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笔记2|“太阳病”有三种

太阳经辨症占《伤寒论》60%以上。为什么从太阳病开始?因为太阳经在表,走后背,外来的病,初期病在表,张仲景称之为“太阳”。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

太阳为寒水,为什么?人身上有很多水,正常人皮肤表面是冰的,手心脚心是热的,故体表为寒水,可以保护体温不受外界寒热的影响,调节体温。这个寒水不是停滞的,是不断更新变化的,是动的,所以人也是动物。

·脉浮

《伤寒金匮》只有四种脉:浮、沉、迟、数。浮、数为阳脉,沉、迟为阴脉。手轻轻碰到皮肤摸到的脉为浮脉,重按到骨边为沉,浮沉脉以部位区分,迟数脉以速度区分。

初病为浮、大、动、滑、数,为阳脉,后渐成沉、涩、微、弱、弦,为阴脉,表示病在进。反过来,若初病为沉、涩、微、弱、弦的阴脉,后渐成浮、大、动、滑、数的阳脉,表示病在退。正常人的脉不浮、不沉、不迟、不数,轻触皮肤无脉,稍按得脉,跳的速度不快不慢。

简单地讲,张仲景认为:阳有病,不可见阴脉,有病当见阳脉。经方一剂下去脉即有变化,立竿见影。

·头颈强痛而恶寒

太阳经走头颈,有风府、风池、风门等穴,都含“风”字,表明脖子是风进来的地方,天冷的时候脖子会缩,脖子怕冷。

肺主皮毛,皮肤毛孔是肺在管,心肺之表为太阳。常人心臟不断搏动产生大量热,靠肺降温,使人保持恒温,肺是寒的,为天幕,如汽车的水箱,心臓好比引擎,水箱和引擎让车保持合适的温度。

受到风寒后寒水不动,头项强,新的水上不去,旧的水停留在那里,有压力便产生痛。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有三种,第一种为“中风”,即来自于风。应把“中风”视为症状,而不是病名。主要症状是发热、汗出恶风,怕风吹,吹来一阵风要躲。

“中风”最主要是汗出,这个汗是病汗,不是运动后出汗,平常没事,天气很好,大家都不流汗,只他一人流汗。

发热是有时有,有时无,可以理解为发烧,但不是很高的烧,高于正常1-2度左右。

“中风”原于出汗时,汗未出尽吹到风,没把自己顾得很好,比如运动后吹到风(或空调风)。

三、“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太阳病”第二种为“伤寒”。“伤寒”和“中风”的区别就是有无汗出,“伤寒”无汗,但一定恶寒、体痛、呕逆。

寸脉为阳,尺脉为阴,中间有扇门:关脉。关上关下同时摸时俱紧,原因是伤于寒,不管冬天还是夏天,都可能伤于寒,因冷气或跳到冷水里游泳。恶寒的人穿再多还是感觉冷。

呕逆是阳明或少阳症的症状,这里有呕逆是因为此人本身肠胃不好。痛来自于压力,出汗时毛孔打开,伤于寒时毛孔瞬间收缩,里面的汗还在从汗腺中出来,但皮肤表面出不去,便停在肌肉间导致体痛。这种状况往往出现在身体弱的人身上,身体好的人或无感觉或只是皮肤痒一下。

所以平时要保养好身体,除了食物,要把肠胃弄好。看自然界,天是虚灵,空虚的,人体是清灵的,很干净,吃下去的食物,在身体内24小时后一定要排出去,超过24小时排不出去就不够清,不够灵。健康的人要保持虚不要实,“虚”是指新的东西进去,旧的东西出来,不留东西在体内。

四、“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静者,为不传也;若脉数急者,为传也。

当表病入里时有两种可能:一入阳明,病止,阳明无死症(如一生便秘的人);二入少阳,会进入太阴、少阴、厥阴。

刚开始病在表,怎么知道有没有深入进去呢?一日为六天左右,若六天脉无变化的,代表病不进,脉变了代表病进。绝大部分传病是因为心臟,心藏神,表病时心情不好病就往里传,这是其一;其二个是抗生素影响心臟,看舌,舌为心之表,一吃抗生素舌变地图舌。所以一定要保持心情开朗,不让心臟受病,经方除了治病,还能让心情都变好。

