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之旅·魅力安徽
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一座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滨江城市。“滚滚长江东逝水”,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这里拐了一个90度的大弯,由东流而转向北去,穿城而过,浩浩荡荡,轻柔地将芜湖分为江南和江北。而在地理方位上则是一半在江的东边,一半在江的西边,流经芜湖后又逐渐折向东去。汨汨青弋江流经芜湖后流向变成西去,在这里汇入浩浩长江,一同奔向大海,形成“两江相交三分地,一衣湿得双江水”,芜湖被这两条江分成了三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开篇之作《关雎》中的雎鸠是一种水鸟,也叫鸠兹鸟,芜湖古称鸠兹,汉武帝元封二年,即公元前109年,因境内多湖泊、芜藻而更名芜湖。
Day4:九华山—芜湖
“同庆楼” 是安徽绩溪人程裕有先生创立的安徽历史上最著名的餐饮中华老字号,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1925年创建于安徽芜湖,历史上同庆楼曾遍布南京、武汉、北京等城市 ,曾接待过毛泽东、刘伯承、蒋介石、越南主席胡志明等知名人士,显赫一时,是中国历史上的餐饮名馆。
中午,我们就来到这家老字号就餐,盐水鸭、黑松露百合、韭菜串肉碎汤,青椒焖肚条……味道还真不错👍
芜湖的天气异常的闷热,中午行走于室外,有一种烤的窒息的感觉,吃完饭我们决定先休息,下午凉快了再去鸠兹古镇游玩。
鸠兹古镇,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扁担河沿岸,总占地面积约1100亩,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项目涵盖10大特色街区,10余种徽文化沉浸式演艺、16大人文景点,30多个非遗体验项目,50余家徽商老字号等,打造中国首个以徽商为主题的商帮文化旅游区,中国首个徽商老字号聚集区,安徽最大的徽商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逐步形成为集文、旅、产、学、研为一体的中国徽文化沉浸式体验度假小镇,让民族文化回归故里,让文化旅游滋养城市。
白天古镇内有各类民俗活动可供游客体验,同时可观赏到展现徽商发展历程的大型实景演出;夜晚沿扁担河两岸打造梦幻临水区域,分布着充满休闲气息的茶吧、书吧、咖啡吧等,游客还可乘游船、赏古镇、放河灯,体验水上古镇的乐趣。
漫步于鸠兹古镇,已没有昔日的繁华,街上游人很少,沿街的商铺也有许多大门紧闭。
鸠兹古镇内的大江镖局,以明清时代为背景,大面积采用徽州三雕的建筑特色,以真实场景全面展示徽州镖局的历史沿革、组织机构与经营管理等内容。大江镖局的最大特点,是以水上镖局的形制打造。
镖局的庭院内,划有射箭靶场与练武场;议事厅中陈列着镖船;左侧有镖局的陈设厅,包括大掌柜房、仓库、金库、卧室等,不仅展示了古代行镖的生活用品,更展示了镖局的内部管理制度。大江镖局内,还有安徽省首家暗器展陈馆。
古镇上有不少名人故居,都是当年徽商的宅院。芜湖在晚清时期飞速发展,离不开一位名人,他就是李鸿章。1877年,李鸿章奏请光绪帝将镇江七浩口米市迁到芜湖,这期间李鸿章携兄带弟来到这里,投资市建设,兴办市企,经营房地产、航运、娱乐等行业,芜湖俨然成了李鸿章的第二故乡。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曾经出国留学,是李鸿章的得力助手。李经方曾经居住在芜湖,专心经营家族的生意。除当铺、洋行、保险公司、五洋商品之外,李经方在芜湖大量投资房地产,并开办了“利济轮船公司”。鸠兹古镇上有一座李经方故居,成了最知名的徽商故居。
在鸠兹酒坊,老徽州的气息无处不在。院子里存放着的酿酒罐、古朴的装修以及架子上陈列的美酒,小景宜人,摆设惬人,更有好酒留人。看完徽州制酒的技艺,再慢品一杯免费的好酒,一啜一饮皆堪醉,如故当浮一大白。
走入鸠兹古镇恍如走入了徽派建筑大观园。不管是鳞次栉比的马头墙,还是光滑的青石板路,都让人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徽商的财大气粗。行走于此,不必看路标,不必分清东南西北,只需随心而行,或漫步,或快走。这里巷贯街连,不管走到哪都是层层叠叠的飞檐翘角和突兀多姿的马头墙。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封火墙,是赣派建筑、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流派中江南古典建筑中扮演重要特色。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墙体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而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特殊风格了。
