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国保--古遗址(5)

本篇目录:

***************************************

41 嘉兴子城遗址
唐至清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
42.坦头窑遗址
唐                                    浙江省永嘉县
43.沙埠窑遗址
唐宋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44.华龙洞遗址
旧石器时代                              安徽省东至县
45.金寨遗址
新石器时代                                安徽省萧县
46.台家寺遗址
商                                     安徽省阜南县
47.汤家墩遗址
商周                                   安徽省枞阳县
48.合肥曹魏新城遗址
三国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
49.壳丘头遗址群
新石器时代至商                           福建省平潭县
50.岩仔洞遗址
新石器时代                              福建省将乐县
******************************************

41 嘉兴子城遗址

嘉兴子城遗址建于三国时期吴黄龙三年(公元231年)。当年,由拳县“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认为是祥瑞之兆,下诏改由拳县为禾兴县,同时命令郡县“修城郭,起谯楼,掘深池大堑”,修建起城池。


赤乌五年(公元242年),孙权立儿子孙和为太子,和禾同音,为避讳,改禾兴县为嘉兴县。唐末文德元年(公元888年)或乾宁三年(公元896年),嘉兴扩筑大城,周十二里。人们把-的大城叫母城,把围内的老城叫子城,其垣墙称为子墙。


唐代嘉兴外城的修筑,奠定了嘉兴运河绕城、前朝后市的基本格局。史料记载,它是嘉兴历代州府衙署所在地,也是浙东北地区的政治中心。自唐至清,子城一直是县、军、路、府的衙署,太平天国时期也是听王府的所在地。辛亥革命后,子城成为军队营房,俗称“西大营”。


展示了1938年建造的其中一幢营房原貌。


2019年10月7日,嘉兴子城入选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42.坦头窑遗址

坦头窑遗址,位于浙江省永嘉县三江街道龙下村东南一处朝西的山坡上,西距楠溪江约两千米,可初步确定两个窑场遗迹。坦头瓯窑窑址位于坦头朝西山坡上,共有两处窑场遗迹,其中北边的Y1经过正式发掘,南边的Y2保持了遗迹的原来面貌。Y1由龙窑炉以及丰富的作坊遗迹、祭祀遗迹,出土了大量的高质量青瓷器、各种类型的窑具等。


坦头窑遗址窑炉为依山而建的南方传统龙窑,长近40米,宽近1.3米,为东西走向,保存相当完整。窑炉保留包括窑前操作室、火门、火膛、窑室、窑尾排烟室、多个窑门、窑炉两侧的柱洞与护窑墙以及石砌地面等在内的较完整器物结构。窑炉的南端为作坊遗迹,由储泥池、辘轳坑、釉料缸、窑炉、房子、石器地面等构成。窑炉中后段山坡面均用石块砌筑平整。

窑业废品堆积主要位于窑炉前端两侧的下坡低地区,出土器物相当丰富,除各种类型的的碗以外,亦有大量的壶、罐、钵、盆、盒、碟、灯盏、盏、碾轮等,窑具有各种类型的匣钵、支烧具与间隔具等。器物均为青瓷产品,以素面为主,少量有细线划花与褐彩装饰。质量上乘:胎质细腻坚致,釉色极佳。

2019年10月7日,坦头窑遗址入选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3.沙埠窑遗址

沙埠窑遗址位于浙江台州市黄岩区沙埠镇。窑址分布范围广,形成了以沙埠、院桥、高桥三个乡(镇)交界地为中心的窑址群,包括窑址7处。文化内涵丰富,产品有碗、罐、壶、盘等。胎质坚致,胎体轻薄,呈青灰色。釉色青绿或青中泛黄,光泽莹润。窑具有喇叭形支座、垫圈、匣钵等。绝大部分瓷器上饰有花纹图案,如凤凰、鹦鹉、牡丹、菊花、莲花,还有云纹、席纹、叶纹等,大多是在胎胚上刻划而成,有些是将各种纹饰刻在模具上,再拍印到器物胚体上。


古窑址位于黄岩高桥、沙埠两地交界的凤凰山一带,在不到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规模较大的窑址11处。而且各窑址遗物堆积相当丰富,主要以盘、盆、碗为主,杯、粉盒、水盂、碟、瓷塑等为次,黄岩窑产品之多,质量之佳,在一千多年前的五代达到了鼎盛时期,黄岩凭借着当年出海口这个便利的条件远销海外,尽管史籍上缺乏记载,但至今在菲律宾、日本等国家的不少地方还出土了黄岩青瓷窑的产品 。

