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了不起的我”
如何养成一个新习惯、如何让心智变得更成熟,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
如何走出人生的艰难时刻?
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什么不同的使命?
......
要破解这些难题,心理学能够提供很多有用的线索,今天推荐一本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陈海贤老师新作《了不起的我》,把他13年心理咨询的经验和思考,结合多个心理学流派的理论,从行为、思维、关系、瓶颈期和人生地图这5个层面出发,给你一套实现人生突破的系统方法。
书中,陈老师提供了一系列改变与发展的使用工具,结合真实案例,直击人生的种种问题,可以帮你创造更满意的人生,成就了不起的自己。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踏上这趟“自我发展”的旅途吧!
如何有效改变行为习惯
我想减肥,可是办了健身卡也没坚持下来,每次看到爱吃的还是忍不住;
我想读书,无奈一拿起书就想刷手机;
我想好好和孩子沟通,可脾气一上来就开始训孩子;
每天的工作计划都做好了,但是执行起来太难了。
面对上述种种困境,大多数人觉得是自己意志力不够,常常因为无法达成改变的心愿而陷入这种自责。
书中给我们提供了几个解决的方案:
一、小步走原理
比如,我要读书,先不要给自己定下很高的目标,假如原来你没有读书的习惯,突然之间要在一天看好几页书,那会让你觉得不耐烦,当你情绪急躁的时候,就想缓解下压力,于是你会拿起手机来刷,刷着刷着就停不下来了。
正确的做法是:每天在自己静下心来的时候看个几行,很快就能看完,那么很容易就能达到了,你的大脑就认为这是很轻松就能完成的事,等你下次再拿起书来的时候就不会产生抗拒的心理,也就比较容易坚持下来。
二、培养“环境场”
“场”的惯性,所谓“场”,就是我们心中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
“图书馆”“教室”“书房”是读书的地方;
“卧室”“宿舍”“床”是休息的地方;
“办公室”是上班工作的地方。
类似这样的一些有特定功能的地方,和自己所做的事情必须是“相符”的,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如果我们想要读书,可每次你都是等到躺到了床上才拿起书来,肯定是过不了几分钟就能起到“催眠”效果了。
那么,除了在特定的“场”里进行相应的活动,还可以自己在身边养一个“场”。
“场”可以养?
这倒是很新鲜的事。
常常我们在家里的时候,因为每个家庭成员的任务不同,所以大家都是各做各的事。
作为家长的,白天工作很辛苦了,晚上回来就想放松放松,于是就爱刷刷短视频,会被各种视频逗乐得哈哈笑......
孩子呢,那晚上也是不能轻松的,回来一堆的作业等着做,家长却在一个劲地刷手机,孩子的心也很难静下来心来学习。
这家里就不像个学习的“场"。
也许家长觉得各自做各自的事,你学你的,我学我的,怎么就影响孩子了,殊不知,一个好的环境“场”能够帮人建立起我要开始做某事的节奏感了。
家长们如果想要孩子好好学习,那么首先自己要为孩子来建个适合学习的“场”,不仅自己不能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还需要和孩子一起拿起书本,创造出学习氛围,这样的“ 场 ”孩子一定会喜欢的。
你有这样的思维障碍吗
心智模式是我们组织加工世界的方式,行为改变走在最前面,要想更深入发生改变,需要一个成长型心智模式。
先来看看束缚人们成长在心智模式有:
僵固型思维
应该型思维
绝对化思维
书中详尽地分析了这些阻碍人们发展的心智模式,它们各自都有什么样的表现,可以让我们去找出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思维障碍。
一、从“脆弱的高自尊”来看僵固型思维
有些特别看重别人评价的人,往往在人生得意的时候感觉自己很“厉害”,被人家一夸就飘飘然,觉得自己什么都行。
如今很多的家长现在都学习了点心理学,知道要多表扬孩子,让他们更自信些,经常告诉孩子“你很聪明,你真漂亮,你很棒”,老被这么夸着,孩子自然也就有了“底气”,认为自己就是这么“优秀”。
然而,这些孩子一旦遇到点挫折,如一些小城学生在自己家乡上中学时成绩一总是名列前茅,有着很强的优越感,随之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大学里面每个人都很优秀,这些学生开始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尊心受挫,就很容易把自己所有能力都否定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的提出者斯坦福大学的卡罗尔.德韦克教授做了个著名的实验:
组织一些学生做智力测验题,把学生分为两组,在做完后夸奖其中的一组孩子“你都做对了,真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则被夸“你都做对了,我想你一定是很努力”。
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很多都不愿意再选择更难的题目,而那些被夸努力的孩子即使知道后面的题目更难,也选择了挑战,愈挫愈勇,始终保持着对难题的兴趣,而且表现越来越好。
这个实验证明:表扬聪明和表扬努力能激发孩子的不同心智模式,表扬聪明实际上是在暗示:聪明是先天的,不可改变的,相对固定的,我不能做自己不会的事,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聪明的。而表扬努力是告诉自己:这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我可以选择更难的事情来试试看。
大多数情况下夸孩子聪明是要把一个孩子夸“残”了的,导致他们在成长的路上不敢尝试,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
二、“应该”思维真的不应该有
顾名思义,应该型思维常常将自己置于一种非自愿的,而是应该去做的境地,为此人生会徒增许多烦恼。
妈妈觉得我应该多做些题目,才能考个好成绩。
年纪不小了,大家都脱单了,我也应该早点找个归宿。
人家都去考研了,我应该也要考个研。
如果要追溯应该思维的来源,多数还是在小时候身边的人总是谆谆教导:这个应该怎么做,那个应该怎么处理......
