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透时间的意义,时间才真正具有意义
本文导读:
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参透时间的意义,放下心中的包袱,认真地生活,认真地做事。
英国影片《发掘》讲述了一个关于考古的真实故事。这个节奏舒缓、用光考究、人物形象细腻的故事,不仅洋溢着英伦电影娓娓道来、举重若轻的银幕风格,更是通过精心谋划的叙事结构,向观众讲述着有关时间、有关生活的意义。
1939年9月,纳粹德国即将进攻波兰,整个欧洲大陆都被笼罩在阴郁的战争氛围里。而在阳光明媚的英国原野中,自学成才的考古发掘专家布朗先生,正应邀赶往萨顿胡郡一处宁静的庄园,接受普莱提夫人赋予的一项重要任务,发掘庄园田野中几处形似历史遗迹的土丘。
凭着多年野外考古发掘的丰富经验,布朗先生在几处土丘中巡视一番,不仅欣然接受任务,还顺别指出普莱提夫人的错误,提出首先勘测挖掘最不起眼的那座土丘。于是,在庄园中几个帮工的协助下,布朗第二天就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发掘工作。
虽然工具简陋、条件有限,虽然布朗先生还被突然坍塌的土丘掩埋险些丢掉性命,但发掘工作在布朗的努力下进展顺利,很快就呈现出大概的轮廓,那是一艘古代战船的遗迹。得知发掘进展的英国考古界当即做出反应,派出最有名望的专家和干练的发掘团队接手工作。因为自小辍学没有学历,布朗被轻而易举地贬为编外人员只允许待在外围,不得进入中心场地。
倍受羞辱打击的布朗不辞而别,但在聪明可爱的庄园小主人罗伯特的恳求下,在妻子触动心弦的劝说下,最终还是回心转意回到了发掘现场。因为考古专家的使命感要求他,必须正视职业的尊严,必须全心全意去呵护延续人类的历史。
德国闪击波兰的战斗打响了,英国随之对德宣战。在男人纷纷应征入伍、大街上充满恐惧忧虑的气氛中,后来闻名于世的“萨顿胡船葬遗迹”也同时重见天日,一千年前古代武士的陪葬珍宝和庞大的战船遗迹引起全国关注。面对新闻媒体和人们好奇的目光,普莱提夫人宣布,遗迹的发现,归功于考古界名不见经传的布朗先生。
在将珍宝无偿捐献给大英帝国博物馆后,身患疾病,即将不久于人世的普莱提夫人拥着儿子罗伯特躺在遗迹原址上,仰望着深邃的星空感慨万千。之后布朗先生默默地用松枝掩盖遗迹,将土丘恢复原状,再默默离去。
“萨顿胡遗迹”的珍宝在战争期间为躲避德军空袭,一直被放在地下隐蔽部里,直到战争结束才得以在大英帝国博物馆与公众见面。而那时,普莱提夫人早已去世,布朗先生发挥过的重要作用也被隐去。直至进入二十一世纪,他和普莱提夫人的名字才得以被重新写入遗迹发掘的历史文件中,被世人所知……
相对于即将到来的惨烈战争,一个始终不被同行认同接纳的考古专家致力于遗迹发掘的故事,显得很小,不值一提;相对于穿上军装即将同纳粹一决雌雄的壮举,一位田园女主人致意要挖掘自家土地的几处土丘,同样显得那么不合时宜。但为什么这个关于发掘遗迹的故事却能打动人心呢?
因为时间!参透了时间的意义,人们每天面对的时间和生活才真正具有了意义。
“萨顿胡船葬遗迹”的考古发掘,背后蕴含的主题就是时间与传承,而默默无闻生老病死的每一个人类个体,也有关时间。个人相对于历史大事件,相对于时间长河无足轻重,但于自己而言,却是充满了喜怒哀乐。于是,个体与整体、现在与过去未来,两种截然不同冲突对立的元素在发掘考古的过程中巧妙地结合,和谐地共生,令观者振聋发聩!
遗迹后来在英国考古史中的重要地位,与布朗先生被压制的一生,首先就构成彰显时间意义的第一组对立。布朗起初并没有接下普莱提夫人开出的薪水,每周一英镑十六先令六便士,他需要的是每周两英镑,没有这两英镑就难以养家糊口,这是他个人卑微的写照;而他在官方考古队接手发掘现场后的负气出走,同样出自卑微的心态,因为他没有学历,得不到认可。
但是,多年从事考古工作,使布朗看透了时间的意义。他懂得,“在时间面前人终将失败”,他也同样懂得,自己的使命就是参与到时间的传承中。因为,从原始人在洞穴里留下手印的那一瞬间开始,人类就作为永恒的一部分而活着。虽然人类相对于时间只是毫不起眼的微生物,但人类的价值就是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用微薄易朽的血肉之躯,去一点点串连起文明的珠链,一直延续下去。由此,他卑微的工作也就具有的无限的价值,得以一丝不苟地坚持下去。
庄园女主人普莱提夫人同样是位在痛苦身世中参透时间意义的人。年轻时她遇到普莱提上校的求婚,却因为要照顾病中的父亲而耽搁了十年。在生下儿子罗伯特不久,丈夫就因病去世,她自己也因为顽疾而预知自己时日无多。,她坚持自费聘请布朗先生挖掘自家田产中的土丘,根本不是为了发现什么古代珍宝,而是为了了结自己和丈夫多年来的考古心愿。可见她的一生都生活在错位的时间里,失去了品味爱情亲情的时间,始终都在竭力追赶时间,最终在完成心愿后坦然接受了时间的支配。
固然,电影中处处在渲染人类对于时间的恐惧和无奈。普莱提夫人对于亡夫的思念、对自己走向终点的恐惧、对于生命的思考、儿子罗伯特对于即将失去母亲成为孤儿的愤怒和无助、布朗对于同行认可的内心渴望,都在表达人类对与生命流逝的无力感,对于人生短暂的哀叹。何止是他们,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无法抗拒生命的规律,终将接受被时间打败、一切归于尘土并被彻底遗忘的残酷结局。
但是,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生命里,我们毕竟还是可以做些什么的。在第一次勘察土丘时,布朗和普莱提夫人聊起考古学家发掘埃及法老坟墓时的场景,学者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人类的手印,当即脱口而出,“时间失去了意义”。这是因为,“从人类在几千年前留下手印起,人类便一直存在,不曾真的死去”。于是,借助考古发掘这个故事本身,我们看到是人类面对时间所作出的微弱“抵抗”:甘心情愿接受时间的只配,富有勇气地接纳生活本身。
虽然人类无法对抗时间,却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时间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迹,克服心中的恐惧。无论是留下音频视频图片,还是留下精神光辉,亦或保存传承一份历史,甚至仅仅是有滋有味地生活下去,无论高低优劣,都是留下印迹的方式。
在时间面前,人类的任何行为,宏大如一场战争,渺小如寻常的生活,最终都是昙花一现。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参透时间的意义,放下心中的包袱,认真地生活,认真地做事。如此,方能体会生活感恩时间,不负韶华。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