沙埠窑群是晚唐至北宋时期台州窑系中的佼佼者。窑址以仙姑岭为中心,在不到2公里长的地带中,窑址林立,烧造生活用瓷,艺术瓷和外销瓷,现存窑址有竹家岭,凤凰山,下山头,窑坦,金家岙,高桥的瓦瓷窑。窑身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一般厚1—2米,最厚处达6米。窑床均设置在山坡上,多属阶梯式龙窑,一般长30米,宽2.5米。烟囱在山顶,窑炉火堂及制瓷作坊均在山脚平地。窑群周围瓷土矿,水源和燃料十分丰富。

2019年10月7日,沙埠窑遗址入选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4.华龙洞遗址

华龙洞遗址,位于安徽省东至县尧渡镇庞汪村,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属旧石器遗址。为一个暴露有含化石堆积及钙质胶结的山坡,是在安徽境内发现的同时出土有人类化石和石器的古人类遗址,是直立人“东至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地。华龙洞是继北京周口店、陕西蓝田、安徽和县、南京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包含有头骨化石的直立人化石地点,标志着中国古人类学研究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对于研究中国以及整个东亚地区人类演化具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


2004年,一位村民想在这里修建羊圈,却在挖土时意外挖到了几块像骨头又像石头的东西,这位村民根据自己的化石知识及时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文物部门。调查结果认为,此地出土的化石是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属于中国南方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初步判定时代为中更新世。2006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韩立刚带队来到梅源山下进行了第一次发掘。2014—2015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华龙洞遗址进行了再次发掘,发掘面积分别为18平方米和28平方米。

华龙洞位于扬子地层区内,处在下扬子地层分区和江南地层分区过渡地带。遗址发育于下古生界中寒武统团山组条带状微晶灰岩岩系内,周边地貌以低山、丘陵、湖泊平原为主。洞穴发育初期由沿围岩裂隙运移的裂隙水引起,溶蚀方式以垂直渗流为主,后期逐渐转为水平流向的溶蚀方式。洞口开口方向为南偏西,洞内堆积物较少,洞外为一岩溶洼地,其间富含以下部角砾层和上覆红色黏土为主的堆积物,堆积营力主要为重力作用。遗址形成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总体为温暖湿润环境,堆积物充填早期气候相对晚期较为干凉,后期逐渐转为相对温暖湿润环境,动植物资源繁盛,有利于古人类生存、活动。

2019年10月7日,华龙洞遗址由省级文保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5.金寨遗址 

金寨遗址,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庄里乡金寨村周边,是徐淮地区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金寨遗址遗址四面环山 ,遗址范围西、北以河为界,南至沟渠,东至冲沟东侧,东西长800米、南北宽600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该遗址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面貌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龙山文化早中期相似,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徐淮地区的一处中心性聚落址。


金寨遗址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30座、壕沟2条等遗迹,出土有新石器时代房址、灰坑、灰沟、墓葬等遗迹,其中陶、石、玉类文物200余件,其中玉器134件,绿松石27件,石器4件,陶器2件。

金寨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徐淮地区的一处中心性聚落址。是皖北地区发现的范围较大、保存较好、等级较高的文化遗存,已出土的大量文物充分显示了该遗址所具有的地位和等级。萧县“金寨遗址”出土的玉器风格特征见证了史前南北方氏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融合 。

2019年10月7日,金寨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6.台家寺遗址


台家寺遗址,位于安徽省阜南县朱寨镇闵庄的润河湾里,分上、下两台家寺。上台家寺台高出地面6米,南北30米,东西34米;下台家寺台高出地面5米,南北31米,东西32.5米。两台文化层约5米,表层多残砖碎瓦,瓦片上多绳文,系古村落遗址。

台家寺遗址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朱寨镇三河村白庄自然村,是商代早中期淮河流域的高等级聚落。流经该遗址的润河河道内曾出土两批商代青铜器,其中1957年出土的青铜龙虎尊(现藏国家博物馆)和饕餮纹尊(现藏安徽博物院)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瑰宝和重器,也说明了台家寺遗址的地位。

