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苏轼的书法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学李北海,后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
李白仙诗卷
苏轼讲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
祭黄几道文
苏轼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久留帖》
《归园帖》
北游帖
《京酒帖》 书于1080年(元丰三年) 行书
苏轼《近人帖》 上海张氏涵庐旧藏
苏轼《东武帖》,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 《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卷》纸本
纵27厘米 横96.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苏轼《治平帖》卷,宋,苏轼书,纸本,行书
纵29.2cm,横45.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王晋卿帖》
苏轼《渡海帖》,行书,元丰三年(1100)
纸本,28.6X40.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跋吏部陈公诗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书林逋诗后》 约书于1089-1091年(元祐四至六年)
苏轼 行书杜甫奉观岷山沲江画图诗帖 元祐二年
(1087)宋拓《西楼苏帖》天津博物馆藏
苏轼《春中帖》 约1092年(元祐七年)
苏轼《尊丈帖》 约书于1093年(元祐八年)
苏轼《覆盆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邂逅帖》,又称《江上帖》,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 《次辩才韵诗帖》,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次韵三舍人省上诗帖》
苏轼《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宝月帖》 书于1065年(治平二年)
行书,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苏轼《获见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啜茶帖》 书于1080年(元丰三年)
行书,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苏轼《致季常尺牍》,又名《一夜帖》
行书,30.3 X 48.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新岁展庆帖》 书于1081年(元丰四年)
纸本,行书,前帖纵30.2cm,横48.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人来得书帖》北宋苏轼书。纸本
纵29.5厘米,横45.1厘米。正文行书十六行
共192字,款署“轼再拜”,但未署发信年月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致运句太博帖》
书于1071年(熙宁四年) 行书
苏轼《廷平郭君帖》
书于1071年(熙宁四年) 行书
苏轼《定惠院月夜偶出诗稿》
书于1080年(元丰三年) 行书
苏轼《满庭芳词 》书于1083年(元丰六年)行书
苏轼《职事帖》书于1083年(元丰六年) 行书
苏轼《阳羡帖》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
苏轼《屏事帖》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
苏轼《致南圭使君帖》
书于1096年(绍圣三年) 行书
北游帖
春中帖
人来得书帖
新岁展庆帖
渡海帖一
渡海帖二
归园帖
宋 苏轼 长清县真相院释加舍利塔铭拓片
苏轼行书诵咏帖 绍圣绍圣二年(1095)
宋拓《西楼苏帖》天津博物馆藏
苏轼行楷书二疏图赞帖 绍圣二年(1095)
宋拓《西楼苏帖》天津博物馆藏
苏轼书法长卷欣赏
宋 苏轼 行书黄焘帖 绍圣三年(1096) 宋拓《西楼苏帖》 天津博物馆藏
宋 苏轼 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卷 纵28.3cm 横306.3cm 吉林省博物馆藏
《洞庭春色赋》局部
宋 苏轼 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卷 纵27cm 横96.5cm 元符三年(1100) 上海博物馆藏
《中山松醪赋》局部
—《END》—
图文来源:壹号收藏 等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