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二泉映月》(三)
倾听《二泉映月》 解析其二胡演奏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师范学院音乐系 韩惠君副教授
陆修伯先生赠韩惠君副教授《二泉映月弦上起 太湖晴波指下生》条幅
三、 作品的文化内涵与演奏
文化具有多重内涵,通常用来指一个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包括它的价值观、生活习俗……等。《二泉映月》自杨荫浏先生录音流传至今,已家喻户晓,它以独特的韵味成为中华文化宝库的一朵奇葩,成为世界名曲,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1、 “道”为《二泉映月》之“形”
众所周知,阿炳自幼进入雷尊殿当小道士,跟随其父华清和(道号华雪梅)学艺,十七八岁就成了全无锡闻名的“小天师”,阿炳三十岁以后双眼先后失明,上街乞讨卖艺沦为街头艺人,成了社会最底层的人。1950年12月病故,终年58岁。《二泉映月》是阿炳后半生、即成为街头艺人后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沦为街头艺人是阿炳人生的一大转折。即阿炳的人生可分为一、道士生活,二、街头艺人两个部分。正是这两个部分构成了阿炳完整的一生。也就是说,道士的生活方式以及街头艺人的人生经历,决定了瞎子阿炳主要的人生价值观念、生活习俗等的文化取向。在中华文化史上流行过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但它们都是从异邦移植来的,而道教则是从我国本土生长起来的。道教文化所推崇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祈求神仙乐园”、“质朴兼精华”、“拙中见大”、“雄浑之伟然”、“登虚蹑景”……以及诸神造形、法事活动等道家的一切,难道对阿炳就没有一点影响吗?阿炳是一个道士而且是一个败落的道士。
阿炳拉琴讲究神韵与功夫,为了续接雷尊殿的香火,他从小刻苦练习技艺。作为道士作法师的基本技能吹、拉、弹、打、念,阿炳无不精通。而“结构繁杂”、“技法难深”的道教音乐等也都为阿炳后来的“自来腔”、“依心曲”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阿炳从学道而起,从道而终,流落街头时还会应邀去从事法事活动。特别是三十五岁双目失明沦为乞丐之前的道家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应该说,没有“道”就没有阿炳,也就不可能有名扬海内外的世界名曲《二泉映月》。“道”乃《二泉映月》之“形”、之“预备”。
道教音乐
2、“世俗”乃《二泉映月》之“魂”
如果说,“道”只是为阿炳的《二泉映月》作为“形”的准备的话,那么《二泉映月》之“魂”才是人们为之倾倒的根本原因所在。
阿炳三十五岁双目失明以后,流落街头成为艺人,从此阿炳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原先的道家生活方式、习俗观念等,都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道家的神仙乐园、美好愿望在活生生的街头流浪生活中,都变得那样凄惨。以“无为为大、自然则道”的道家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中都变得是那样的现实、凄惨。从此阿炳来到了劳苦大众之间,变成了旧世界社会最底层的一员。
社会连连战乱,民不聊生。在近三十年的街头艺人生活中,阿炳饱尝人间辛酸苦辣,产生了对穷苦大众的同情,对旧世界的愤怒与不满、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渴望。阿炳经常在街头以说唱形式嬉笑怒骂当时的恶霸汉奸。 阿炳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中常常进入对人生命运的思索。在边走边拉的乞讨生活中有感而发,不由自主拉出《二泉映月》的不朽乐思。
阿炳的亲友和邻居陆墟曾这样回忆:“大雪像鹅毛似的飘落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杂、乱玉堆的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阿炳用右手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拉着,在淅淅飒飒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声”。
可以说阿炳对沦为街头艺人悲惨生活的体验,才是产生《二泉映月》内涵的根本缘由。没有街头艺人的阿炳,就不会有《二泉映月》。但作为构成阿炳完整一生之前半部分的道家生活方式,对《二泉映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道”的预备也不会有《二泉映月》,其两者的整合恰恰构成阿炳的完整世界。我们在演奏《二泉映月》时千万不可以顾此失彼。
街头艺人阿炳
阿炳塑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