龙虎尊,器高50.5厘米,口径44.9厘米,重约20公斤,是一件具有喇叭形口沿,宽折肩、深腹、圈足,体形较高大的盛酒器。铸工极精,整体形成三层花纹。肩部以圆雕和浮雕相结合,塑造3条生动的蟠龙形象,龙身蜿蜒,龙首探出,额有双角,阔吻巨口,两眼大睁。腹部以三道扉棱为界,分隔3组相同纹饰,皆双虎食人之状。虎头居中,为高浮雕,左右两侧是虎身,为浅浮雕。裸体人头已被老虎含噬口中。圈足平雕饕餮纹饰,饕餮纹也称兽面纹。这种纹样象征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凶兽饕餮的面形。龙虎尊的肩部饰以三条蜿蜒向前的龙,龙头突出肩外。腹部纹饰为一个虎头两个虎身,虎口之下有一人形,人头衔于虎口之中。虎身下方以扉棱为界,饰两夔龙相对组成的兽面。圈足上部有弦纹,并开有十字形镂孔。

自2014年起,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组成台家寺考古队,在台家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在3个年度的考古工作中,共发掘了16座商代房屋,273个商代灰坑,7座商代墓葬;确定了以台家寺遗址为代表的淮河流域的商文化属于中原商文化系统。遗址的年代自早商时代晚期延续到晚商时代早期,其中在洹北商城时期是其最为发达的时间段。考古队发掘出了完整的方形围沟、大型建筑、铸铜遗迹遗物、奠基坑、祭祀坑、贵族墓葬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遗物,揭示了商代高等级贵族在淮河流域的生产、生活、埋葬的场景,填补了一系列夏商周考古的空白。

2019年10月7日,台家寺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7.汤家墩遗址


汤家墩遗址,位于安徽省枞阳县周潭镇七井村竹山组西南100米,汤家墩遗址为商周时期聚落遗址,为北高南低的长方形台地,高出周围地面3-5米,总面积13407平方米,文化层厚3米左右。

1986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在该遗址地表及剖面发现陶鬲足、纺轮等文化遗物。1987年7月,窑厂工人取土,曾发现西周时期饕餮纹青铜方彝一件,十分精美,定为一级文物。1989年,对汤家墩遗址发掘200平方米,出土陶器、石器、青铜等百余件文物。


根据汤家墩遗址出土青铜方彝的造型和纹饰等因素,推断其年代不晚于周初,且为本地铸造而非输入品。汤家墩的先民们已掌握高超的青铜范铸工艺,枞阳地区的青铜冶铸技术,最迟在西周早期就已出现并得到了比较成熟的发展,充分体现了远古枞阳人高雅的审美趣味和激发创新的时代精神。

2019年10月7日,汤家墩遗址由省级文保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8.合肥曹魏新城遗址


合肥曹魏新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陈龙村公园路1号,地处合肥市西15千米鸡鸣山麓,淝河故道北岸,是三国时期曹魏在合肥旧城近郊修建的用于抵御孙吴军队的军事性城池的遗址。

合肥曹魏新城遗址周围三里有余,南北长330米,东西宽210米。有大小十八座土墩,墩底最宽约30米,最高不过6—7米,互相连绵成长方形,近似椭圆。土城外围,有古城河遗址,与新河、陈河、鱼花塘连成带状,最宽处约50米。合肥曹魏新城遗址是安徽省保存较好、具有史学价值和军事研究价值的三国文化遗产 ,对研究古城合肥的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合肥曹魏新城遗址城墙为夯土板筑,墙基宽18—20米,其中四角及南北中间的6个土墩最大,高约10余米。城垣框架基本保存完好,原有3座城门(东中门、东侧门、西城门)的地方略低。

车马道遗址位于合肥曹魏新城遗址东中门和西城门的轴线上,车马道为白灰土夯筑,宽4.5米,上有四条平行的马车车辙印迹,辙印宽20—35厘米,深10厘米,是当时城内沟通东、西门的主要道路 。


对三国新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在2005年即已完成,考古出土的大量铁兵器、用于守城防御的礌石、城内练兵指挥台、专门铸造兵器的作坊和魏军将士的住宅,都将使我们清晰地感受这座三国时代的军事城堡。

