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友分享 | 吴茱萸汤和麻杏石甘汤的应用经验
中医书友会第2746期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I导读:第一篇其中一病例以吴茱萸汤药泥贴敷神阙穴治疗小儿吐逆;第二篇论述了麻杏石甘汤在小儿外感中的运用体会。(编辑/千诚)
吴茱萸汤临床运用体会作者/吕惠吴茱萸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该方不为一证一经一病而设,在《伤寒论》阳明、少阴、厥阴病篇以及《金匮要略》中皆有论述,厥阴头痛、虚寒呕吐等不同疾病,但病机为阳虚而阴寒内盛者,应用吴茱萸汤皆有奇效。举一反三,以吴茱萸汤变法外敷神阙穴,治疗小儿吐利简便效宏。吴茱萸汤原方由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组成。在《伤寒论》中所见有三,《金匮要略》中有二。兹录如下:《伤寒论》阳明病篇243条:“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少阴病篇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厥阴病篇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8节:“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第9节:“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以上条文明确提出了吴茱萸汤主治胃中虚寒,食谷欲呕;或呕而胸满;或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或厥阴头痛,吐涎沫等。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的功效。其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阴寒内盛。而从其阳虚阴盛,脏腑功能不足,可以测知其脉象当为沉细或沉弦细,舌质淡胖,苔白厚腻或滑等为其常理。刘渡舟先生强调吴茱萸汤治呕吐,不管是阳明、少阴还是厥阴,病机都是里虚寒,而上焦有热所致呕吐则为禁忌证。关于吴茱萸这味药的描述,黄元御《长沙药解》有云:“味辛、苦,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温中泻湿,开郁破凝,降浊阴而止呕吐,升清阳而断泄利。”方中吴茱萸为君药,重用六两生姜温中散寒止呕,又配伍了人参、大枣,共奏温肝脾肾之阳,扶肺脾肾之气。笔者临床运用吴茱萸汤加减治疗以上病证疗效满意,介绍如下:案例一、吴某某,女,42岁,初诊时间2020年6月2日。经前期头痛2年,加重1月。头痛每于月经来潮前3-4天发作,以巅顶为主,也有累及头两侧,伴乳胀、心烦易怒,常感乏力,懒言;发作甚者四肢厥冷、呕吐清水,饮食、二便正常,无寒热,舌淡苔薄滑,脉弦细,LMP:2020.5.27。CT、脑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头痛,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但多方医治不效,经人介绍寻余诊治。考虑头痛以巅顶为甚,吐涎沫,舌苔薄滑,乃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症。证属胃虚肝乘,肝胃不和,肝气挟阴寒之邪上冲。法当温中补虚,疏肝降逆。遵原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药用吴茱萸12g,人参片9g,生姜9g,姜半夏9g,茯苓12g,大枣4枚,香附9g,柴胡9g,白芍9g。每次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连服7剂,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海鲜,调情志。2020年6月23日月经来潮,此次头痛已减轻十之七八,无恶心呕吐、乳胀等,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服至7月20日月经来潮诸症消失而自行停药,三个月后随访未再复发。案例二、汪某某,女,4岁,初诊时间2020年11月3日。因在家中进食生冷出现呕吐、阵发性脐周痛,欲饮水、进食,但饮食后即呕吐更甚。