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无印眼死,有印眼则活
一首诗有诗眼,一方印也有印眼.顾名思义,印面最惹眼、最精彩、最能传神的地方就是印眼。
(图1)印的四字三密一疏。“中”字最简,“口”框满撑,红地最大,笔画较长,与另外三字的茂密短画形成强烈对比,中竖上下各出一小巧的端头儿,与另外三字的短笔碎点形成呼应。全印因“中”字而更醒目、更和谐,是为印眼。
(图2)印笔画粗壮均匀,有满白的效果。印文二字并列,竖势突出,中下部十四笔竖画从左边排到右边(已突破汉印的十二笔法则),极易单调乏味。好在左下残角使“彻”字左边三竖透出印外,既丰富了竖画的变化又把印内漫漫的遐思引向印外无限的空间,同时,还与“郭”右竖残边呼应,可谓是一举三得。残去一角,犹如维纳斯的断臂,印面格局非但没有残缺感,反而变得完美起来。此残不比图1“中”字夺目,也一样堪为印眼。更多書畫图文关注微信公众:Artcn或加QQ:515060013查看'國藝'書畫空间
(图3)和图2一样,疏密对比不大,仅“印”之“爪”右部有一小块红地,还不足以成为印眼。能成为印眼的乃是“部”字下部横画残连。如果我们从印面左上角到右下角引一条虚线,则左下部长直线多,右上部短折画多,极易造成右上散碎。现在,“部”之“口”上横左冲右突,左尖右粗,甚至与“卩”部中间短横连成一条长笔重画,直冲印外,一来短画堆里有了凝聚力,二来与左下“印”中长横呼应,巧妙而得体。此一残,不但豁人眼目,又使平淡无奇的印面增添许多光彩。虽是一次不经意的残连,却成了传神的印眼。
(图4)印横画多,横占主势。“永”字左半部与其它三字一样横平竖直,秩序井然,唯有右部斜画一出,曲与直,疏与密,对比突出,如流星划破夜空,很是耀眼。尤其是这曲笔中间一截儿短横更是巧妙,它既为曲笔周围腾出更大的紅地,增强印面虚实对比,又为适应印面横势而努力。所以说,这一短横乃印眼中的印眼。
(图5)之“令“上“人”本可长撇大捺,在右肩上留下'明睛大眼",而此印却使其留红紧缩,眯起印眼,为全印赢得更多在精彩.一般情况下,汉铸官印的四字占地均等.此印"雝”字最繁,虽笔画瘦身,可还是地不够用,"丘"字笔画少,略略让给“雝”些,繁简得当,也算合理。可是,右二字的迎让给左二字带来了麻烦,左二字占地随右二字上多下少或二字均等,左右二字的横画极易抵头,因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而犯了大忌.无奈,"令"字右肩上的印眼紧缩,留地给"令"和"印"之"爪",使其上提半线,左右两部分的横画便错落开来.这样一来,"印"中掀开一条缝,与"爪"左部三角红地相连,此三角与印眼三角呼应,横向留红与"丘"中竖向留红呼应,全印遂形成三点式呼应,同中有异,浑然天成.印面横画与"丘"之竖笔也因有了这些呼应而对比更和谐.
图1的印眼在"中"字满撑,图2的印眼在左下残角,图3的印眼在"部"中的短横长残,图4的印眼在右上曲中短横,图5的印眼妙在"令"字右肩上的红地紧缩.五方印,印位置不定,表现手法不拘.印文不同,作者不同,创作思路不同,印眼便不同.印眼神光离合,活灵活现.
印眼是全印最精彩的地方,但并不孤芳自赏.它的美源于印面,又使全印更精彩.图1的"中"字满撑服从于全印的满构图,方结构;图2的残角使印面与外交通,有了呼吸吐纳,救活一方宝印;图3的短线残连成粗长横,使印面更团聚;图4的印眼短横使印面对比更强,更和谐;图5的印眼为全印的需要,更是不惜紧缩留红,委屈眼一只,造福全印文.这些印眼与印面共融,共荣.作者构思大胆,手法新异,给我们带来了出乎意料的惊喜.同时,每一印眼都饱含深情,为印面锦上添花或力矫弊端,化腐朽为神奇,这又在情理之中.
图1印眼最大,就像我们小朋友的明睛大眼,炯炯有神.如果要参加比赛,图1最先能打动评委.相比之下,图5的印眼眯的小了些,如果要参加比赛,虽不能最先,却能最深打动评委.因为这方印眼小里面亮,更耐回味,更富内涵.这样的印,初一看,很一般,细品才能越发赞叹.平实中见真情.从艺术角度分析,它一点不比图1差,甚至难度更大,更见作者的胆识与水平.看来,这印眼也不是一味求大才好,重要的是要聚"睛""汇"神.
汉印里的"中"字有多种写法,图1的"中"是最常见的一种,入印时仅作适合印面的满撑,自然而然,没有人为的痕迹.图2和图3因残才光成印眼,想必是历史流传中致残的,并非当年印人所为,但在今天看来,却是神来之残,残的位置,势向,方法等,与我们今天的审美追求不谋而合,真是天人合一的佳作.图1游刃恢恢,自成佳构,图2图3夺得天工,似妙手偶得,此三印印眼无意于佳而佳.图4的印眼在努力大睁,图5又在尽力眯小,二印都有当年印人的巧思在.此二印印眼动作虽然微小,却是最难处理的地方,当年的印人想必也会数易其稿,也有九朽一罢的艰辛,甚至,制作中也还有"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庄子语).也正是有作者的精心与巧思,印面才能眼明神旺,自然和合.这是人工追求来的自然,更可贵,更值得学习.总观五印,无论是妙手偶得,还是精心而为,都以自然为不尚,没有鼓努为力,为印眼而印眼.
印眼有神,全局皆奇,全印皆活.多读汉印,与汉人息息相通,希望汉印多给力,为的是我们的印眼也能明眸善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