,这是六气六脉在人身体上最好感应的位置。会受每年的五运六气之加临而产生变化,如果再配合病人生年,生病时年,诊断并不难!这里只是简单说说,具体的需要时间去分析,聪明的医者从中其实应该可以看明白的,有阴阳五行基础知识好的一看便知之。还有许多道家诊断方法!
知诊断,明配药法则,再用法则去看伤寒论,看古代经方等,就能够明白真正的内在含义,而不是按方抓药,依样画葫芦,现今之中医,按古方抓药已经算是最好的医生了,实在是可悲啊!为何运用中医治疗效果不明显,自己的病都治不好,是因为自己没有掌握河洛之法则,不明白平衡之道,生克之理,大家都在用兵,人家能够大胜仗,自己却不能,是因为自己不会用兵去打仗。自己没有掌握真正的法则,所以无法治理自己的国家,更不用说为他人治理,连小小感冒都治疗不了。近代许多所谓的中医名师,大师,大多都是如此,看他们的医案,就能够完全看出来,把自己家人治疗死的多了去,把别人治疗死的就更不好说了,他们所学到的中医学,是糊涂的中医学,不是真正的中医学,他们连把脉都把不准,靠西医,靠仪器。还说中西医结合,怎么结合?是西化的所谓中医而已,是没有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八卦天干地支的中医学而已。这些在学府,都是被忽视的最宝贵知识,是精髓!学中医不能缺少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干支八卦。这是根本的治病用药之准则,是根本法则,离开这些法则,中医什么都不是,这些是中医的根本骨架。
如伤寒论里面的太阳病中的桂枝汤,如果全部转化成五行属性,就真的能够明白,桂枝辛温金,生姜辛温金,芍药味苦火,甘草味甘土,大枣甘温土,太阳水也,中风木也,风木泄太阳水,太阳水为君,金为佐克风木,火为臣泄风木,土为固水不被木风之所泄,运用臣佐使法则起到真正的效果。伤寒论里面的每个药方,都是法则之运用,如果不明白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原理怎么可能明白其中的组方用药之真意?怎么可能起到治疗的效果,所以中医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河洛阴阳五行八卦天干地支之学。只要真正掌握法则,中医治疗效果如神,学中医者也就真正的能够治好病,能治病,不再因为学了几十年学院派中医还治疗不了病而说要取消中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