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盂鼎

出土于清道光年间的大盂鼎,是现存最大的带有铭文的西周青铜器,具有重要的文物、文献价值。因其流转经历曲折离奇、可歌可泣,又被视为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

  大盂鼎,通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达153.5千克,为西周时期的炊器。折沿,敛口,双耳立于口沿上。深腹中空,内壁有铭文,足上有扉棱。整体造型庄重大方,纹饰简洁质朴。

  关于大盂鼎的出土地点,历来有两说:一说陕西岐山礼村,一说陕西眉县礼村。通过考察陕西青铜器出土分布情况,多数研究者认为后者更为可信。据记载,与大盂鼎同出的还有一小盂鼎,也刻有铭文,后来在战乱中被毁,仅有拓片传世,令人扼腕痛惜。

  大盂鼎出土后,先被岐山宋金鉴收藏,后流入北京。宋金鉴进京考中进士,做了翰林,他在琉璃厂德宝斋发现了大盂鼎,于是以白银3000两购得,运回岐山老家。宋氏家道中落后,大盂鼎落入左宗棠之手。左宗棠又将其赠予工部尚书潘祖荫。潘祖荫没有子女,他过世后,生前收藏的文物被其弟潘祖年运回苏州老家,就包括大盂鼎。潘祖年去世后,守护家传文物的重担落在了孙媳潘达于的身上。战争期间,潘家将大盂鼎重新埋入地下,躲过重重劫难。1951年,大盂鼎入藏上海博物馆,1959年后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盂鼎最有名的当属它的铭文,291字的铭文有证经补史的重要作用。内容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追溯文王受天命和武王灭商的功德,周康王强调自己要秉承先王美德。第二部分追溯盂早年学习的经历,盂深受周王恩泽,周王告诫盂要效仿他的祖父南公。第三部分是周王册命盂辅佐上司荣氏,要勤于奉公、恪尽职守。命盂继承祖父南公的官职,掌管军队、负责诉讼,辅佐周王治理天下。

(0)

相关推荐

  • 人猿揖别,凤鸣岐山

    仰韶时代文明初露 陕西的历史可以说是从蓝田人时开始的,不过更有名的还是距今约六七千年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存.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的考古学文化,被普遍认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源头,以最早发现地河南仰韶村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虢季子白盘

    下面这件禁止出境文物,从两千多年前诞生,到一百多年前的重生,都与金戈铁马相关,所以用首威武的曲子配乐. 第十四件,西周青铜器虢季子白盘 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 ...

  • 陕西禁止出境文物 · 逨盘

    二十世纪科学考古被引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历史研究的重大发展,特别是曾被认为是神话的商朝,却因为殷墟的考古大发现,找到了商代晚期的都城和王陵,再加上甲骨文里的明确记载,与司马迁的史书达成近于完美的印证,不 ...

  • 来宝鸡的中国青铜博物院参观,这8件文物千万别错过了!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上一篇文章里,我为大家推荐了位于宝鸡的「中国青铜器博物院」这个宝藏博物馆. 更多内容,请戳:宝鸡 & 岐山两日一夜游记:要这样玩儿,才尽兴! 它虽然处在地级市,但却是国内唯 ...

  • 诸侯国:毛国

    [姓氏]:姬姓毛氏.<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周公弟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 ...

  • 【陕西文物览】青铜器——询簋:涉及人物和方国较多的重要器物

    1959年6月,蓝田县城南寺坡村北沟道中陆续出土了十多件西周青铜器,文物出土后曾辗转运往西安,陕西省文管会.西安市文管会及陕西省博物馆派人收回11件.器物可分两组,一组为询簋器,一组为弭叔器,其中最为 ...

  • 【陕西文物览】青铜器——小盂鼎

    小盂鼎与大盂鼎均为西周中期周康王重臣"盂"所作,故均应笼统称为"盂鼎".因陈介祺复吴云书称"大盂鼎容八石,小盂鼎容十二石",但大盂鼎器小字大 ...

  • 【陕西文物览】青铜器——禹鼎:周人与噩国的战争实录

    任致远去世后,留下了一份比较富庶的家产,有田地50多亩,宅院有前房.后房.厢房.任致远之子任登肖,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八,人称"任八".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二月初一,任登肖雇用 ...

  • 陕西禁止出境文物 · 害夫皀殳

    害夫皀殳,其实是两个字,害夫音胡,是周厉王的名字,皀殳是通称为簋的青铜器的本名,意思就是周厉王的簋,为了方便,也可以就叫胡簋. 西周考古近些年来一直进展不大,关键就是宗周城和西周王陵没有找到,上世纪7 ...

  • 陕西禁止出境文物 · 何尊

    如果要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选择一件最珍贵的文物,或是从陕西的几百万件文物中选择一件最珍贵的文物,那应该就是这件2002年首批就被列为禁止出境文物的何尊,因为铸在何尊内底的铭文最早记载了"中国&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十四)西周大盂鼎

    用这首曲子纪念潘达于老人.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被认为铸于西周康王时,1849年据传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曾长期由苏州潘家收藏,1952年捐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