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一瞥,万古留痕

一个惊世奇才,一篇惊世之作;一双普通的手,却写下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法篇章。

——题记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之兰亭"。小桥流水,竹棚石道,青石绿苔,佳人美酒,弦音琴声,潺潺的水流从岩洞中缓缓流出,耳畔都是水花碰撞青石的声音,清脆悦耳。此时,名流高士,皆已到了,各寻座位入了坐。几位女子端起几盏酒杯,一位红衣女子从假山后袅袅婷婷地走了出来,一手提着酒壶,一手端着杯,将其倾倒过来。微黄清亮的酒从壶口缓缓流出,充盈了所有的杯子。几位女子蹲下,将酒杯平稳的放入了水流中,便真是“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兰亭盛会,以曲水流殇,使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后抄录成集。周围是崇山峻岭,清流激湍,好酒难拒,自是醉了,友人皆推我作文,便提笔。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乐畅达。此宴集,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在六朝乱世,出身名门的王羲之官做的并不算成功,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仕途的不得意,却让他收获了“书圣”的大名。《兰亭集序》,文风清新质朴,书法风神飘逸,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处于人生后半生的王羲之的状态:性情、自在、真气,所以,千百年来为众人赞颂、临摹。
亦如文中所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天下无不散之宴,有聚自有离,正所谓“兴尽悲来”,刚刚还为自己所获得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之际,“俛仰之间以为陈迹”,刹那间便化为陈迹。人的生命亦如此,寿命有长有短,活的有好有坏,有的千古留名,有的遗臭万年,有的转瞬即逝,不留下一丝痕迹,可最终的最终都只不过是归于寂灭。悲叹自不是悲观,倏忽之间,万物有乐自有悲,有生就有灭,可与其生灭的沉寂,何不生灭的轰轰烈烈,也对得起这一遭走的,就算是白驹之过隙,也可以精彩。
王羲之和他的兰亭,让我们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面对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在世界上留下痕迹,借以向世界表达你的存在。譬如流星,即便是短暂的美好,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光,告诉世人“我来过”。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初二(8)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