母亲是中医爱好者,未经西医诊治就找到了笔者。刻诊:无发热,面色苍白略发青,四肢不温,时时干呕,解过一次稀便,就诊过程中呕吐2次胃内清水,舌淡苔白,指纹淡紫,脉寸关弦滑细,尺脉沉细数。这不正是《伤寒论》条文中的胃中虚寒,食谷欲呕吗?方用吴茱萸汤无疑。然而患儿年幼,吴茱萸汤口感不佳,难以喂药。此时,笔者想到平日常以醋调吴茱萸粉敷足底涌泉来治疗多种虚热性疾病,如顽固性口腔黏膜溃疡、高血压等疗效甚佳。参考此法的用意,以吴茱萸汤中的人参、大枣、生姜急煎药汁趁热调和吴茱萸粉,以此药泥贴敷神阙穴(肚脐),嘱禁食6小时,只在口渴时给少许温热的淡糖盐水;晚上睡前更换药泥和贴敷,如有效则连用2-3天。次日电话随访,患儿母亲告知已无任何症状,在家观察2日后幼儿园复课。体会:本方所治之病机,为肝脾肾阳虚,凡因阳气不充、阴寒内盛为发病之本者,无论其常见症、怪病、久病、难病,病发于何位,应用本方皆可获效。以上二则案例,前者为难症痼疾,但就其根皆在肝脾肾,即本方之君药恰有此功,故能收效;而后者则属胃中虚寒,食谷欲呕之急症,因年幼患儿,服药困难,笔者急中生智,以方药之理、外治之法,恰如其分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也是效如桴鼓。特别是第二个案例,神阙穴为经络总枢,可通过任、督、冲三脉与十二经络相通,以吴茱萸汤药泥贴敷神阙穴,更好地发挥了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的疗效,此法简便易行,值得在儿科推广。治小儿感冒咳嗽,小方子大作用作者/王彦权小儿的病大家都知道,有两大特征: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二,脏器清灵、易趋恢复。啥意思呢?第一就是指,小儿抗病力弱,稍遇外感,极易发病,并且容易快速加重,从这一点来说,临床小儿病在治疗上应尽早发现,及时用药,快速截断;第二个特点是指,小儿疾病常较单纯,也少有七情六欲的干扰,故一旦用药准确,常立竿见影,恢复很快。今天分享一下我在临床上治疗小儿感冒、咳嗽的一点小经验,小儿初起感冒,常见发热或不发热,鼻塞,咳嗽几声,这时候就应该用药啦,用啥药,此病此时,外感风寒,内有蕴热,用麻杏石甘汤效果最好,我一般用中药免煎剂,麻黄(相当于生药 6g )1袋、杏仁(相当于生药10g )、生石膏(相当于生药15g),甘草(相当于生药3g ),如平素扁桃体肿大,加上桔梗(一袋相当于生药10g)。用法用量:两岁以上六岁以下,每次各二分之一包,一岁至两岁,每次各三分之一包,一岁以内婴儿,根据体重,每次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包,并根据病情轻重,一天用二至三次。说到这,同行或家长可能会有疑问,专家不是说啦,感冒治不治,都得十天半月,根据我临床观察,一定要尽早用药,特别是婴幼儿,晚上发现,你想观察到明天看看,可能半夜即见高热、咳喘,家长再一着急,不明就跑医院急诊住院啦。又有人该说,你敢肯定是麻杏石甘汤证,在这方面,我发现,只要急性发病,麻杏石甘汤证,十占八九,啥情况下,出现小青龙汤证,小儿住院十天半月甚至月儿四十不愈,或平素有慢性气管炎或哮喘病人加上感冒,喉中痰鸣,流清涕、吐白痰,这时才用小青龙汤,但有一点,有的小儿患病时间虽久,但鼻塞咽疼,痰黄或吐不利,还是麻杏石甘汤证。最后讲一下使用注意,第一,一定要饭后服用,空腹服此方,有一部分患儿会出现恶心或胃疼;第二,此药快时用一两顿,即症状消失,严重时得用一周左右,具体用药时间,以症状消失为准,一般再多服一至两天,疗效巩固。以上就是我治小儿感冒咳嗽的小经验,“效不效,用用就知道”,谢谢大家,并祝您的宝贝健康快乐成长。推荐阅读吴茱萸汤条文解析及应用实例黄煌:别小看麻杏石甘汤I 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吕惠、王彦权,编辑/千诚,校对/黄莹、任艳君。中医书友会已取得相应授权。I 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谈到小儿病,最多发的就是外感病了。感冒怎么治?宋柏杉老师讲过一节《中医必须掌握的“外感病”诊疗方法》(又称“外感模型”,片段如下)收录在灵兰会员频道里。新病急病都是外感,久病就是内伤么?错!本课程灵兰会员可在会员频道中免费学习。(灵兰会员频道目前已更新8节季度大课,300+中医精选音频,30+专题课精选,囊括方药、针灸、手法、中药等多个方面。现在加入灵兰会员,即可完整学习以上内容,每节课不到20元!,点击链接可加入灵兰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