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人物传记系列之二:《明史·霍韬传》文言知识点(详解版)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

         

《明史·霍韬传》文言知识点(详解版)

一、分段解析

1、介绍传主:姓名、籍贯、科举、专长等。

(原文) 霍韬,字渭先,南海人。举正德九年会试第一。谒归成婚,读书西樵山,经史淹洽。

★(译文)霍韬,字渭先,广东南海人。考中正德九年会试的第一名后,就返回家乡结婚,然后在西樵山刻苦读书,对经史等学问融会贯通。

【注释】

1.第一:考中

2.会试:聚合各省举人在京城进行的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3.经史淹洽:融会贯通

2、(事件一)担任职方主事:上书建言,削弱宦官权利。

(原文)世宗践阼,除职方主事。杨廷和方柄政,韬上言:“阁臣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习。辅臣失参赞之权,近习起干政之渐。自今章奏,请召大臣面决施行,讲官、台谏,班列左右,众议而公驳之。宰相得取善之名,内臣免招权之谤。”

★(译文) 世宗即位后,任用他做了职方主事。当时杨廷和还在执政,霍韬上书说:“内阁大臣的职务是参与机要事务的,现在却只是拟定文书,对军政大事的裁决权归属于宦官。内阁大臣失去了参与议定的权力,宦官出现了干预政治的苗头。从今以后的奏章,请陛下把大臣召集来当面决定以后施行,讲官、台谏也排列左右,大家共同商议,或赞成或反对,事情公开办理。这样内阁大臣就有了去恶取善的声望,宦官也避免了别人对他们揽权的批评。”

【注释】

1.世宗践阼:即位

2.职方主事:任用,任命

3.方柄政:正掌权

4.阁臣职参机务:内阁大臣  机要事务

5.今票拟:“只” 拟定文书

6.近习:宦官

7.辅臣:内阁大臣

8.干政之:苗头

9.内臣:宦官

3、(事件二)任职左右侍郎:看重权利,努力争取。(大海边看语文)

(原文) 十二年,韬起历吏部左、右侍郎。时部事多主于尚书,两侍郎率不预。韬争于尚书汪钅宏,侍郎始获参部事。韬素刚愎,屡与宏争,宏等亦严惮之。既而宏罢,帝久不置尚书,以韬掌部事。

★(译文)十二年,霍韬复出,先后做过吏部左、右侍郎。当时吏部的事情大多都由尚书做主,两个侍郎一般无法干预。霍韬向尚书汪钅(同“金”)宏争取,侍郎才获得了参议部事的机会。霍韬一向刚愎自用,多次与汪钅宏争斗,汪钅宏等人也很惧怕他。不多久汪钅宏罢官,世宗长期不另外任命尚书,就让霍韬主持吏部的事务。

【注释】

1.韬起历吏部左、右侍郎:被起用并历任

2.两侍郎率不预:率(大都) 预(干预,参与)

3.既而:没多久  罢(被罢免)

4、(事件三)担任太子少保、礼部尚书:批评钻营,营私谋利

★(原文)十八年简补宫僚,命韬以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协掌詹事府事。疏辞加秩,且诋大臣受禄不让,晋秩不辞,或有狐鼠钻结,阴固宠权,怨气召灾。实有所自。

★(译文)十八年,朝廷选拔东宫官员时,任命霍韬凭太子少保、礼部尚书的官衔掌管詹事府的事务。霍韬上书辞谢给自己的晋升,并且批评说有些大臣接受俸禄不肯谦让,晋升官职也不推辞,其中难免有拉帮结派祸国殃民的奸人,暗中巩固自己的权威。百姓的怨气引来天灾,在人事方面实际上是有原由的。

【注释】

1. 简补宫僚:简(简拔、选拔) 补:补录

2. 加秩:疏(上疏)  加秩:晋升官职

3. 晋秩不辞:晋升官职

4. 或有狐鼠钻结:像狐狸老鼠一样钻营结党的人

5. 固宠权:暗中

6. 实有所自:由来,原由

5、(事件四)担任太子少保、礼部尚书:揭露贪腐,窘而不慌(大海边看语文)

(原文)时中外讹言帝复南幸,韬言:“六飞南狩时,臣下多纳贿不法。文官惟袁宗儒,武官惟郭勋不受馈。今讹言复播,宜有以禁戢 jí之。”帝既下诏安群情,乃诘韬曰:“朕昨南巡,卿不在行,受贿事得自何人?据实以奏。”韬对,请问诸郭勋。帝责其支词,务令指实。韬窘,乃言:“扈从诸臣无不受馈遗、折取夫隶直者,第问之夏言,令自述。至各官取贿实迹,勋具悉始末,当不欺。”章下所司。

