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好歌手们,是如何征服歌迷的?(港乐篇)
1995年,在英国读书的陈奕迅暑假回港,参加了TVB的新秀歌唱大赛。
他如愿拿到冠军,当年的亚军是个“怀揣着救人理想”的小护士。
五年后,陈先生在自己的专辑中这么唱:
我唱得不够动人 你别皱眉
我愿意和你 约定至死
我只想嬉戏唱游 到下世纪
这首歌,就是真正奠定他乐坛地位的名曲《K歌之王》。
不久之后,这首歌多出了一个国语版,一个由65个歌名连缀而成的代表作。
至于由“夕阳组合”联袂完成的粤语版,则显得别有内涵。
单看切题的第一个小节,各位就很容易看出另一个著名歌手的影子:王菲。
《唱游》是王菲的三大神专之一。《约定》是她本人最重要的粤语代表作。
至于林夕和她的灵魂羁绊,早就不是秘密。
但《K歌之王》乃至之后所有代表作的演绎,Eason老师之所以令人折服,根源在于他唱歌时的气质。
林夕接受采访时说他“可能是把安静和躁动两种模式结合最好的歌手”。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的记忆中不只有玩咖和嘶吼流的他,也有安静坐在不插电环境下唱歌的他。
前者大概等于《黑择明》和《浮夸》,后者很可能是《富士山下》和《无条件》。
他有极好的中低音和被低估的宽音域,也有足够的旋律张力去把握好这一切。
对那些有追求的歌手来说,这难免涉及到以下问题:
如果你无法在唱功上做文章,该如何让歌迷记住你呢?答案是靠作品的特质。
在这方面,香港有两个耐人寻味的女歌手。
没想过夺冠的陈奕迅拿了冠军,喜欢唱歌的护士杨千嬅是亚军。
事实上,杨小姐是相当特别的歌手。
她的特别,不在于唱功有多好,不在于气质特别出众,甚至根本靠不了颜值。
她这样的女歌手,靠的是代表作和本人鲜明个性的强烈契合度。
翻译一下这句话:
某首歌刚唱出来,我们就能第一时间发现这必定是杨千嬅的歌。
在她的所有作品里,如此强烈的标签不止一个。
我们可以看到一身傲骨的“烈女不怕死——不会失去血性和品味”。
我们还能品味洒脱自如的“一生在旅行——预备六十六岁初吻”。
有些人周游世界是因为自己有颗漂泊之心,有些人周游世界是因为只有自己。
杨小姐告诉我们没关系,别急着去找爱情,用心等待,缘分会来找你的。
《野孩子》还在纠结于最后的选择,《自由行》已将一切看得通透。
或许正因为这份通透,她才终于遇到对的人,成了我们熟悉的丁太。
当然不是每个女歌手,都有丁太这样的豁达,以及坦然追求幸福的小缘分。
比如同样被无数歌迷心心念念的容Sir。
人人都说她会唱情歌,人人都说她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苦。
背后用心磨砺唱功,演唱会数次唱哭自己的情绪代入,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
不只洒脱独立是个性,倔强偏执也是个性。
我总爱把这个女人比喻为港乐世界里的科比-布莱恩特。
爱她的人很多,恨她的人也很多,其间反差更是超乎想象的大。
幸运的是,这样的情绪特质,她很早就表现出来了。
2000年,当她在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唱到《谁来爱我》这首歌时,似乎给了自己一个难以捉摸的宿命牵引:
如果爱情是个孤单国度,就在荒岛起舞。
不懂得爱,不懂得我,别亲我。
如果你把这首歌认真听上两遍,很容易意识到其中的矛盾所在。
这是一个渴望被爱的女子,亦是一个不愿将就的女子。
她渴望遇到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她渴望遇到一个真正理解爱情的人。
这不只是容小姐一个人的简单诉求,也是每个渴望邂逅真爱的女人内心的诉求。
恰恰因为每个歌迷都是普通人,所以我们更容易因为这种代入感而被触动。
丁太告诉大家,没遇到爱的时候要学会守候,它最终会来的。
容Sir告诉大家,就算遇到了爱,如果是错的,一个人也没关系。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小情绪,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观。
在你真正邂逅属于自己的故事之前,无人能教会你,哪种才是对的。
那——真遇到对的人又是个什么情况?
丁太同样给了答案:不必加班去赠我钞票,不必温书去入剑桥。
无论哪种情绪,优质的港乐似乎都能给我们。
因为能真正带你找到答案的,其实是你内心的那个人。
也是你一直在期许的,那种被选择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