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 | 芳华援闽(一)

唱段:我为四海庆升平

前言&说明

我来写芳华援闽这段故事,但大抵还要从五零年代开始写,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就横插进来这一段的原因。竺那边再往下写,两者时间拉开得远了,我好不容易出来的手感又要没了。但有几点要说明:

一,尹桂芳资料,我这里是不全的。漫说关于她的几本书全都给我放到哪儿寻不着了,就算有这几本书,她的资料,仍然令人头痛,一手资料拿得太少,而我反对单独视角的文章。

二,就算有一手资料,尹姐姐的矛盾还是挺大的。1948年《从艺十五年》你说有没有参考价值?浪漫蒂克得都快飞起来了好吧,然而,这里面每一个时间点都是清清楚楚,我可以从其他部分侧面确认的。

三,可惜《芳华特刊》也给我丢了,当年我的眼睛就不怎么好,竖字繁字加破旧,我没认真细看每一个剧目简介,都只有一个模糊印象,否则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那些剧目,会更有价值。

四,虽然资料不齐,但我还要说,如果你想看到一个官方视野里的尹桂芳,一个常规认知的尹桂芳,现在就可以直接右上叉叉了,不必给我留言渲泄你的愤怒。你就适合多学习先进刊物,我没别的话了。

五,也因为资料不齐,虽然从五零年代初开始写,但其中很大部分会采取一笔带过的写法,不会有那样详细。挺可惜的,我其实好奇、一直以来更好奇的是象越剧、评弹这类它们在五六十年代的生存情况,与江南社会的息息相关,还有由盛转衰史。

尹桂芳从1947年9月后便不怎么演出了,直到1950年。其间与王文娟合作一次,有些不欢而散,再和傅全香合作一次,依然有些不欢而散,两边都大抵合作了几个月,加起来还不到半年。

拍卖网上的,有水印。是傅吧?没错吧?是傅吧?

这以后和袁雪芬谈合作,貌似已经谈得头头是道,按姓氏笔划挂牌等敏感细节也说好了,由尹桂芳干娘牵头,但这终未实现。小报继续报道,有人撮合袁与尹大弟子筱桂芳合作,但袁大抵很不乐意的,后面提拔了剧团原二肩小生魏凤娟,也即早期袁雪芬所摄彩色电影《相思树》里的韩凭扮演者。

话说这并不是尹袁头次谈合作,《山河恋》演出时期,尹竺分袂传得甚嚣尘上,那会子也传过。但不管真假,尹当时摔伤了,那边不分都分了,这边也是想合作都没可能。

这样一直到了50年,息影两年半【为叙述方便,她两小段合作暂且不计,因为她当时都算客卿身份,以芳华名义演出,是由于“芳华”招牌更加响亮】,没看出特别想要再次出山的尹桂芳归来了。

据说这是香港归来时

里面有贾舜华,还有一位由戏迷转为学生的尹幼芳(纪绍华)

是与不是,我无能 分辨,请大家来判断

按照常见说法,这事情是她的戏迷兼好友如贾舜华等促成的,并由贾于1950年秋亲自去香港接回。然则,到底是不是尹桂芳就突然想回来了,除了好友以外没有其他促成因素呢?

我认为大概率还有其他原因。建国初期对于文艺非常重视,很重要的体现在于挽救濒临灭绝的艺术、挽回演员艺术生涯等。

1952年袁雪芬就在电台发起号召,邀请离开舞台多年的女子越剧前辈,重组剧团进行演出。以屠杏花为团长,邢月芳、王杏花、魏素云、竺素娥、小白玉梅共20多名演员,5名乐队、2名剧务和工作人员共34人,组成了“振奋越剧团”。

南京的两位锡剧大家王兰英、沈佩华也一样,都已经息影好几年了,受邀重新出山的。

俞振飞,他是巍巍一只鼎,1955年,在周总理亲自过问下,回到了上海。

其他人这些事情都清清楚楚的,越剧嘛,尤其尹桂芳这一块,她自己不太能讲话,她的回忆很不全面的,关于回归这一对她一生有着决定性影响的重大决定,竟然片字只语都找不见,就只能按照常情推测一二了。

事实上当时两边肯定有角力,至少在舆论上要有点精神胜利法,我就看到过已经转移到香港的《大公报》,关于竺水招的一则花絮,说影星严俊正在想办法叫她过去。

但实际情况摆在那里,香港不可能提供合适的艺术土壤,尹桂芳在那里两年半,有想过演出,徐天红的传记里带过一句,但未能成功。评弹四响档即蒋月泉、张鉴庭等50年去香港,许以一天一根金条的厚利,这是以为江浙沪有钱人大量前往香港自然市场也就起来了,谁知并非如此,时局动荡人心惶惶,有钱也顾不上听书啊,还有人想让他们去台湾说两天,他们一害怕,跑回来了。

