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时期,学者顾炎武爱好读书,读完《...
明末清初时期,学者顾炎武爱好读书,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原来他采用了“自督读书”的措施:1: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2:把当天读完的书抄写一遍。3:要求自己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4: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本名顾绛,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今江苏昆山市人。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是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之一。
顾炎武在小时候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尽管体弱多病,但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读书,他六岁启蒙,十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爷爷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他:现在有的人投机取巧,认为只要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事事皆知,但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这番话让顾炎武明白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他。所以他不仅每天读书,而且遇到难题一定弄懂弄通,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如果温习不完就决不罢休。父母看到他天天手不释卷,高兴的同时也担心他的身体,就劝他外出活动。
只要顾炎武外出旅行,他都随身携带两匹马,三头骡子装书,到了一个地方就向别人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对着书本进行核对校正。顾炎武的一生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的许多著作都是实地考察和书本知识相互结合,认真分析研究以后写成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这一思想成为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
梁启超曾说: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但我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郭英德说:作为人师的顾彦武,在道德理想和文化实践两方面都为后代读书人树立了不朽的人格典型。
#早安头条##读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