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宣州河南移民

宣城移民系列
历史悠久的宣州河南移民
焦 正 达

微信版第936期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文明的渊薮,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省,人口外迁极多,全国各地都有河南人或河南籍人后裔。

河南人大规模进入宣州始于西晋“永嘉之祸”,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建武元年(317)前后,大批中原士大夫及缙绅、庶民百姓涌入宣州一带。此后战乱时期,也出现了几次大规模的中原移民。如果细细追溯,清乾隆以前宣州的“原居民”有河南人血统的比例应该非常高。清中叶后,一些人多地少的地区又有百姓来宣州的山野处垦荒,因他们多在山上搭建茅棚栖身,故而被称为“棚民”。至今宣州山区乡镇有的村庄还叫“茅棚”之类的名字,洪林镇棋盘村有个村庄名叫“河南棚子”,或许就是那段历史的印记吧。

据县志记载,晚清的宣州“自兵燹后,地广人稀,田多荒废,又毗连广(德)建(平),当时情形不得不借客民协力开垦”。两江总督曾国藩鉴于皖南受战争摧残极深,遂出台优惠政策,招纳各地移民前来耕种。因河南特别是豫南地区的百姓历来有早婚习俗,又有多子多福的观念,加上基本没受到战争影响,所以人口数量庞大,而土地资源又稀缺,故成为招垦的重点对象。于是曾国藩又“奏迁豫省之民掣眷口、给牛种以往”,还和安徽巡抚共同发布文告,鼓励河南等地农民前来皖南垦荒。

这些举措在河南百姓中引起很大反响,那些田地少或失地的农民一下掀起了“下江南”的热潮。临近安徽的信阳地区行动最为积极,大量百姓扶老携幼举家南迁;有资料说信阳府光山县“自清同治以来七十年间,因人满之患,迁居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者,占六十余县,人日比老籍加倍,蕃衍之盛,亘古未有”。广德、郎溪、宣州的河南移民多数是豫南人,而宣州的河南移民基本上来自信阳的光山、罗山两个县。

晚清河南移民始于同治早中期(约1864—1870年间),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河南移民主要居住在宣州东部的丘岗平畈地带,与广德、郎溪的河南移民邻近,他们很多人都是乡里乡亲,子孙后代一直都有来往。

现今宣州河南移民后裔较集中的区域为洪林镇七景、棋盘村,沈村镇丁店村等地,杨柳、周王等乡镇也散居了部分。据七景村委会主任易明华介绍,他的老家是光山县马畈镇易家大院,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大家族。当年祖上得知江南移民的消息后,虽然激动,但很慎重,先派出几个精明能干的族人去“实地考察”。这些人可能在路上也遇到一些身负同样使命的老乡,大家伙儿一路南下到了宣、郎、广这一带,见这里有山有水有田地,还有很多空房子,房子里甚至还有家具农具,修补清洗就能使用,果然和官府宣传、民间流传的差不多,无不欢欣鼓舞。可能还有其他因素使他们看中这里:一是这里的地形地貌和亚热带半湿润型气候和光山相近,但毕竟是江南鱼米之乡,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远胜光山;再是这里还有河南人生活,有老乡好照应。

在战乱中,“棚民”因身处偏僻之地而较少减员,战后也成了招垦对象,他们纷纷走出深山择地而居;如戴盘在《严陵纪略》里所说,棚民“昔日无田可耕,而不能不种山;今日有田可种,而能改种山为种田”。于是,易家的“移民先遣队”及其乡党们,在这片土地上插了一个个竹签作标记,所谓“插标划田,立界分山,据室为家”,等于明白昭示后来者:这些土地房屋是我们的了,你们请便。然后光荣回乡,家族在祠堂召开大会,研究某几支某几房某些族人迁出事项,会议通过决议后立即付诸实施,效率极为明显。

易家属于有计划有组织的移民,更多的人家是跟风随大流。马畈镇李、包、陈等家族同易家大部队一道南下,后来陆续又有其他“杂姓”的远近乡人跟踪而至;一传十十传百,移民队伍滚雪球似的不断壮大。到了同治后期,因移民众多,良莠不齐,聚众生事现象日趋严重,土客冲突不时发生,苏、浙、皖三省先后禁止外地移民,为此曾国藩还不得不令水师统领彭玉麟派兵船沿江堵截,移民势头才有所减缓。

目前,洪林棋盘村的许家嘴许上、许下2个自然村,80%是河南籍人。七景村的3个自然村河南移民后裔最集中:崔村有1000多人口,河南籍占95%,河南籍中又是光山占绝大多数;红庙有1700多人,河南光山、罗山籍约400人;沈家边(拆迁新村)900多人,河南籍近600人,以罗、李、易氏为大姓,主要是罗山移民后裔。