★(译文)当时朝廷内外风言四起说世宗又要南巡,霍韬借此上书说:“上次陛下南巡时,跟随的大臣大多都收受贿赂、不守法度。文官只有袁宗儒,武官只有郭勋没有接受馈赠。现在谣言又兴起来,应该采取一定办法加以制止。”世宗在颁布诏书稳定人心以后,才责问霍韬说:“我前次南巡你又没跟着,别人受贿的事你从哪儿听说的?你如实给我奏上来。”霍韬回答时请世宗向郭勋询问此事。世宗批评他支吾其辞,务必要他切实指出来。霍韬很窘迫,只好说:“随从大臣们无不接收馈赠、亏损直性的仆役,这事只要问夏言就可以了。让他自己来陈述即可。至于各人收取贿赂的实际情况,郭勋全都知道过程,应该不是骗人。”他的奏章被下发给有关部门。

【注释】

1. 中外:朝廷内外

2. 复南幸:又要南巡

3. 六飞南狩:陛下南巡  六飞,亦作“六騑”、“六蜚”。古代皇帝的车驾六马,疾行如飞,故名。常比喻帝位或皇权。南狩,南巡

4. 讹言:谣言

5. 有以禁戢之:有用来禁止它们的办法

6. 下诏:已经,以后

7. 乃诘韬曰:才责问

8. 请问郭勋:之于

9. 扈从诸臣:随从大臣们

10. 问之:只要

11. 章下所司:有关部门

6、介绍传主:博学多才,度量狭窄

(原文)韬学博才高,量褊bian隘,所至与人竞。帝颇心厌之,故不大用。先后多所建白,亦颇涉国家大计。

★(译文)霍韬学问广博,本领很大,但肚量狭窄,所到之处总是与人争斗。世宗心中很有点厌恶他,所以没有太重用他。不过霍韬前前后后有过很多奏议,其中很有一些同国家大计有关。

【注释】

1. 褊隘:心胸狭窄

2. 不用:太,很,十分

3. 建白:提出建议,陈述主张  =建言=建策

7、(补充)事件五:南都做官时:兴建社学,士民思之。

(原文)在南都,禁丧家宴饮,绝妇女入寺观,罪娼户市良人女,毁淫祠,建社学,散僧尼,表忠节。既去,士民思之。

★(译文)在南都做官时,他禁止守丧的人家设宴饮酒,不许妇女出家当尼姑、道姑,惩办娼户买良家的女子,拆毁多余的祠堂庙宇,兴建社学,遣散和尚、尼姑,表彰忠臣烈士等。他离开以后,当地士绅、百姓还思念他呢。

【注释】

1.娼户良人女:罪(治罪,惩治)  市:买

2.社学:官府在乡镇建立的学校

3.既去:离开以后

4.士民:百姓  =士庶

8、(补充)事件六:高中进士、担任主考时:不顾公论,自以为是。(大海边看语文)

(原文)举进士出毛澄门下,素执弟子礼,议礼不合,遂不复称为座主。及总裁己丑会试,亦遂不以唐顺之等为门生。

★(译文)他在毛澄主考时中进士,素来向毛澄行弟子之礼,由于在“大礼议”中意见不一致,于是再也不称毛澄为恩师了。等到他主考己丑会试,也不认唐顺之等人为门生。

【注释】

1.素弟子:素(素来,向来)  执……礼:行……礼

2.座主:恩师(唐 宋 时进士称主试官为座主。 至 明 清 ,举人、进士亦称其本科主考官或总裁官为座主。或称师座。)

3.及总裁己丑会试:等到主考

二、行文思路

1、介绍传主:姓名、籍贯、科举、专长等。

2、事件一:担任职方主事:上书建言,削弱宦官权利。

3、事件二:任职左右侍郎:看重权利,努力争取。

4、事件三:担任太子少保、礼部尚书:批评钻营,营私谋利

5、事件四:担任太子少保、礼部尚书:  揭露贪腐,窘而不慌

6、介绍传主:博学多才,度量狭窄

7、(补)事件五:南都做官时:兴建社学,士民思之。

8、(补)事件六:高中进士、担任主考时:不顾公论,自以为是。

三、自测练习

自己挑选出关键字并进行解释

1.举第一:

2.会试:

3.经史淹洽:

4.世宗践阼:

5.除职方主事:

6.方柄政:

7.阁臣职参机务:

8.今止票拟:

9.近习:

10.辅臣:

11.干政之渐:

12.内臣:

13.韬起历吏部左、右侍郎:

14.两侍郎率不预:

15.既而宏罢:

16.简补宫僚:

17.疏辞加秩:

18.晋秩不辞:

19.或有狐鼠钻结:

20.阴固宠权:

21.实有所自:

22.中外:

23.复南幸:

24.六飞南狩时:

25.讹言:

26.宜有以禁戢之:

27.既下诏:

28.乃诘韬曰:

29.请问诸郭勋:

