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废武功的汇源果汁,连续6年亏损负债110亿,最后36亿贱卖

有汇源才叫过年,这句话你是否还记得?

这句话伴随了八零、九零后两代人,成为我们那个时候过年必不可少的因素。

可是如今我们过年依旧,但那个熟悉的身影:汇源果汁却没有了踪影,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那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国民果汁企业到底怎么了?

德隆系入主时代:

在2000年的时候,汇源果汁创始人朱新礼接到“德隆系”创始人唐万新的电话,邀请他前往新疆一见。

这通电话朱新礼也很重视,因为当时正是德隆系的辉煌期,当时的唐万新带领德隆,从西北的边陲小公司开始,攻城略地,一路发展成为控制资产超过1200亿的金融帝国!

再看彼时的汇源,成立八年,年销售额12亿元,23%的市场份额雄踞果汁产业榜首。

此时的朱新礼有意继续开疆拓土,但现实摆在他面前一个问题,那就是资金短缺!

于是朱新礼需要资本,而唐万新希望凭借资本优势、以投资并购的方式发展多个产业,完成“大产业整合梦”。

两人在新疆相见恨晚,差点拜了把子,很快达成了合作协议!

2001年3月,汇源和德隆合资成立“北京汇源”,汇源以设备和技术入股占49%,德隆出资5.1亿现金持股51%。

合作刚开始形势就一片大好,因为市场相信两人的这次“天作之合”,所以不到两年的时间,汇源猛增20多个生产基地,将自己的版图扩展至全国十余个省份。

要知道当时全国只有14条PET生产线(生产塑料的包装线),而汇源占据了11条,可谓恐怖如斯!

当汇源一天比一天好,扩张如火如荼时,德隆系出现问题了!

2001年股灾来袭,沪指从2000点一度跌到了1300点,唐万新大笔资金被套,而且有资本贬值的风险,于是为了“护盘”,他开始频繁从汇源借钱。

朱新礼的摊牌对赌

到了2002年结束时,他已经从汇源拿走了3.8亿,相当于当初投资的75%!

朱新礼也不傻啊!看到这样的情况,意识到再这样下去会影响到自身,所以他决定摊牌!

也不知道朱新礼怎么想的,他直接进行摊牌对赌:以一个星期为期限,谁先拿出8亿元,就能购买对方的股份。

舆论顿时爆了,纷纷表示朱新礼要完蛋了,汇源果汁会被德隆系拿下,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唐万新竟然退出了,于是汇源成了唯一一家从德隆系全身而退的企业!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其实早就在朱新礼预料之中,他知道德隆系因为股灾原因,现金流少得可怜,企业自身难保,所以这个时候德隆系是拿不出这8亿元的。

所以最后他赌对了,现在看来朱新礼很明智,要不是这次彻底的分手,或许当清算来临时,汇源果汁也将埋入土底!

而经过德隆这次洗礼,让朱新礼也学会了如何利用资本,在不断的操作下,2007年2月23日,汇源成功登陆港交所,筹集资金24亿港元。

这一笔资金创造了当年港交所最大规模的IPO。上市当日,其股价暴涨66%。

资本市场的春风得意,汇源果汁再创佳绩,朱新礼对未来信心十足!

大忽悠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不用过多解释,世界顶级的食品饮料公司,全球每天有17亿人次的消费者在畅饮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大约每秒钟售出近2万瓶饮料!

时间来到了2008年,汇源果汁成为了奥运会的赞助商之一,而就在这场盛会之上,朱新礼结识了当时的可口可乐董事长。

彼时,汇源果汁披上了民族品牌的外衣,所以销量大增,而可口可乐正好有想法,想进军果汁行业!

一个是世界饮料行业巨头,一个是中国果汁行业巨头,两者相谈甚欢,再加上可口可乐的财大气粗,直接掏出真金白银24亿美金,以12.2元每股,总计179.2亿港元要求收购汇源果汁所有股份。

这笔收购真可谓天价收购,因为当时汇源的股价才4.14元!近三倍的溢价,谁不心动?如果收购成功,朱新礼将直接套现74亿港元!

朱新礼当时满意至极,他已经在果汁行业奋斗十几年了,如今市场越来越难打,所以他其实心里想着转型,利用套现的资金转战上游领域,进行原材料供应!

而下游的生产和销售这种工作交给可口可乐这样的巨头,这是双赢的!

当时的朱新礼已经为收购全心全意做准备,当时的可口可乐提出一个收购要求,那就是要裁撤销售渠道,精简销售系统,因为这些与可口可乐的销售渠道重合太多了,算是不良资产!

当时的汇源08年初还有员工9200多人,年末就不到5000人,而且朱新礼真的是贯彻自己的想法,已经开始加快上游的布局,花费了20亿建造了数个水果生产基地!

形势突变,民族感情!

但是朱新礼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当年的形势!

说起08年,你能想到的事情有什么?

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这些事件极大激起了人们的爱国情怀,而汇源作为民族品牌,你竟然想卖给外国?

有民意调查显示,当时有80%以上的民众反对,有的媒体甚至公然批评朱新礼卖掉民族品牌!

而那个时候的企业,在舆论战场公关中没什么建树,所以当铺天盖地的质疑谩骂声传来的时候,他们无动于衷!

