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后回看邓小平的“先富后富论”,穷人如何追上富人的脚步?

高中上政治课的时候,我们都背过类似这么一段话:

“允许一部分人或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这段话最初是邓小平在1978年底的时候说的,后来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形成了我们熟知的“共富论”。

从1978年到2020年,40多年过去了,我们已经实现的是第一句话,我们正在实现的是第二句话,我们还没实现的是第三句话。

据统计, 1978年我国GDP约为3600亿元,人均GDP仅有381元,是一个标准的低收入国家,但到了2020年,中国GDP已经超过100万亿元,人均GDP达到72447元,撇开通货膨胀的因素,这相当于增长了270多倍。

换句话说,创造财富已经基本实现了,接下来的关键一步是财富再分配,即所谓“先富带动后富”。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这里的财富,绝不仅仅指的是金钱,还包括技术、人才、先进管理思想等等等等。

如果能将这批财富直接或者间接转移到贫困的人或地区上,也许就能真的实现“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皆大欢喜局面了,但问题是该如何转?该如何带?

这里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第一种是“先富”愿意去带动“后富”。

这种情况下,问题就好办很多,国家早就出台了许多鼓励政策。

比如他们可以直接去贫困地区建房、搭桥、修路甚至捐款,这当然是各方人马都喜闻乐见的事情。

但问题是,这些措施在短期内确实可以创造出一些财富,但长期呢?该如何长久保住这种财富,即保证“脱贫”之后不再出现“返贫”现象,就是更令人头疼的问题了。

客观来说,这种“赠予式”甚至“填鸭式”的造富方式是很难长久的,根本原因可能就是没有充分发挥出当地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种是“先富”不愿意带动“后富”。

换句话说他们虽然富得流油,但骨子里就是“葛朗台”,就是“守财奴”。这种情况就很难办了,甚至可以说基本无解。

21世纪初那些年里,类似“某富豪移民海外”“某富豪转移资产到海外”“某富豪子女入籍海外”的新闻,屡见不鲜。

究其本质是,他们在享受了国家政策福利实现“先富”之后,并没有意愿去带动“后富”,他们更多将手中已有的资产看作个人财富,而不是社会财富、国家财富。

从宏观意义来说,我们手上所有的金钱、专利、机器设备等,都不是个人的财富,而是整个社会共有的财富。财富是具有流动性的,在不同的时代,会相应流转到不同人手上。

由此一来,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直到两极分化。

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现在是法治社会,我们不可能要求某富豪拿出几百万、几千万,直接给到贫困地区的张三李四王五,因为在法律上他们没有义务去分享自己的财富。

所以,能够制约他们的可能会是道德层面上的一些标准。

比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苟富贵,莫相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等,这些诗词或谚语都不断暗示着他们,人与人之间要相互扶持、相互帮助。

当然这种道德层面的暗示和鞭策,毕竟还是辅助作用,真正要承担起“财富再分配”主导角色的,依然是我们的政府。

这些年政府也确实想了不少办法。

比如对富人征收更高的税费,虽然这可能是杯水车薪;

比如鼓励企业家去农村建厂、搞培训等,这短期内可以带来就业岗位,但长期却存在巨大隐患:工厂需要创新,产品需要迭代和升级,届时要靠谁来实现?

一直指望外派过来的专家、学者显然是不现实的,最核心的还是得靠当地自己的人力资源,因此这又回到前面第一种情况的结论,即有关当地人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不管先富愿不愿意带动后富,最根本的落脚点都在当地人自己身上。

毕竟世间万物,主观能动性最大的永远是人。

如果没有当地人力资源的持续投入,仅仅依靠几间厂房、几台机器,在吃完政策的红利之后,厂房会倒塌、机器会生锈、金钱会贬值,所谓的“脱贫”极有可能出现“返贫”。

那么问题是,究竟该如何开发所谓“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

首先,从生物学意义上说,世界上并没有天生的蠢材和天才,人的智力在出生时都是差不多的,真正让个体拉开差距的,是后天的努力。

其次,这里所谓“后天的努力”,更直白一点说就是受教育水平,所谓环境比基因更重要,后天比先天更重要。

一块再精美的璞玉,没有匠人的精心打磨,也终将沦为一块平平无奇的石头;一株再弱小的幼苗,在充足的阳光、雨水、肥料的滋养下,依然可以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但现在有一个很尴尬的局面是,目前贫困地区的人始终深陷在一个“恶性循环”里:他们因为穷所以上不了学,又因为学历低导致就业受限,又因为没有好工作导致没有好收入,进而变得更穷。

更令人痛苦的是,他们的下一代也在继续着这个恶性循环。

对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想要突破这个“怪圈”,最可靠的路可能还是两个字:读书。

中国古人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不是一句空话,话糙理不糙,即使放在21世纪的今天,这其中蕴含的真理依然是熠熠生辉、毋庸置疑。

对于贫困地区的人来说,教育永远是他们打赢翻身仗的最有力武器,是性价比最高的一条路,也是最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的一条路。

举一个更现实一点的例子。

现在流行东西部地区“一对一”帮扶,福建和宁夏、浙江和贵州、上海和云南、广东和广西......

这里的问题是,当前者把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引进到后者的时候,至少得有人能够在当地进行落实,他们至少看得懂说明书、听得懂专家培训、接受得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这些都要求他们具备最基本的文化水平。

虽然不能说高学历绝对就意味着高智商、高能力,但至少在绝大多数场合下,这个逻辑是适用的,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

综上所述,在如何实现“先富带动后富”的问题上,十分迫切的一点是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开发当地自身的人力资源,让当地人发挥出最大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在多建房子、多修路的时候,同样至关重要的还有多建点学校、多派点人去支教,真的做到让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至少能上完9年义务教育。

在实现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如果能尽早推行12年义务教育,那就更是令人求之不得、锦上添花的局面了。

最后想说的一个问题是,在推行贫困地区实行9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有个十分令人头疼的现象是,似乎家里越穷的孩子越不喜欢甚至讨厌上学,这是为什么?

这个现象看似尴尬,落到实处却并不是无迹可寻的。

首先,国家虽然免除了学费等诸多费用,但不能解决的是生活费、抚养费等。

对贫困家庭来说,孩子上学就意味着少了一个劳动力,进而少了一份收入,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因此家长对孩子上学打心眼儿里是不乐意的,这种负面情绪可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次,他们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

许多孩子放学回家了还要干重体力农活,没时间写作业更别提读课外书了,而想要让教育发挥出作用,光靠学校显然是不够的,家庭教育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在这群孩子这里,家庭教育这一环是存在着巨大漏洞的。

最后,他们大多数是缺少榜样、缺少偶像的,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

身边很少有人会肯定地告诉他们,读书是有用的、读书是必须的。换句话说,他们不知道是为了谁而学,读书可能更多是为了完成任务,因而成了负担。

由此几个方面,都造成了贫困地区的孩子对学习产生巨大排斥,从而出现了所谓“家里越穷的孩子越讨厌上学”的现象。

不过,即使这种现象无法消除,路还是要硬着头皮往前走,想要破解这种“困局”,依然得靠他们自己。

总之,想要真正实现“先富带动后富”,除了金钱、技术、人才的直接援助,最根本的可能还是着手当地人力资源的开发上,落到实处就是发展当地教育。

虽然这个过程中是无比艰难的,但从概率论的角度来说,只要坚持下去,局面必然会逐渐好起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