2019年10月7日,三国新城遗址由省级文保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9.壳丘头遗址群


壳丘头遗址群位于平潭县平原镇南垄村东北。遗址为贝壳堆积,出土有打制石器、磨光石斧、石骨镞、骨匕和掏纺轮、陶支脚和大量兽骨。陶片以夹砂灰黄陶为主,器皿有釜、罐、豆、盘、碗等。测定为距今约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1985年9月进行发掘,发掘面积772平方米,共发现灰坑21个,小孩墓葬1座,贝壳洞100个,出土石、骨、玉、陶等质地器物200余件。贝壳洞平面均呈圆形或椭圆形,口径0.15至0.2米,深0.2至0.75米,因洞内填满贝壳,故称贝壳洞;贝壳洞分布无一定规律。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是经过多次搭建的“干栏”式建筑的柱洞。

2019年10月7日,壳丘头遗址群由省级文保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0.岩仔洞遗址

岩仔洞遗址位于福建省将乐县古镛镇梅花井村,系处于城关盆地西部边缘的一座孤丘,俗称岩仔洞,东距著名旅游胜地——玉华洞和银华洞800米。


孤丘相对高度为40米,石灰岩结构,喀斯特岩溶发育,有大小溶洞7个,周围地势平坦,四面有小涧流水,是古人类理想栖息之地。1988年3月,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在1号洞口有石灰岩胶结物,采集到剑齿象、犀牛、野猪等哺乳类动物化石。


198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福建省博物馆会同三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三明市博物馆、将乐县文化馆进行考古发掘,获动物化石17种(属)。翌年,进行第二次发掘,重点对1号洞、2号洞和3号洞进行发掘。两次发掘,共发现动物化石20多种(属),有:猕猴、金丝猴、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华南巨獏、无颈鬃豪猪、大熊猫、野猪、水鹿、牛、羊、鹿、豹、鬣狗、竹鼠等,均属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成员。年代为更新世晚期或稍早。

2019年10月7日,岩仔洞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我的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

  • 万年兰溪!皂洞口上山文化遗址发掘,大量高清文物照片揭开其神秘面纱

    "兰溪发现上山文化遗址,这也是兰溪发现的第一处遗址,这是个万年遗址,将兰溪历史大大推进了一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说. 视频剪辑:黄浙川 日前,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位 ...

  • 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过程 殷墟历史与艺术价值[第2页]

    上述发现与研究,使殷墟成为闻名世界的文化宝藏.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专门下设了考古学组,成为中国独立的进行科学发掘的学术机关.考古组成立后,为避免殷墟因私掘受到破坏,决定对殷墟进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二)仰韶文化陶鹰鼎

    中国出现雕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和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在6000到7000年前,就制作出了动物和人像的陶塑,5000到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更以女性雕像著称.不过这些 ...

  • 在织机洞,探寻古人类遗迹

    本报记者 张冬云 伫立在荥阳织机洞内,我的感觉是:震撼. 震撼,是空间尺度上的.它是岩厦式溶洞,洞口呈半圆形,高达20余米,宽10余米,进深20余米."原洞更大,进深有40米,堆积物大量填埋 ...

  •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1)

    2019年第8批国保单位由国务院于2019年10月7日核定并公布.共计762处,另有50处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包括古遗址(167处).古建筑(280处).古墓葬(3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 ...

  •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2)

    本篇要目: ******************************************** 11.解梁故城遗址 东周                              山西省永济市 ...

  •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3)

    本篇要目: ***************************************** 21.卧龙山山城遗址 隋唐                          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 22 ...

  •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4)

    本篇目录: ***************************************** 31.新开流遗址 新石器时代                          黑龙江省密山市 32.洪 ...

  •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6)

    本篇目录: ******************************************* 51.苦寨坑窑遗址 夏商                                福建省永春县 ...

  •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7)

    本篇目录: ****************************************** 61.邱家庄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 62.焦家遗 ...

  •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8)

    本篇目录: ******************************************* 71.卞国故城遗址 春秋                                山东省泗水县 ...

  •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本篇目录: ****************************************** 81史官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周                    河南省南乐县 82.鹤壁刘庄遗址 ...

  •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10)

    本篇目录: *********************************** 91.黎阳故城遗址 西汉至北宋                    河南省浚县 92.崤函古道石壕段 唐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