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颇欲吐,若烦躁者,为传也。

呕吐是少阳症,烦躁为阳明症。烦躁不单单是心情不好,动作无法定下来,情志上没办法安定下来,晚上失眠反复,均为烦躁。“伤寒”12-18日后,若出现呕吐、烦躁,表明病在进。

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太阳病”第三种为“温病”。《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天受了寒,春天阳气升发时发现有寒在身体里,便发出来为温病。

从二十四节气来看:从霜降(农历9月中)开始进入冬天受了冷得了伤寒,到来年夏至前发出来的病为“温病”,夏至以后的病是暑热或湿热。

按节气的正气走,应是春暖夏热秋凉冬寒,这时得的病是一般的病,非正气时得的病是疫病。

中风、伤寒、温病分别有不同的经方与之对应,张仲景把条辨定得这么细,是为了让后人一看到症状就知道匹配哪个经方,而且立竿见影。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5-6解析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得了伤寒两三天后,没有见到阳明的大渴大热脉洪大,也没有少阳证的默默不欲饮食,往来寒热,心烦喜呕,胸胁满闷.这就不会往下传了.作为大夫,要知道疾病的轻重缓急 ...

  • 《伤寒论》笔记(1——10条)

    《伤寒论》笔记(1——10条)

  • 读《伤寒论》第6条太阳温病有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 ...

  • jt叔叔经方本草 笔记1

    不得不说,还是文字版的看的快而高效. 伤寒论每条就那几个字,但是那几个字都有一堆话一堆讲究可说的. [6.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浮"是中风邪,"头项 ...

  • 辨证论治不是中医传统,中医经典都是辨病论治

    中医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辨病论治,而不是辨证论治. <黄帝内经>没有辨证论治的概念. 翻遍<黄帝内经>,你也找不到"辨证论治"这四个字.相反,<黄帝内经& ...

  • 《伤寒论》笔记:太阳病欲解时(天人思维))

    9.大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从巳到未,从九点到下午三点,这个时间段,六个小时.就是中午前后. 我们从子午流注来看,这三个阶段分别是脾经.心经和小肠经活跃的时候. 太阳病,病邪退去的关键在于正胜邪 ...

  • 《伤寒论》笔记: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尽其经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尽其经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8.1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尽其经故也. 太阳病,头痛是常态,从头痛开始到了第七天头不痛了,这是外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六)

    伤寒论第72条辨: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汗发了以后,病人口渴,脉浮数,病人就是五苓散证,因为水都在皮肤表面上,中焦没有水了,所以病人会烦躁. 成无己说:发汗己解,胃中干,烦躁不得眠,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五)

    小便不利,张仲景是想把皮肤表面的水拉回来,让它从小便排掉.有两种状况:一种是皮肤水肿,上半身水肿的时候,有些妈妈们早上起来手脚都肿,这就是五苓散证.如果摸他的脉很虚弱,五苓散吃下去,让表面的水从小便排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四)

    伤寒论第71条辨: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表症,使用发汗法,汗出很多,会使津液受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三)

    我们辩证虚实,阳虚的人,汗后亡阳,阴虚的人,汗后亡阴,发汗以后,恶寒怕冷为虚,恶热怕燥为实.虚寒当温,实热当泻.我们只要知道这个基本概念了以后,就知道该如何来调理了,是用附子来温阳还是用大黄来泻热,这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二)

    伤寒论第70条辨: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原文解释: 发汗以后,怕冷的,这是正气虚弱的原因:不怕冷,只有发热等症状的,是邪气盛实的表现,应当泻实和胃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七)

    伤寒论第73条辩:"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原文解释:外感病,发热汁出而又口渴的,用五苓散主治,口不渴的,并见有四肢冷,心悸等症的,用苓甘草汤主治.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八)

    伤寒论第74条辨原文: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中风症,经过六七天而不解除,既有发热.畏寒.头痛等表症,又有心烦.小便不利等症,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