反垄断法下的第一案

这笔当时中国饮料界最大的“民企被外资全额收购案”闹得满城风云,最后不得不让相关部门出来表态,表示将会严格审核!值得注意的是,当年的8月1日《反垄断法》也开始实施!

可即便如此,当时的可口可乐和朱新力都认为这次的收购没有完全没问题,笃定相关部门不会反对,只是例行检查!

在可口可乐大多数人看来,收购一家果汁企业并不是很大的事情,而且这也涉及不到什么关键领域,相关部门没有理由不通过。

但最后随着舆论加码,相关部门压力骤增,最后不得不提出一个可口可乐不可能答应的条件,那就是:收购汇源后不能完全控股,必须留出部分股份给朱新礼或中国公司。

这个时候可口可乐也预感到了不详,他们是真的希望收购汇源,所以经过高层激烈讨论后,随即给相关部门送去了信函。

这一次可口可乐提到,同意相关部门提出的一切条件。

可造化弄人,他们这封信函迟了一丢丢,民族感情下,有关部门正式拒绝了可口可乐收购案!

后来有可口可乐的相关负责人回忆说:如果信件能早点发出,结局或许会不一样。

最终可口可乐还是输给了民意,国家依据《反垄断法》叫停了这笔收购,汇源撞上了枪口,成了《反垄断法》下第一起国际案例。

收购案被叫停,人们大众庆幸保住了一个民族品牌,但是朱新礼却是欲哭无泪,因为收购案的叫停打破了他为汇源构建的全新蓝图。

他的本意是为农民谋福利,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只能说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他选错了时间点。

收购案的致命影响

收购案的失败对可口可乐影响不大,但是对汇源确是致命的!

早前为了满足收购条件,汇源大举扩产、裁减销售团队,如今不得不重新招募渠道商、搭建销售体系和团队。

而且早期20亿投入的水果生产基地,他也不想放弃,继续加大上游投资,在全国20多个省及直辖市、30多个地市县建立工厂。

可这些都是固定资产投资,需要大量资金,正在不断吞噬着汇源的利润和现金流。

而且这些投资的利用率很低,《法治周末》称:2014年,汇源在全国拥有48家工厂,但产能使用率却不足30%。

更雪上加霜的是,随后朱新礼又马上推出果味汽水、混合果汁、鸡尾酒等多个新品类,一股脑扎入了碳酸饮料行业,要进行多元化改革!

虽然都是饮料行业,但是碳酸饮料早已经是巨头们的天下,时机不对,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我想,如果朱新礼能专注于果汁领域,可能到现在还是中国果汁的老大。

改革派与家族派的矛盾

当然除了上下游负重拖累和渠道局限外,还有就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毛病!

汇源的管理层和员工,近八成都是山东人。

朱新礼家族的人更是在公司担任要职,但这些亲属其实并不堪大用,还在公司里搞帮派,效率可想而知多么低下!

朱新礼曾试图打破这种家族世袭,2013他卸任汇源总裁一职,新上任的总裁并不是朱家人,而且朱新礼曾斩钉截铁地发声:“哪怕汇源被我新招来的人折腾死了,我也认。”

这时候很多人认为汇源从此走出了家族化企业的旧时代,进入了职业经理人的新阶段。

但,万万,万万,万万没有想到,刚上任的总裁随即展开“变法”,将所有事业部裁撤,大力提拔非朱家人为管理者!

瞬间,改革派和家族派矛盾激化,无奈朱新礼再度“复辟”,2014年5月朱新礼针对汇源营销架构,进行重新调整。

随后新总裁离去,而这场变法也就一年零一个月!

朱新礼重启入职15年的老臣洪莉顶班,同时,董事会提名朱新礼的女儿朱圣琴为执行董事。

这表明汇源这一轮变法彻底失败!

似乎老朱家有什么魔咒一般,他曾先后邀请了可口可乐、统一、健力宝、瑞典利乐公司等高管管理公司,才每次都无疾而终,最后还是沦落到朱家人打理!

令人诟病的家族式管理,让职业经理人望而却步,最后只能眼看他楼塌了!

天地壹号收拾烂摊子

而随着多种矛盾压力而来,汇源的现金流顶不住了,2014年,汇源果汁出现首个亏损,净利润亏损1.26亿元,2015年亏损扩大至2.29亿元。

而其实在2013年,朱新礼就发现了亏损的苗条,他陆续抛售旗下12家子公司来弥补亏空,并大幅裁员上万名!

但是亏损和负债到了2017年,还是达到了115.18亿元。

2018年8月,汇源果汁停牌。

随后港交所提出,如果汇源果汁不能在2020年1月31日前达成所有复牌条件,港交所将取消其上市地位!

最终在2019年4月,汇源宣布与天地壹号、和智投资公司签署协议,三家合资成立新公司。

协议表示,天地壹号出资36亿人民币占股60%,汇源出资24亿人民币,合资公司拥有汇源的所有商标,这意味着汇源把自己卖了!

而这一次,只有区区36亿,与十一年前相比,最少,少了100亿!

回过头来看,与其怪并购的失败,还不如在汇源身上找找原因,如果公司本身已经逐渐腐朽,那无论去做并购还是转型,都救不了这家企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