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理解与表达

今天上午,去学校听了一节半课。那半节课,因为电话的反复呼唤,被迫放弃。但这两节课,还是给我留下了许多启示。

第一节课是小学四年级数学课。老师讲的是“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节课的导入是以案例导入的,让学生不知不觉中直接进入了数学世界,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教学目标也很具体,就是比不同数的大小,当数位相同时,两个数字如何比较,数位不同时如何比较。因为刚开学,老师还不能完全了解学生,师生还处于相互认同之中。但是,学生的坐姿很端正,回答问题都举手,当别人回答问题错误时,老师示意其他同学认真思考,不打乱别人说话。在遇到复杂的不同答案时,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尊重每位同学的思考,让每位同学都深度认知。这就是老教师的授课经验,在长时间的教育教学中,积攒下的如何调控教学的教育智慧。我们都希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习惯的养成又何尝容易,需要老师长时间的引导、提醒、纠正。在这节课里,我就反复听到老师提示学生坐姿,表扬大声发言的学生,老师巡回走动教学……我还观察到,教室里没有讲桌,老师板书的时间也很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之中。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就在于每一节课中,每一个教育细节中,师生的一次对话中,感恩这些老师,正是因为细心、关爱、智慧和耐心,才能引导学生由粗放走向精细,一点点地改掉自身的坏毛病,以便更好地走向未来。
这节课主要是比较数字的大小,看起来很简单,我想大多数学生都理解,都能很快地比出大小来。但是,如果让学生准确地读出这个数字,说出为什么这个数字比那个数字大,很多学生都有一定的困难。也就是说,从理解到准确表达,之间有着一段长长的距离。显然,这位数学老师知道,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耐心地听学生表达,当学生说错了,让另一位同学进行补充;除了口头表达外,老师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同学都有表达的机会;老师还变换题目,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进行深度认知。这个环节的教学让我理解到小学数学与语文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像这节课,主要是教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其实际也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启发学生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是思维的链条,准确表达会让学生思维更严谨,当然,严谨的思维也会促使学生流畅表达。

第二节课是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课的题目是《花的学校》。
三年级教室就和我刚听的数学课是隔壁,老师已经上了一节课,我在听数学课时,也听到了老师的讲课声。这节课应该是第二课时,主要是巩固和练习。老师是位年轻教师,据说是代别的老师上课的。老师上课时戴着音脉。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养成习惯还不好,又是刚开学,老师讲课还是比较辛苦的。连续讲两节果,我为老师的辛勤付出而感动!在听课前,我安慰老师道:我只是听听,了解一下学生和课堂,你随便讲,该学生练习时,让学生练习。
语文老师的普通话很流畅,板书也很规范,可以看出,教师的基本功很好。但是,根据我的课堂观察,学生的习惯很不好,课堂上学生坐姿不端正,学生站起来读书时没有把课本拿起来,读书的声音也不大。在进行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朗读时,学生读书声音,发言态度都不是太好。也许是新生吧,学生习惯、课堂规则还没有建立起来,还需要老师努力。老师在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时,根据男女生回答问题的次数予以加减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较高。但是,因为规则难以统一,个别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后,加一分还是二分争执不一,影响了课堂推进。我的看法是,一味用加减分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会损害教育品质,语文课堂最好回归语文,靠语文素养、语文的魅力来引导和影响学生最好。
可惜,这节课,我没有听完。
课堂上有很多矛盾和问题,也体现了老师的素养和智慧,课堂就是教学的战场,敬爱的老师,请珍惜你的课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