所以,尹桂芳的归来,我想有着多重原因。她自己想演戏,在香港不可能演戏,眼看这边社会稳定自然心动了。而越剧界或者上海文化部门大概率发起过邀请。

——这个解释我认为比较通顺,要不然其实竺水招去了又来了这个变化也说不太清。她走的时候没有像评弹那样想着在香港演出的,走了就等于决定不再演了,但事到临头又实在抛不下舞台,这个时候有一点点催化就促成行动了。当然了,竺水招是另一个再也不能开口的人,所以仍然只能靠猜。笑眯眯。

笔者最近在看《评弹1949》,讲的大变局下的上海说书艺人研究,这真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包括这本书在内的整套“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待一个剧种的生存与发展,真是特别有意思,未来也必然特别有价值。

当年在江南地区最红火的大抵就算越剧和评弹。越剧是剧场制的,评弹则可能更加深入民间,但两者的盛衰变迁,无疑具有非常的代表性。越剧不但能反映出特定时代的江南社会风貌,且很多人也意识到了,越剧无疑能反映出女性在大时代下的变化与努力,还有当时职业女性、极z女性的一些心理研究也可以放进来,再也没有比那一代女性从无口号但有实际行动的不婚现象更频繁的了,迟至三十四五的晚婚更加普遍,越剧简直每一点都具备代表性。

回到1949年,我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最早只有“早在解放前夕,雪声、玉兰、东山、云华、少壮五大剧团各自有一支地下领导组织”,所以对越剧而言,她们几乎处在一种有准备的状态下迎接了改天换地的开端,据《竺水招传》载,“在上海各界庆祝……的那一天,竺水招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头戴阔边呢帽,身穿淡米色男装风衣,意气风发地行进在越剧界队伍的最前列……”这多少有些像一幅剧照的描绘。而《徐玉兰传》则记,“5月29日一大早,当随越剧界姐妹们组织起来的队伍来到街头,和上海各界人民一起,热烈欢迎……”两边叙述的场合并不完全相当,后者记的是当天,前者或许是后来有个庆祝活动,但很明显的,她们在有组织的状况下行动,这同评弹艺人的散装现象相差甚远。

然后呢,就到了这年7月份举办的第一届地方地研究班。说是地方戏,实则演员就只越剧而已,这部分在竺水招那个系列会有较详细叙述,此略。从这些方面可以察觉到当时越剧完全引起了重视,以及也略可想象越剧在上海的影响力。——其实想想是很骄傲的是不是?越剧小姐姐们可真的太厉害啦。

但是尹桂芳这会儿不在。就连50年第二届研究班,人数较第一届扩大6倍之多,我仍然未能从中找到她的名字。【注:由于资料缺失,此处未查到全名单,如有谬误,请指出。因为受到过面对面教导、《婚姻曲》走入千家万户、仍然有些恍恍惚惚的也是有的:)】

其实,这对她的影响是非常深远而无法抹灭的。这使她几乎失掉了在最前沿学习的最宝贵机会,她没能感受到面对面教导的直切灵魂肺腑那般的洗礼。很长一段时间内,她的思维与行动,还与新时代有所脱节。

再组芳华,走的仍旧老一套路子。芳华剧团的资方,我们又可以一如既往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刘香贤。这人提到太多次了,我不介绍了,不熟悉往前翻翻。

尹桂芳回来的早,再晚点就比较困难了。

比如评弹皇后范雪君,尹竺都迷她。49年还风头无两,火到什么程度呢,我给你举个例子。那会儿上海宵禁,11点以后禁止出门,但为了让听客如期听见范小姐的金声玉嗓,直接把转播电台搬到她家。范小姐寸步不出香闺,各大公馆尽情点播,听众们各自满意。范雪君一度去了香港,57年复出的时候,连场子也找不大着,失意地走了。【严雪亭在上评颇失意,自己出来,也因为找不到好书场,低头再回去。】

此时,她几乎等于主动归来,和竺水招境遇截然有差。竺在那演啥啥不顺的时候,连剧场都要没着落的时候,甚至被去除了华东戏曲会演参予资格的时候,尹桂芳可算春风得意马蹄疾,戏曲界官方的、民间的风云代表人物,肯定要算上她的。虽然,尹桂芳童鞋的散漫性情,多多少少已经埋下伏笔,但人没有前瞻性,永远不能预见未来。

竺音清响 | zhuyinqx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