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诗群诗选1】江非 白玛 李洪光
临
沂
诗
群
之一:江非 白玛 李洪光
01
江 非
我的母亲没有慈悲之心
我的母亲不爱菩萨,她没有慈悲之心,面对一只公鸡,她杀了它
我的母亲不爱我们,我们撒了饭饼,她打我们
我的母亲她不跳舞,也不去看别的女人在冬天和裙子中跳舞
我的母亲每晚都要把活干得很晚,干到天亮
干完了活还要过来摸摸我们,把她的脸
低低地俯向我们,数数我们
好像弯腰在地上捡拾掉落的线轴和细细的缝衣针
我的母亲还活着,在北方,在那个有路人和灵魂路过的房子里面
我的母亲头发都白了,就像昨晚屋顶上刚刚落下的雪,盐罐里的盐
我知道,雪总是要融化,然后汇入河流,流入浩渺的大海
我的母亲今晚刚刚烙完面饼,又为我们的衬衫缝好丢失的纽扣
我的母亲如今已不再伤悲,也不再用她杀鸡的手来打我们,但摸我们
日照
那个早晨我们喝了牛奶
沿着海边的一条便道去往海滩
原始森林早已消失,只有脸
仍能感觉到从那林中升起的风和古老的潮湿
多么令人安慰!几只昨日的鸟儿还在
它们起落的身上依旧缠绕着厚厚的时间之轮
我们走过去,在离海水最近的椅子上坐下
防腐木由于色泽而显得凝重和肃穆
我们看见海底的争论泛起的白色的低浪
有几秒钟,看见有人正从那复原之梦中浮起
有一次,在海南岛,也是如此
炎热的夏日的清晨,它从东方的水槽缓缓升起
我们在窗口站着,小心翼翼地剥着它的外壳
我们知道,它刚刚诞生,还有几个小时,才能从薄暮的山地缓缓消失
在家族墓地
这个有墓碑那个没有
这个有名字那个人们早已不记得名字
这个埋着的是我的祖母
那个是她从另一块地里迁过来的丈夫
搬来时早已找不到骨头,只有一包
发着白光的泥土
这个死于战争
那个死于一场肺病
这个挨过批斗
那个出民夫修水库被冻透了脊骨
这个喝酒伤坏了身子
那个被长了瘤子的小小的胰腺要了命
这个坐着晒着冬天的太阳,一磕头就没了
那个早上还磨了豆腐,在街上吆喝
都给他们栽上一棵松树吧
让他们在雨天后有晾晒衣服的地方
月光下,有悬挂灵魂的树枝
江非,1974年生,山东临沂人;著有诗集《传记的秋日书写格式》《夜晚的河流》《白云铭》《傍晚的三种事物》《一只蚂蚁上路了》等,现居海南。
白 玛
写诗是一门慢手艺
是从人生之躯剥离出诗,是怀胎十月
是为时光镀银,是巧手裁晚霞
是母亲不停地嘱咐,是爱遁形
写诗是作茧,是伤痛消散,是啼血
让我说,写诗是马车上的慢,是灯下黑
写诗是当兵的父亲雪夜推门回来了
写诗是我们为祖母守灵打着盹
写诗和那么多细碎的酸楚一样,是命
有时候只想大哭一场
很久没有哭了,身体渐渐失去这个本能
如同很久没有开怀大笑
很久没有翻跟头、爬树、拔腿远行
这些年,只沉迷于对生活过度索取
有温饱,还不时想让灵魂舒坦舒坦
遇见爱情,想让它永驻;想长生不老
有一个洁净的早晨或一杯午夜之酒
还想有诗歌和音乐安抚我
愿意分享大片阳光却想把一个矜持的湖泊
据为己有。远方充满诱惑
我却夜夜对着天花板发呆
被索取和失落所困,有时候只想大哭一场
在城市里不能哭,会引发人群大放悲声
在故乡不能哭,会惊扰长眠地下的亲人
全世界的肩头都像树叶一样簌簌发抖
从前我是坚强的女战士
这一刻我是背着铅的乌云,是榆树啊烂了根
江湖令
一首诗不再藏着尖叫多么好
一个人意外地输给了奔跑的时光,多么好
真的,一首诗没有尖叫和奔跑多么好
一个笨拙的人无法诉说幸福多么好
我牵着马儿低着头,要去乡下
我自江湖来,怕啥
大地上多少动静
此刻刀入鞘,我想他