而在古代,徽州男子十二三岁便背井离乡踏上商路,马头墙是家人们望远盼归的物化象征,看到这种错落有致,黑白辉映的马头墙,也会使人得到一种明朗素雅和层次分明的韵律美的享受。
乐善好施功德坊是徽州三绝之一。牌坊上的圣旨和功德坊分别代表的是牌坊的等级和分类。这座牌坊建于乾隆八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为表彰芜湖迁徙到江西地区的杨姓人氏而建。据传,他乐善好施,捐助了仰山书院,其事迹被呈报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为了表彰他特立此牌坊。在牌坊中间,有一些铭文记录了它的来历。蓝天下,古朴的功德坊与粉墙黛瓦、青石街巷相得益彰,成为鸠兹古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青砖小瓦马头墙,灌木回廊绣阁藏。 梦里水乡芳绿野,玉谪伯虎慰苏杭。
这首诗很形象的描绘出了徽派建筑的精致秀美,古朴典雅。
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技艺高超著称于世。鸠兹古镇的铁画《天下徽商兴于鸠兹》在秉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突破尺幅小景模式,以国画白描手法集合铁画精湛的制作技艺,立体、全景式地描绘出一幅徽派皖江山水图画,画幅总面积达112平方米,可谓铁画史上一绝。2017年1月1日,由吉尼斯认证官现场认证为“世界最大铁画”。
仰视《天下徽商兴于鸠兹》,山峦起伏,江帆点点,湖山一览,气势宏伟,令人叹为观止。
鸠兹国学馆继古圣先贤之绝学,文以教化,涵养正气,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教学对象,设有特色国学教程和古琴、茶道等传统技艺表演。迈入国学馆,脚下的青石板路代表青云直上,随处的黑白石子象征着阴阳相生,万事万物和谐运转。通道尽头三只石猴,曰三不猴,其一捂耳,其二捂嘴,其三蒙眼,代表不看,不听,不说,表现出谨慎善为、与世无争的处世性格,亦体现出道家清静善身、无为治世的主旨思想。
馆中天井设有儒学创始人孔子的雕像及周游列国图。万世师表的孔子为后世留下了无数警示名言和思想结晶。
傻子瓜子是芜湖特产之一,“傻子瓜子”因邓小平多次在高层提及年广久并收入《邓小平文选》而闻名全国,号称“中国第一商贩”。
曾几何时,来到芜湖必然要买点傻子瓜子,也成了来芜湖必带的特产。傻子瓜子也成了徽派炒货的先祖。在洽洽等其他后起之秀纷纷实现现代企业集约化经营的时候,在与儿子之间进行的傻子商标争夺战中,傻子瓜子却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机遇。而现如今,虽然洽洽成了安徽甚至是全国炒货的大佬和领头羊,但是傻子依然依靠芜湖的基地,风光的支撑着这个老字号。
鸠兹古镇典当行,是一个二层结构的小楼,内里逼真还原晚清时期当铺的现场交易场景,从当铺环境,到典当人物都细致入微地呈现了出来。一楼是正在进行典当的交易现场,高高的柜台后,身着晚清服饰的管事正在接待想要当东西的女子。二楼是掌柜房、鉴定室、仓库等场所。掌柜房里陈设齐全,账桌、笔架砚台等书写用具应有尽有,一位戴着眼镜的当铺掌柜,正伏案书写着当票。
重要物品鉴定室的八仙桌上,摆放有等待鉴定的重要物品,鉴定师煞有介事地鉴定着贵重物品。旁边另设有陈列柜,里面摆放有古代的钱币和当票。库房内摆放有瓷瓶、玉器,以及用来存放首饰、皮草等典当物品的大箱子。封有玻璃的博古架里摆放有典当来的古董、文物等。
鸠兹古镇湖心塔
梨园堂的整个建筑结构由主门楼、后门楼、观戏廊、正厅、天井、走马廊、戏楼等组成,是一座典型的徽派风格的祠堂戏楼。这座祠堂戏楼的主人汪道诚,是一名清朝时期的武状元,古宅是他于咸丰二年所建,距今逾160年。现如今,这座古宅修复于鸠兹古镇,并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
夜幕降临,鸠兹古镇的灯光依次亮起,大型空间实景境遇剧《徽商往事之缘定今生》上演,这是安徽首部沉浸式演艺剧,安徽首部以徽文化为载体的大型空间实景境遇剧。
《徽商往事之缘定今生》讲述了清末时期富家小姐黄婉瑜和米市大王宋青禾的爱情故事。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徽州商人用勤劳勇敢、诚信善良的品质在风起云涌的历史舞台上,在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里,在激情燃烧的火热实践中,创造了徽商的传奇故事。
这是一场声光电完美融合的视听盛宴。表演汇集了轻投影艺术、灯光渲染艺术、景观渲染艺术、水系统装置、雪花机装置等为一体,利用科技手段完美结合声光电的特效,真假虚实结合,在夜间形成超乎想象的视听震撼效果!