30.扈从诸臣:

31.第问之:

32.章下所司:

33.褊隘:

34.不大用:

35.建白:

36.建言:

37.罪娼户市良人女:

38.社学:

39.既去:

40.士民、士庶:

        四、链接高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韬言/六飞南狩时/臣下多纳贿/不法文官惟袁宗儒/武官惟郭勋不受馈/今讹言复播宜有/以禁戢之/
B.韬言/六飞南狩/时臣下多纳贿/不法文官惟袁宗儒/武官惟郭勋不受馈/今讹言复播/宜有以禁戢之/
C.韬言/六飞南狩时/臣下多纳贿不法/文官惟袁宗儒/武官惟郭勋不受馈/今讹言复播/宜有以禁戢之/
D.韬言/六飞南狩/时臣下多纳贿不法/文官惟袁宗儒/武官惟郭勋不受馈/今讹言复播宜有/以禁戢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第一名叫状元。
B.幸,中国封建时代皇帝亲自到某地叫“幸某地”,有时与“巡”合在一起叫“巡幸”。
C.寺观,即佛寺和道观,僧人所住之处叫寺,道士所居之所叫观;也用以泛指庙宇。
D.座主,唐进士对主考官的尊称;明清时举人、进士亦用以称其本科主考或总裁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韬曾在西樵山刻苦读书,对经学史学方面的学问可谓融会贯通。他博学多才,但度量小,走到哪里都爱与人争斗。
B.霍韬上书建言,削弱宦官。他认为宦官干政,内阁大臣大权旁落,建议皇帝召集大臣对奏章当面决定,公开办理,各机构官员也须参与其中。
C.霍韬看重权力,努力争取。在他担任吏部左、右侍郎的时候,吏部之事大多由尚书做主,于是霍韬就向担任吏部尚书的汪钅宏争取,取得成效。
D.霍韬揭露贪腐,窘而不慌。他借风言世宗南巡之机,揭发皇帝上次南巡跟随大臣受贿的情况,针对世宗的诘责,他表示夏言和郭勋均知内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晋秩不辞,或有狐鼠钻结,阴固宠权,怨气召灾,实有所自。②帝颇心厌之,故不大用。先后多所建白,亦颇涉国家大计。
 
参考答案:(1)C (2)A(3)B (4)①晋升官职不推辞,难免有拉帮结派祸国殃民的奸人,暗中巩固自己的权威,引发百姓的怨气和天灾,实际上是有原因的。②世宗心中很厌恶他,所以没有太重用他.不过霍韬前前后后有过很多建议,其中一些同国家大计很有关系。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详解:
(1)“六飞南狩时”为时间状语,后面停顿,排除BD;
“文官惟袁宗儒/武官惟郭勋”为并列短语,前面停顿,排除A;故选:C
译文为:霍韬说:“上次陛下南巡时,跟随的大臣大多都收受贿赂、不守法度.文官只有袁宗儒,武官只有郭勋没有接受馈赠.现在谣言又兴起来,应该采取一定办法加以制止。”
(2)A项,会试中的第一名叫会元,状元是殿试中的第一名。
(3)B项,扩大范围,原文是“讲官、台谏,班列左右”,不是各机构的官员.(4)①秩,官职;狐鼠钻结,拉帮结派祸国殃民的奸人;阴,暗中.译文为:晋升官职不推辞,难免有拉帮结派祸国殃民的奸人,暗中巩固自己的权威,引发百姓的怨气和天灾,实际上是有原因的。
②颇,很;大用,重用;建白,建议.译文为:世宗心中很厌恶他,所以没有太重用他.不过霍韬前前后后有过很多建议,其中一些同国家大计很有关系。

          五、走近霍韬

霍韬(1487年-1540年),字渭先,号兀崖,广东广州府南海县石头乡(现属广东省佛山市石湾区澜石镇)霍族人。

霍韬平生勤奋上进,广博多学,文人学士多称他为渭崖先生。“大礼朝议”斗争之时,他援引古礼,揆之事体,主张嘉靖帝(明世宗),应尊生父“兴献王”为皇考,不同意群臣同议以兴献王为皇叔考之名称,义正词严,力排众议,并使得嘉靖帝最后他的主张。事后升官,他也因避嫌媚上取宠,三次坚辞不受。嘉靖十五年(1536年)才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嘉靖十九年(1540年),霍韬在京暴病逝世,享年54岁。明帝追封为太师太保。谥文敏,运葬于广东省增城县境风箱冈对面山上,并在乡内建祠祀奉(祠现存),后人对他和石肯乡梁储,西樵大同乡方献夫,同称为明代南海县的“三老阁”。

霍韬学博才高,著作甚多,有《诗经注解》《象山学辨》《程周训释》等。今有《霍文敏公全集》传世。

声明:本文由大海边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大海边看语文,谢谢合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