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定会给高职院校的管理带来诸多挑战。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教学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将发挥重要保障作用。

一、与体系重构相衔接的教学管理制度优化

高职教学管理要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以生为本”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一是积极探索实施学分制。早在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就提出要“在各专业中推行弹性学制和以学分制为主要内容的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当前,一些高职院校也在实施所谓的学分制,但只是把课时换算成学分而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学分制只有在“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同时发力,才有可能真正落实。从“需求侧”看,要把高职百万扩招作为撬动学分制改革的契机,承接扩招任务的院校可在这类群体中进行试点。从“供给侧”看,除专业核心课程外,学校要开设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这是实施学分制的基础,也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抓手,更是对学校资源配置能力的挑战。只有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弹性学制才能落地。

二是构建教考分离机制。随着招考制度的改革,高职院校的“宽进”已经成为常态。然而,“宽进”并不意味着“宽出”,相反,宽进严出是高职教育必须坚守的底线。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构建起相互制约、协调高效的教考分离机制,提高课程的“含金量”,这是“适合的高职教育”的核心要义,也是回应社会对高职教育质量关注的重要举措。

二、与内涵提升相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

内涵提升,师资是关键。为此,要抓住两大重点。

一是质的提升。在过往的高职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双师型”教师和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团队是两大重点。“2018年,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9.70%,离设定的到2022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许多“双师型”教师可能还只是“双证书”教师,真正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教练型”教师数量可能更少。为此,在严格执行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以及新进教师具备基层实践锻炼年限要求的基础上,可借鉴医院医生在病房和门诊轮岗的做法,实施专业教师轮岗制度,打破现行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的身份界限,规定专业教师既要带教,也要带训,确定轮岗人数比例和轮岗时间,以此促进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是量的扩充。高职院校要正视企业很多能工巧匠“进不来”的现实,可采取务实的做法,聘用企业人员作为“周末教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聘用“周末教师”既有时间上的保证,也有经济上的考量,“性价比”较高,这是高职院校解决当前专业师资不足的重要举措。

三、与类型教育相适应的实训基地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从“校办厂”到“校中厂”,再到“行业集团”,高职教育不断探索与产业融合、与企业合作的路径与方法,但效果并不明显,“两张皮”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为此,高职院校要在校内实训基地的生产性上下功夫。生产性实训基地融教学做一体,兼顾教学、生产、培训、技能鉴定的需求,其生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环境布置像“车间”。要体现现代企业文化,按照企业的生产流程安排空间,增加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模拟仿真实训室,建设“学习岛”。

二是设施设备能“生产”。要注重迭代更新,和企业基本保持同步,并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既要有传统设备,也要有能跟上企业步伐的新设备。

三是实训过程出“产品”。按照“新手—生手—熟手—能手”的职业能力发展基本规律,生产性实训内容主要聚焦“新手”到“生手”阶段的培养。为此,要保持实训内容基本来自生产企业一线,体现“真题真做”,确保学生“毕业用得上”,不断提高学生的岗位满足度。四是实训安排更合理。“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实训教学中生师比应控制在10:1以下,但目前职业院校一名教师带40名学生实训已经司空见惯。”因此,要在现有设备台套数的基础上,向管理要效益,模拟企业的作息制度,合理安排实训时间,利用周末、晚间安排实训,不仅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而且还能改变“一人干、多人看”的状况,从而保证所有学生的参训时间。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是对新时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的科学设计,吹响了高职教育由追求规模扩张向高质量转变的“冲锋号”。有理由相信,在《方案》的指路领航下,新时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将步入“快车道”,通过从多方面重构教学形态,高职教育类型特征将更加彰显,并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节选自《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第35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