单单从景观来看,鸠兹古镇是非常值得一去的,但是作为人造的“假”古镇,它还是缺乏了一些历史文化与文化内涵,在游览之余总觉得古镇没有灵魂,就好像是在走马观花,没有什么特别令人留念的东西,
Day5:芜湖天门山—合肥
一大早,披着薄雾,我们来到了天门山,看到了梦寐以求的长江水。
天门山雄踞芜湖市北郊长江畔,因李白《望天门山》一诗而天下闻名。天门山系“夹江对峙”的东梁山、西梁山之并称。天门二山中以东梁山最为陡峭,突兀江中,如刀削斧砍,巍巍然砥柱中流,令一泻千里的长江折转北去,形成“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奇特景象。千百年来,以其独有的山形水势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历代名流、墨客来遨游题咏,然最富气势的仍是李白《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在天门山诗仙广场的靠江边的位置,有李白的雕像。诗仙面对长江,衣袂飘飘,但是不知道他看到曾经的清凌凌的长江水变成了现在的滚滚黄水,曾经的浊浪排空,现在只是平静的缓缓东去,还会不会诗兴大发?
来到安徽感受最深的就是爬台阶,而且都是这种一往直前的台阶,没有南方的温柔,只有北方的倔强,闷热中使你全身汗如雨下,酣畅淋漓。
登上山顶,眼前全是烟雾,江面也无法看清,更不用说“孤帆一片日边来”了。
东梁山又名博望山,海拔82.12米,与西梁山合称天门山。
“两岸青山相对出”,其实就是李白当年就是一大早在渔船上顺流而下,遥望前方,两岸青山,就是天门山。一边是东梁山,一边是西梁山。两岸青山相对而出,孤帆一片从江面宽阔的日边而来,那是勤劳的渔民早出晚归。这样的意境也只有诗仙李白才能描绘的如此传神了吧!
佛文化在天门山传颂甚多,对百姓行善立德多有影响,民间一直流传至今,地藏王菩萨(金乔觉)过江曾在天门山踏了一脚(即经过的意思)。
相传当年他涉海来到中国,过长江经东梁山,(民间传说)最后他选中了九华山,苦行修炼。地藏王菩萨大誓愿“为是罪苦六道从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成佛道。”
信徒和老百姓因为供奉地藏王菩萨、菩萨,也收获了无限感悟。
铜佛寺虽然知道它的人并不多,但它却有着较悠久的历史,也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
铜佛寺依山傍水,风景绝佳,平日里安静祥宁。每逢佛事,香烟浓郁,香客如潮,如波如浪,从而被评为芜湖新十景之一——“天门烟浪”。
告别天门山,吃过早餐,我们直奔芜湖火车站,乘高铁前往合肥。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淝,安徽省省会,特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
李鸿章故居是晚清军政大臣李鸿章的家宅,位于合肥市繁华的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是合肥市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名人故居。199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宾馆安排好住宿后,我们步行前往李鸿章故居,没想到修园闭馆中,略有遗憾。
沿着人流继续前行,至逍遥津公园。
逍遥津公园,又名“窦家池”、“豆叶池”、“斗鸭池”,古为淝水上的津渡,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寿春路16号。
逍遥津公园,平面呈扇形,全园由水系自然地分为东园、西园。最大的特色是园内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亭。湖面有三岛,公园内有渡津桥、北津桥、南津桥、飞骑桥等桥梁贯通景区各景点。