易明华说,当时崔村、红庙几乎没什么“土著”,只有老沈家边村还有原居民,多是姓沈的人。沈氏是宣州著名的文化世家,南漪湖南岸老沈家边“姓沈的人”,系明万历年间状元沈懋学、抗倭名将沈有容家族的后人。易明华说,河南人到了沈家边,可能跟原居民达成了某些协议,双方在村中立了一块界碑,主客各据一边;他们也较好地遵守了协议,没有发生什么冲突。久而久之,两边人也就渐渐融合了。

民国时期,南漪湖周边有很多“土匪”、黑帮之类的团伙,有不少是半民半匪的本地人,崔村的一些人也组织了这样一个团伙,为首的叫陈祖山。这些土匪组织后来有的悄悄洗手解散,有的向政府投降,有的被解放军剿灭了。

沈村镇丁店村现有人口8000多人,其中80%为河南籍。丁店的河南移民开始也是光山人多,仅小杨村、木鱼冲2个自然村里,光山陶氏移民后裔就有近千人;孙氏、崔氏、王氏各有200—300人。村民兵营长王庆跃祖籍光山长兴镇小杨村,属“三槐堂”王氏谱系,是当地望族。王家的情况与易家相似,也是分支分房外迁。王庆跃祖上亲兄弟几家迁宣州,其他族人有的迁到广德新杭、柏垫等镇,有的迁到郎溪。王庆跃说,他小时候曾听家中老人说起,丁店的河南人很多是在“三年干旱”时期逃荒出来的,河南很多地区都有难民外逃,这些难民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哪里有饭吃就到哪里,一路都有人死,一路都有人留下,其中就有留在宣州的;留下的除了务农,就是做“一打铁二放血(杀猪)”的手艺。

经查证,光绪二年(1876),淮河以北广大地区出现严重的旱情,河南90余州县有75州县受灾,粮食大幅度减产,只有殷实家庭可勉强度日。光绪三年、四年,竟然四季持续缺雨,重灾州县达86个,夏秋两季无收,一点秋禾也成了蝗虫的口粮;百姓“逃荒者相望于道”。安徽等省虽已禁止招垦,但执行并不彻底;加上特殊年景,对有亲戚乡邻已移居本地的河南人仍开了绿灯。时任两江总督的沈葆桢说:“河南本有耕于皖南之人,故过江而来者资之即行,遇雨雪始流连数日。此有亲友族邻可倚,无待官为督促收恤之,佣保之谊不容辞者也。”王庆跃的转述与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相吻合,至少有一部分丁店村的移民是大旱逃荒过来的。

民间时期,河南又有百姓逃荒到宣州,这主要是三次历史事件造成的:一是1937年的“七七”事变,二是1938年的黄河花园口决堤,三是1942年的中原大饥荒;以1942年的灾难最为严重、逃荒者最多。据资料记载,当时“河南省救灾委员会”为救济流民,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由省府出面向陕、鄂、皖等省交涉,求其允许河南灾民入境并赐予安置”;“指定管理流民计划,令各县对确无生路的灾民,加以登记编组,发给证明文件,然后准许出境谋生,并在沿途指定人员管理或派员护送,以免滋扰”等等。由于河南三面环敌,1/3的土地已沦陷为日寇占领区,只有西边相对稳定,于是灾民大部分沿陇海线西逃。但陇海线运输能力很弱,根本不能解决千万灾民迁移的问题,一些人便逃往北、东、南三个方向。依据当时的形势分析,南部的日寇封锁力量相对较弱,南部的经济状况也相对较好,故南下的人比北上、东迁的要多。南下灾民纷纷逃往湖北、皖南、浙江长兴、安吉、湖州及苏南等地。逃到宣州的河南灾民大多安顿在离县城较远的地方,主要在南部的丘陵地带。

河南移民一般都很吃苦耐劳,对宣州大战大疫后经济的恢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光绪五年(1879),宣州土客百姓已开垦熟田达原额田地的72%,光绪末荒田“已尽辟垦”,他们还带来了新的农作物品种和生产技术,促进了农业发展;有杂志评论说: “在战后(咸同兵燹)的本区,河南移民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对本区荒地的垦辟功不可没。”河南商城移民程洁荪,曾应广德、宣州、郎溪、宁国垦荒乡人之聘,设塾授业,“不数年,风气丕变,文学大兴,及门弟子皆无白丁”,对宣州的社会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罗山皮影戏艺人张雁斌、汪金生,光山皮影戏艺人余雁堂、肖轩元等人先后在宣州一带(宣、郎、广、宁的河南移民区)表演皮影戏,与湖北传来的荆州皮影戏相结合,最后发展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皖南皮影戏。同时,河南移民对宣州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方言俚曲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裂变—转型”后的宣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系宣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宣城移民系列

探祖寻根潜山行

移民带来的四合独特文化——火狮灯

应山向氏移民宁国记

水东镇湖北移民考察——以大葛村应山杨氏为中心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