然后,慢慢长大,我们看着别人都是这么做的,整个环境和文化的影响,让我们都不再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今年春节贺岁档有部电影《你好,李焕英》,听说很多人看了都说很催泪,需要带包纸巾进影院才行,于是我听说了便也做好了泪湿衣襟的准备,想着好久都没来个情感抒发,趁此机会也来抒发抒发。
看完电影,我感觉怎么和别人不一样呀,我只是觉得喜剧的部分特别逗,完全没有被电影给催出泪来,怎么回事?难道是我冷血吗?我已经不能被大家都认为很感人的电影给感动了,再者周边的人都在抹眼泪,我真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了情感隔离。
后来,我细想了下,其实不然,那些被感动到的大多是还没有自己的孩子,从电影中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而已经做了母亲的我却有了角色的转换,“应该被催泪的”在我这变得很正常,我也不必为了“应该很感人”而感到不安。
这种“不安”感就来源于根深蒂固的“应该”思维。
三、习得性无助越来越普遍,它是绝对化思维的一种表现
千方百计地追求一个女孩,对方都不为所动,告诉他,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早出晚归,努力地加班加点工作,可是依然只能解决温饱,看不到工作的发展前景。
别人休息的时候依然再学习,成绩依然没有提高。
在做过了一些尝试后,总是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于是我们便有了“做什么都是没有用的”,于是就不再做任何努力了,放弃了继续下去的想法,这也是习得性无助危害最大的地方,绝对化思维会让人陷入悲观主义,它有三种绝对化方式,那就是——永久性、普遍化和人格化。
绝对化会让人容易钻牛角尖,最常用的就是“从来”“总是”......因此束缚了自己改变的可能。
一个人拥有成长型思维,将乐于接受挑战,并积极地去扩展自己的能力,而这也是未来发展最需要具备的能力。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未来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发展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三种方法:目标导向的创造性思维、思考行动的控制的两分法,直面现实的近处思维。
前面在讲到“僵固型思维”时提到的那个如何夸孩子的实验,正是因为被夸聪明的孩子觉得聪明不是自己可以掌控,多是依靠天生的,而努力却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而造成了思维的差异,有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人类的基因里天生会对不确定、不能掌控的事情产生焦虑,焦虑无法让人将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而是问题可能造成的后果上,这样其实是忘记了“近处”的事情,却看到了“遥远”的事,这样便无法做好眼前的事情。
比如,我是个容易感到紧张的人,尤其是在人多的时候,下面是我自己从书中得到的启示,并应用于现实中的一个例子:
前阵子孩子期末考后,老师邀请了我参加家长会代表学生家长讲话,能得到邀请感到非常荣幸,但转念一想,自己是个典型的一上台就会紧张到忘词的人,怎么办,老师的邀请又不好推脱,只能一边先答应下来。
接下来就该想办法来计划这个事情了,每次想到上台,都能感受到那一双双眼睛在注视着自己,于是就会开始浑身不自在,这台还没上,已经焦虑得不行了。
于是我就用陈老师的两分法:控制自己能控制的事情,我先想眼前需要做什么?写稿,把自己要讲的先多演练演练,至于到时候现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事情,那么我还可以想象台下就是一群可爱的小熊,他们听我演讲的时候那可爱的憨笑着(这里没有贬低其他家长的意思,只是为了减少紧张感进行了自我暗示)。
临到上台的那天,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后,鼓足了勇气,带着些许紧张,成功地完成了上台演讲的任务,突破了多年以来的不能上台的固化思维,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我相信,只要愿意把防御性思维方式转化成成长型思维,人生会大不同。
被关系塑造的思维
我们知道: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真正独立的个体,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很多时候都是在关系中被塑造的!
小时候孩子们很崇拜自己的老师,师生的关系会让很多小朋友以老师要求的标准做事,即使在家很调皮的孩子,到了学校也会乖乖地听老师的话。
所以,当老师评价一个孩子的时候,他所看到的孩子是处于师生这样一个关系里的孩子,有些家长常常会惊讶的说:哎呀,我的孩子在家可不是这样的呢,一到学校怎么变这么乖了?
男女朋友因为彼此很在意这段关系,就会刻意地隐藏起自己的一些缺点,实际上并不是有什么恶意,而是出于想维护这种关系。
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关系里呈现出不同的“自我面向”,一个正在训斥孩子为什么没有考好的妈妈,在接到老师的电话时又能满脸笑容地和老师打招呼,前后迥然不同的两种表现难道是装出来的?
其实不然,前面的是在母子关系里的妈妈,后面的是在老师眼里的孩子家长,她的行为是受到这种关系的制约,并不是“真实自我”和“虚假自我”的差异。
关系的语言是对人不对事。
我们经常说:要对事不对人,怕情感会影响客观的判断,而这恰恰是洞悉了在关系里:只对人不对事。
我们中国人常常说:我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这么做的......言外之意,是我们的关系好才能这么做,如果没有这层关系,事情就不是这样的。
中国文化历来重视人情关系,我们需要去办一些有难度的事情时,通常也会想到“走走关系”,通过各种裙带关系,达到某个目的,所以,本书也为大家解读了在各种关系中的语言,相信读后对于了解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会有所提高。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总会遇到沟沟坎坎,书中关于学习接纳结束和失去,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里,都有不同的人生使命,如何赋予经历意义,通过阅读本书,能够清晰绘制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地图,走向更开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