公园南大门是一座高近10米、三开间、牌楼式的仿古大门。大门上方一块古色古香的牌匾上书“古逍遥津”四个鎏金大字,字为清状元、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陆润庠手书。
进入公园,首先看到的是一尊持枪跃马的张辽青铜塑像。塑像高达5米,底座上有“威震逍遥津”五个大字。基座背面雕刻了张辽的生平事迹:“辽乃三国曹魏名将,降昌豨,后攻袁氏,阵斩蹋顿,智破谋反,合肥之战,威震江东……”
公元三世纪时,魏、蜀、吴三国鼎立,合肥属于魏辖地,是江淮咽喉,军事重地。孙权和曹操为争夺合肥,进行过长达60年的战争。其中最有名的一次便是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东吴孙权趁曹操兴师西征汉中张鲁,合肥空虚之机,亲率雄师十万攻打合肥。镇守合肥的魏将张辽在强敌压境,众寡悬殊的危急关头,临危不惧,履险如夷,毅然率领将士出击迎敌。此战东吴精锐尽出,10万大军竟为张辽的7000守军所破,连孙权本人也差点为曹军所俘,幸赖凌统、甘宁、吕蒙等人奋力死战,才得以脱身。
路边西侧,一座“记忆长廊”以精美浮雕的形式,重现了“张辽大战逍遥津”的历史故事,让游客犹如回到金戈铁马的三国古战场,领略曹魏名将张辽率领八百将士大破东吴十万大军时的激情与豪迈。
为重现三国古战场的历史场景,逍遥湖边新造了一艘高大的仿古战船。战船长约20米,仿照东吴战船形态,蔚为壮观。游客们可登临战船,感受江东水军的恢弘气象。
逍遥湖,水面开阔,湖面面积达168亩,约占全园面积的四成,湖中有三个岛屿。北岛上建有逍遥墅,湖岸与岛有石桥相连。南岛,也叫“螺”岛。还有一岛相传为张辽衣冠冢。游人可湖上泛舟,也可通过71米长、共有9孔的渡津桥登岛赏景。东南角为一椭圆形半岛。岛上的一组建筑称逍遥水榭,由水榭、方亭、游廊和太湖石假山构成,在浓密的树丛掩映下,颇具江南明清建筑小品的韵致。
逍遥阁是逍遥津公园的标志性建筑,高达22米,明三暗五层,采用多层重檐的仿古建筑结构,暗古铜色廊柱、灰黑色仿古门窗。二层窗外有横梁式回廊环绕,顶层挑檐下横置匾额上有黑底金字“吴魏遗踪”,而一层进口处的立式牌匾上写着“逍遥阁”。具有汉代建筑风格,是逍遥津的最高点、最佳观景台。阁内陈列有三国时代的各种历史文物,叙说发生在合肥周边的三大战役和其中的英雄人物。包括威名远扬的张辽、一代枭雄曹操,更透过彩绘塑像的方式,展示三国时代几个著名的战争典故,如“草船借箭”。还有大型瓯塑《洛神赋图》,三国人物绣像,竹简刻字《逍遥阁赋》等作品。
孙权落败被张辽包围住。孙权在众亲信保护下,死战杀出重围。仓皇纵马逃至一小石桥边,桥板已被张辽部下拆掉一丈余。孙权一看惊慌失措,只得仰天长叹一声“天灭我也”。恰好牙将谷利赶到,叫孙权将马后退几尺,然后在马背上猛击一鞭,孙权坐骑飞跃过小石桥,脱离了险境。留下“的卢当日跳檀溪,又见吴侯败合肥;退后著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的诗句,后人便称这座逍遥桥为飞骑桥。
张辽墓园墓道的神兽后石碑竖立。传统石碑碑刻集中展示了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操、曹丕、曹植的诗赋,重现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
据史料记载,到明清时期,逍遥津公园渐渐成为了官僚贵族的私家花园。明代万历年间,窦子偁将逍遥津占为私有,改名“窦家池”。清朝康熙年间,逍遥津为王姓翰林所据,易名“斗鸭池”。光绪年间,易主为龚照瑗、龚心钊的私家花园,改名“豆叶池”,并建蘧庄。
蘧庄即成,龚心钊恭请其廷试主考官陆润庠题写斋名,并书“豆隐大千界,池环小五洲”为联悬于蘧庄之门。此处便成为当时文化名流雅聚场所,并留存有吴昌硕等名家题咏、姜筠绘制的《蘧庄图卷》。