白玛,山东临沂人,现居连云港。198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有诗集《信使在途中》。热爱所有动物、植物、阳光及短篇小说。曾当兵,曾居拉萨和北京。
李洪光
《回归》
昨天回河东
经过城乡结合部
看望八十一岁的母亲
她坐在院子里
正数落一只母鸡
母鸡吃的太多
下蛋个头太小
红皮蛋不如白皮蛋好看
还隔一天下一个
我推门回家
拿个小板凳坐在她身边
喊一声娘啊
您也数落数落我吧
《北园路是一条宽阔的大马路》
北园路上住着三个诗人
轩辕轼轲,白玛,刘瑜
北园路上住着三个兄弟
老丁,老杜,老任
北园路上住着六个我
青年的,中年的,老年的
前生的,今生的,来生的
《笙歌》
绝对不是刻意站在
桃园路与八腊庙街路口
看一则寻狗启事
从十二楼丢下一枚烟蒂
正好落在食指中指之间
假定成眼神或信物
大家在老桥头约了一场酒
从春寒料峭
一直到雪花飘飘
李洪光,笔名卜之丁,民盟盟员,1973年出生于临沂前涝墩村,1989年开始发表诗歌。曾在《诗刊》《星星》《诗选刊》《诗歌月刊》《扬子江》《绿洲》《时代文学》《山东文学》等发表作品若干。诗作入选《2009中国年度诗歌》。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临沂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兰山区第十五届政协委员、兰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诗群简介
临沂诗群,发轫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新世纪以后,“临沂诗群”发展壮大,逐渐形成八十余人的诗歌群体。“临沂诗群”作为一种奇特的诗歌现象一直广受业界关注,其中江非、邰筐、曹国英、尤克利、辰水等都参加过“青春诗会”,并分别获得“华文青年诗人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中国十大农民诗人”“海子诗歌奖”等众多荣誉,轩辕轼轲曾获《人民文学》年度诗人奖,江非、邰筐作为70后代表诗人先后被推选为“首师大驻校诗人”。
“临沂诗群”从形成到现在,二十年间,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写作成熟且具有一定实力的诗人,像刘瑜、瓦刀、孙梧、也果、鲁芒、李洪光、子敬、庄步璇、赵国任、零夕、曹玉霞、凤言、卢绪祥、刘存玲、沙益薇、杨维松、马文杰以及八零后、九零后代表诗人老四、刘星元、青未了、苏蕾、梁永周等,还有旅居外地的白玛、傅元峰、朱庆和、王士强、张元珂、郁笛、洛盏等,他们在各自的诗歌创作中始终坚持自我,百花齐放,风格迥异,成绩斐然。辰水、孙梧多次斩获国内重要诗歌奖项,老四、苏蕾先后参加了《人民文学》“新浪潮”诗会,在临沂市九县三区更有大批的诗歌人在默默投入到现代诗歌的创作中,像靖一民、邹洪复、邵光智、丰桦、韩苏蔚、兰琪儿、种善东、王玮、董爱英、渠志国、王相理、李恩维、凌尘、普夫等已显诗歌技艺和写作能力,渐渐成为“临沂诗群”方兴未艾的生力军,成为泛临沂诗歌写作群体中不可或缺的风景。
目前临沂诗群出版第一卷《我们柒》(主编江非,收入诗人刘瑜、白玛、辰水、朱庆和、邰筐、轩辕轼轲、江非作品,2006年出版)、第二卷《辛卯集》(主编江非、孙梧,收入诗人子敬、马文杰、零夕、梅林、李洪光、孙梧、尤克利作品,201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