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跳如雷的背后
(1)
据一墙之隔的班级班主任述说——“那孩子,突然间凶神恶煞,甚至骂了任课教师。”家长到来后,被叫至我的办公室里,我正在批改作业,也没有发话,默默地听着老师与家长的谈话。话语中,家长抱怨着生活中的苦楚。过后班主任有事事先离开了我的办公室,家长独自一人,满怀心事地等着下课时间。孩子,依然不依不饶的强势,既不坐下听课,也不愿意走出教室,整个人直立与座位旁。
下课铃声响起,孩子的母亲将孩子带到我的办公室里,轻声地说着什么。仿佛是在责怪,也似乎在与孩子说理,孩子始终低着头,呢喃着。母亲一脸的忧虑,孩子一脸的委屈。从二人的表情上,不难看出家庭的矛盾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望着母亲与孩子的交流,我想我应该做点什么?至少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暴跳如雷”给别人造成的危害。
(2)
我想单独与孩子交流,便请孩子的母亲去询问下班主任具体的事项。
“你叫什么名字?”我轻轻地坐在孩子的身边。
“蔡XX。”孩子抬头望了我一眼,然后马上又低下了头。他发现身边的人并不是他熟悉的,或许有着距离感,但是还是小声的回答我。
“哪两个字呢?”其实,我早听清了,只是想稳定他的情绪。孩子向我解释着是哪两个字……
孩子已经逐渐可以接受我了,我便话题一变。
“你们刚才上的是什么课?”
“英语。”
“你喜欢英语课吗?”
孩子没有正面回答,只是默默地点着头。看来,他并不愿意提刚才课上发生的事,冷静后的他,也隐隐感觉出自己的错处。
“今天上课怎么回事?你好像发脾气了。”我直入话题,想看看他的反应。
“嗯!”孩子没有抬头。
“为什么?会这样。”我继续问。
“因为我中午没吃饭,肚子很饿,不想别人一直叫我的名字。”孩子微微抬起了头,但是并没有看我。而是看着他的前方。
“你为什么中午不吃饭。”
“因为钱丢了。”孩子,转过脸来看了我一眼,眼睛里似乎含着泪花。
我想是不是因为钱丢了,怀疑是班级的同学,而牵怒于班里的同学,导致上课心里不满,而产生了课间的那一幕。如果真是这样,现在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他对拿他钱孩子的“愤怒”,并将这种愤怒化解,而不能让孩子对班级产生不信任感。
“你确定钱是在班级里丢的吗?”
“不确定!”孩子思考了会儿才回答。
“也就是说,你自己也不确定钱是班里的同学拿的?”
“是的。”确认了这事,我明白,生气的原因不是丢钱,也不是饥饿,而是内心的隐藏着让他害怕的事由。
(3)
“你说,不想别人一直叫你?是谁?”我逐渐把谈话的内容转向矛盾的集结点。
“是英语老师。”孩子说得很慢,声音并不高。
“英语老师是怎么叫你的?”
“第三声很大声,我就生气了。”孩子转过脸看了看我。
“我感觉这很正常,如果你叫别人多次,人家都不理你,你会怎样?”我一直盯着孩子,看他的反应。
“我会很不高兴。”
“对呀,不高兴,你的声音自然也就大了。对吧!”孩子点点着。
“你觉得英语老师是恶意的吗?”
“不是。”
“那我觉得,今天是你做错了。听说,你还骂了粗话。”
孩子安静的低着头。
“感觉你应该找英语老师道歉,因为错误在你,而不是英语老师。如果我让你改天去找英语老师道歉你会吗?”我轻轻抚摸孩子的头,明显可以感觉到孩子已经没有开始时的“暴躁”。
与孩子交流中,我也有意无意的暗示着孩子,今天的生气并不是因为丢钱,也不是因为英语老师的声量,主要是他内心藏着一个令自己害怕的事由,至于这事会怎样伤害到他,要他自己勇敢的去面对。人活着总会遇见许多的挫折与困难,这些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退缩,甚至放弃。孩子也表示,过后会去找英语老师道歉。
事后,我打电话给英语老师告诉她课后发生的这些事,并让她心安。毕竟课堂里突然遇到一位“暴跳如雷”的学生,并被无辜的恶语伤害,任何人都是无法马上释怀的。可喜的是英语老师虽然年轻,却十分明事理。也让班主任关注事态的发展。
今天,偶遇这位孩子,孩子正与班里同学玩得正欢,十分快乐。我轻轻触碰了孩子的手臂,请他到一旁,询问了孩子。孩子马上回答我——我已经道歉了。
事已至此,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