蘧庄内古色古香的戏台前方,放置了一块长约4米的听音石。据合肥文史资料记载,这块听音石是当年建设籧庄时从地下挖掘出来的,两侧各有一个口,在一侧敲击,另一侧清晰可闻。每晚八点,黄梅戏、徽剧、京剧等传统戏剧都会在蘧庄轮番上演。沐浴夏日凉风,静坐听戏品茗,别有一番风味。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最精粹的地方,就一定不能错过那些隐在林立高楼间的老街老巷。
历经千年的撮造山巷是庐阳老城重要的历史街巷,位于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北侧,西起宿州路,东至北含山路,历史底蕴深厚,可追溯到三国时期。
相传,彼时一代枭雄曹操率披靡大军屯兵合肥,部署扬州刺史刘馥在合肥扩军备战。刘馥让士卒用簸箕撮土,挖成一个巨大的斛兵塘(合肥工业大学校园内),用来计量招兵买马的数量。大量的土方等,转移到此处,渐渐形成撮造山。英雄将相的故事落幕后,四周和山上附近开始住了一些人家,经年累月后,形成一条巷子,就是现在的“撮造山巷”。
蓦回首,古巷已是千年身;看今朝,“新巷”俨然获重生。改造提升后的撮造山巷,不同于主街的现代繁华,整条巷子在浓厚的国潮范儿之中,融合了清秀之韵,徽式传统的檐瓦,木纹石砖的元素让小巷浸透着皖风的遗韵。
从西向东,一路逛过去,巷子西段集合了各种特色饮食,散发着浓浓的烟火气息:巷口小吃店家的烧饼可谓一绝,刚出炉的烧饼、葱油饼焦黄焦黄的,一口下去酥脆鲜香,满口弥漫着充实感;深藏巷中的荷玉面馆,从老北京杂酱面,到老坛酸菜面,再到家常牛肉面,无论何时,去他家撮一顿热腾腾的面条,再舒服不过了;此外,一连串的花甲、火锅、串串香等店铺散发出浓郁的辣子香气,时刻刺激着食客们的味蕾……
李府巷的这座老宅院就是李鸿章家族的故居。当年,李家的豪宅大院可以用“李府半条街”来形容,而撮造山巷就在李府后院的位置。
闲庭漫步巷中,你会看到,这座古老的巷子既保留了原有的风韵,同时也加入了更多的新潮元素,手绘壁画、缠线工艺、金属艺术装置、青铜工艺等多种创意的展示设计手法也令老巷独具风情。此外,格外引人注目的当属巷子的门面担当“庐小胖”,体态胖胖,虎头虎脑,憨态可掬,五个一米高的青铜像分立在街头巷尾,各个身披甲胄、手持盾弩,可谓是“战时能上阵,盛世甘站岗”,俨然成了整条巷子最受欢迎的萌宝。
珮姐老火锅是重庆民贤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火锅品牌,创建于2013年,总部位于重庆。合肥店就在我们宾馆旁边,店门口早早的就排起了长队。
凉拌毛肚、麻辣牛肉、炸豆皮、贡菜丸子…都是珮姐家的特色菜,火辣辣的锅底,香气四溢的麻油味儿,弥漫在周围,令人食欲大涨。
Day6:合肥—太原
又是一夜雷雨,清晨醒来,雨暂停,下午四点多的航班,趁此间隙时间,我们乘地铁前往包公园。
地铁站出来,天色阴沉犹如夜晚一般,没走几步就开始滴起豆大的雨点,瞬间就是瓢泼大雨,即使打着伞也遮挡不住。幸好路边一家体育用品店的好心小姐姐提前给我们打开店门,让我们进去避雨,很感激,临走时买了一个小包。
包公园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建,位于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72号,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全园以“历史包公-文物包公-文化包公”来组织游线,以最权威最详实的历史资料陈列、文物展示和戏剧表演向世人展现这位生于斯、长于斯、坐镇开封府的宋代重臣包拯的清正廉洁、执法严明、铁面无私、不畏权贵的人格魅力。全园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了包公 “忠、孝、清、廉”的一生。
小时候妈妈就给我讲铡美案,就知道了包公,长大了了解到更多历史对包公更是万分敬仰,因此即使雨很大,我还是不想错过包公园,撑着伞简单浏览了一番。
