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市赫山区十字山古墓群2020年考古发掘收获
发布时间:2020-12-09文章出处:湖南考古网作者:张世轩
十字山古墓群位于益阳市赫山区笔架山乡笔架山村青家湾组,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笔架山古墓群三个组成墓群之一。十字山墓群位于湘江支流撇洪河上游东侧,墓群所在地为低矮丘陵地貌。经以往考古工作确认,十字山墓群可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多为连续分布山丘,墓葬较为密集;南区山丘间断分布,墓葬较为稀疏。因伍市至益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规划主线及笔架山互通穿过十字山墓群南区。2020年4月中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益阳市考古研究所对项目建设红线范围内涉及的十字山墓群南区进行抢救性发掘工作。由于工程方征地、清表分批次进行,考古发掘工作亦分阶段进行,因地制宜使用钻探、开挖探沟、整体揭露等多种方法寻找墓葬,12月初彻底完成红线内墓葬清理工作。本次发现、清理墓葬共计95座,均为竖穴土坑墓,集中分布于两处独立山丘顶部,将其划分为Ⅰ、Ⅱ两区。除1座为宋代墓葬外,其余墓葬年代均集中在战国晚期(个别墓葬年代下限晚至西汉初期)。以下对本次发掘的战国墓葬作简单介绍。
图一 十字山墓群位置图
图二 Ⅰ区墓葬航拍(局部)
图三 Ⅱ区墓葬航拍(局部)
图四 Ⅱ区墓葬分布图
一、墓葬形制
按照墓底宽度分为A型(宽坑墓)、B型(窄坑墓)、C型(狭长形墓)三类,以下各举例介绍。
A型墓
25座。一般长大于宽,部分墓长宽尺寸差别较小接近正方形。墓底宽度一般为140厘米以上(不含140厘米),其中带斜坡墓道的墓葬2座。有葬具,单棺或一椁一棺。
M92,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175°。墓圹上部被破坏,墓口长2.64-2.68、宽1.86-1.94米,墓底长2.38-2.54、宽1.66-1.74、残深4.8米。墓葬口大底小,墓壁上部较粗糙,下端光滑。墓底见横向枕木沟。随葬器物有2套鼎、敦、壶、豆的组合,铜剑、戈(带戈鐏)各1件,漆器保存较差,形制难辨;另有一玻璃璧竖立置于棺内南端偏东。
图五 M92清理后航拍照片
M116,带斜坡墓道的竖穴土坑墓,墓向280°。墓圹上部被破坏,墓口长3.1、宽2.98米,西端墓道长340、宽102厘米,坡度27°;南端有一小斜坡墓道,长86、宽44厘米,坡度35°。墓底长2.68-2.7、宽2.5-2.54米,残深3.44米,西端墓道底距墓底1.9米,南端墓道距墓底3.04米。墓葬口大底小,墓壁斜直、光滑经修整。墓内填红褐色花土,填土经夯筑,夯窝直径0.08-0.1米,夯层均匀,厚0.1-0.2米。葬具为“Ⅱ”字型单棺,棺内未见明显分厢。墓底见大量白膏泥、横向分布的枕木沟。随葬品均为陶器,置于棺内北侧,为4套鼎、敦、壶、豆、匕的组合,另有熏炉1件。
图六 M116清理完毕航拍照片
图七 M116填土夯窝及夯层
B型墓
41座。长度均大于宽度,墓底宽度一般大于86厘米,小于或等于140厘米。部分有葬具,带头龛特征墓葬13座,头龛均为距墓底较高的吊龛。
M75,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180°。墓圹上部被破坏,墓口长2.6、宽0.96-1.12米,墓底长2.46、宽0.86-0.98、残深1.24米。口大底小,南端墓壁中部有一近长方形壁龛,龛底距墓底0.72米。龛内置陶盂1件、豆2件、长颈罐1件。
图八 M75墓葬形制
图九 M75头龛及随葬器物
C型墓
28座。墓底宽度小于或等于85厘米,墓坑较狭长,无葬具、普遍带并列、三侧、封闭生土二层台,部分无头龛,有头龛者头龛底均与墓底平齐。
M101,狭长形竖穴土坑墓,墓向0°。墓圹上部被破坏,墓口长2.02-2.04、宽0.88米,墓底长2.22、宽0.66-0.7、残深1.86米。距墓口1.4米处东、西、南墓收成不封闭式生土二层台,北壁底端有一头龛,龛与墓底平齐且同宽,龛高0.38、进深0.34米。龛内置陶鼎、敦、壶、豆组合1套,另有一铜镜。
图一〇 M101墓葬形制
图一一 M101头龛内随葬品
二、随葬器物
本次发现的十字山墓群战国至西汉初期墓葬共计94座,其中15座未见随葬器物出土。出土青铜、陶、铁、玉石、玻璃、滑石、漆木器等各类器物计450余件(套),随葬器物均表现为楚文化因素特色,少见其它文化因素。
陶器组合较为单一,仿铜陶礼器组合以鼎、敦、壶为主,少见鼎、盒、壶的组合;日用器以盂、豆、罐为主,罐以长颈罐和高领罐为主,豆以矮柄豆占多数;铜器主要以兵器为主,有铜剑、矛、戈等,另有蟠螭纹镜3件;铁器均为铁锸,锈蚀严重;玻璃器均为谷纹或云纹玻璃璧;玉石器均为M118内随葬玉珠、环饰;漆木器保存较差,仅存漆皮,器型难辨。
图一二 M90随葬器物(鼎4、敦2、壶4、豆4、勺2、铜剑1、戈1、戈鐏1件)
图一三 M60随葬器物(盂1、豆2件)
图一四 M103出土蟠螭纹铜镜
三、初步认识
1.本次发现的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墓葬均为中小型墓葬,随葬器物组合较为固定,以仿铜陶礼器鼎、敦、壶组合和日用器盂、豆、罐的组合为主,A型墓中随葬器物均以鼎、敦、壶组合为主,B、C型墓随葬器物多为完整或不完整的日用器盂、豆、罐的组合;墓葬年代较为集中,文化内涵较为统一,均为楚墓;从墓葬布局和墓地规划上来看,墓葬形制和墓向的选择上有一定的规律,Ⅰ区以A、B型墓葬为主,未见C型墓;Ⅱ区以A、C型墓为主,B型墓较少,且未见吊龛墓;墓向以西向、南向为主,墓向选择与墓葬形制未见明显关联;部分墓葬位置关系、墓葬形制、墓向、随葬品表现出高度一致性,表明其内部可进行细致分组。更多信息需器物修复及后期整理工作的跟进后,再进行详细公布和深入研究。
2.十字山墓群经多次考古发掘,确认其为益阳市区外围一处东周至汉代的大型公共墓地。2018年配合长沙至益阳高速公路扩容工程和本次伍市至益阳高速公路建设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已清理战国至西汉初期墓葬共计132座。规划中益阳至常德高速公路及笔架山互通等工程建设,还会继续对十字山墓群南部受影响墓葬区域进行发掘。随着发掘资料的增多,对十字山古墓群墓葬形制、整体布局及背后的人群流动、社会变迁等方面研究会更加深入。
(图文转自:湖南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