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将军之官”和胆“决断出焉”之异议!
《素问·灵兰秘典论》载:“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历代之注解及现代一些教科书或专家之著述,把“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解释为肝如同一个有胆识而脾气暴躁将军,把“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解释为胆公正、果敢,不偏不倚,起到决断作用。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颇与原义相悖,值得商榷。
“肝者,将军之官”,关键是一个“将”字,历代医家多认为“将”与“军”相连构成一个复合之名词“将军”,但笔者认为还可以把“将”看做独立的一个动词,其与“军”相连构成一个动宾词组,则“将军”之意义为统率军队、起到先导作用。通观《黄帝内经》各篇,除《素问·灵兰秘典论》论述肝之职能,“将”与“军”连用,其他诸篇中“将”均为单独使用。如《素问·奇病论》载:“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灵枢·师传》载:“岐伯曰: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灵枢·五癃津液别》载:“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中为在内,将为统率、先导。“肝者,中之将也”即肝为在内五脏中起到先导作用,“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肝为之将”都表明肝起到统率与先导作用。另外,在《灵枢·本输》中有两处用到“将”,“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一本作阳)之所将,太阳之别也”即三焦统率足少阳与足太阳两经,“少阴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即足少阴统率肾与肺两脏,其与肝皆无关,若以统率作解,则也相通。由此笔者认为,所谓“肝者,将军之官”,以肝脏为在五脏中起到统率与先导作用较为符合原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其主要关键词为一个“决”字。《黄帝内经》决与断连用仅只有一处,而“决”单独使用者则尚有多处,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载:“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载:“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灵枢》还有专门一个篇章名为《决气》。《灵枢·经脉》载:“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素问·五脏生成篇》载:“诊病之始,五决为纪。”又言:“所谓五决者,五脉也。”《说文》曰:“决:行流也。”表示“决”之本义为蓄水满了需要疏导、将水排出。发洪水冲破堤坝,称为“决堤”,而堤坝破溃处则称为“决口”,其所用者就是这个“决”。《说文》曰:“断:截也。”表示“断”之本义为截断、斩断。从“决”和“断”之本义,可以看出“决断”为出来与堵住,也即是开关、闸门样作用。“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则表示胆为在内起到对气血津液以释放或关闭的方式进行公平、合理调节和分配的作用,通俗地说,胆是一个闸门和分配器,五脏气血津液皆由胆这个分配器进行公证、合理地进行分配,有效调配资源。其他涉及“决”者,也是同一个意思,“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表示三焦具有释放水液由沟渠而出于水道之作用。“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表示十一脏之气血津液由胆进行释放、配置。《灵枢·决气》一篇,专门论述了气、血、津、液、血、脉其所产生和所在部位、作用有所不同,而其源则同,故曰“六气者,各有部主,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其海也”,即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根本之来源为五谷与胃。
肝为脏,胆为奇恒之腑,肝胆具有表里关系。肝为将军之官,具有先导作用,肝气行则诸脏之气行,而肝气行、五脏之气随之而行,尚需得到胆之决断作用,即受到胆这个总开关、分配器的调节作用。如肝气不行,则五脏之气不行;如胆之决断不正,则五脏之气妄行,或不足,或太过,皆为病态。(胡敏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