包公祠位于包河香花墩,其初为城南梵刹,是包公幼年读书的地方。祠内由正殿、东西两厢房、廉泉井、流芳亭、回澜轩、包公故事蜡像馆及大片的碧水和园林组成。正殿端坐八尺高的包公塑像,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侍立两旁,并置有龙头、虎头、狗头三铡;祠东六角亭内有一“廉泉”古井,井沿上也布满一条条深深的凹痕,那是井绳长期磨擦留下的;祠西的“流芳亭”为包公幼年读书、玩耍处;“回澜轩”则以“瓯塑”的艺术形式,再现了包公真实的一生。
包孝肃公墓园是包拯及其夫人、子孙遗骨所葬之地,占地三公顷,国内一座比较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园。墓园大小结构皆按宋代二品官葬制而建。整个墓园苍松翠柏、肃穆幽静。包公墓定位于“文物包公”,主墓为“覆斗型”方墓,在其正下方的墓室内安放有包拯墓志铭和金丝楠木棺,棺木内敛包拯遗骨。
清风阁东连包公墓,西邻包公祠,占地2.2公顷,其中主体建筑是一高42米,明五暗四共九层仿宋风格的塔式阁楼,从阁顶可俯瞰合肥城市风光及整个包公园的秀丽景色。清风阁定位于“文化包公”,以高水准的壁画铺陈和雕刻等艺术表现形式突出戏曲包公的主题。声像馆采用先进的科技和工艺手段,全面生动的诠释包公文化和包公传奇故事。阁内以戏台为载体不定期举办各剧种的包公戏曲演出,邀请游客共同参与,增强游览互动性。
浮庄坐落在包河东大岛上。因其远观如一片柳叶浮于水面之上,又因岛上建筑类似古代村庄,故名浮庄。正门门楼粉墙青瓦,中间镶一匾额,上有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手书“浮庄”二字。迎门是一座铜像,系包拯第28代嫡孙、世界船王包玉刚的父亲包兆龙立像。岛内建筑博采苏、扬、徽派园林艺术的精华,依水就势而成,体现了江南园林与徽派建筑的艺术特色。
传闻当年宋仁宗为嘉奖包拯,要赏赐半个庐州城给他,包拯不愿接受,但宋仁宗最后还是将庐州一段护城河封给他,后来包家子孙就世代沿河而居,故称此段护城河为包河。包河原是合肥的一段护城河,河对岸高出水面六七米的环城路,是合肥古城墙的城墙根基,这段古城墙最初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可惜的是,这座古城墙在1951年,因合肥城建被全部拆毁,所幸的是及时植树形成绿化林带。包河里有两大特产,即铁面鱼和无私藕。
传说包拯接受了皇帝赏赐的包河后,对家人做出规定:包河可种藕,今后只可济民,不许营利买卖。加之此藕孔大节疏,竟然藕断丝不连,从此合肥地区便留下一句歇后语:“包河藕———无丝(私)”,以誉包拯无私。包拯后人恪守包公这一遗训,每到八月中秋这一天,都要全族团聚,品尝包河藕加冰糖,以示“此藕无丝(私),冰心可鉴”。久而久之,流传乡里,遂成美德风俗。铁面鱼是生长在包河的一种鲫鱼,只因鱼背是铁黑色的,人们看到它,便联想到铁面的包青天包公大人,于是又有“包公鱼”的美名。“铁面鱼”和“无丝藕”,合起来便是包公的“铁面无私”。
雨中漫步于包公园中,空气中似乎都流淌着一股浩然正气,包公一生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流芳百世,真可谓一身正气冲天地,两袖清风鉴古今!
有诗赞曰:
香花墩外绕新莲,藕断无私亦比贤。
色正茫寒朝铁面,波光湛碧引廉泉。
一方端砚激流下,三把铡刀污吏前。
直道身谋心治本,流芳今日望青天。
六日安徽之行,感受九华山的圣地佛光、回顾芜湖的徽商往事、领略天门山的孤帆远影、重温逍遥津的三国激战…好友相伴,美食果腹,其乐融融。
有人说,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这世界有高高在上的规则,也有自由奔放的灵魂,我们所不知道的远方,都是值得一去的天堂。有生之年,步履不停、一路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