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宁波: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旁江水流,荒烟蔓草数飞鸥。
阑干青石微风里,孓立潇潇不尽秋。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四明山北麓,总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由博物馆和遗址展示区两部分组成。主体建筑造型根据河姆渡7000年前“干栏式”建筑 “长脊、短檐、高床”的风格和特点设计,构筑出高于地面的架空层,人字形坡屋面上耸起5-7组交错构件,象征着7000年前榫卯木作技术,再配以土红色波纹陶瓦、炒米黄墙面,显得古朴、野趣,与河姆渡文化融为一体。
博物馆内设3个基本陈列厅和1个临时展厅,共展出文物400余件。第一展厅为序厅,以序言、照片、图表、模型、文物,概括地介绍了河姆渡文化的基本情况。其展出的两个完整的人头骨和复原的头像,让观众见识到我们远祖的模样;七千年前河姆渡生态环境的模型,形象地再现了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过着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狩猎等生产、生活场景。
第二展厅“稻作经济”,反映稻作农业及渔猎采集活动。展出的实物有7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谷及照片,稻谷芒刺清晰 ,颗粒饱满,令人叹为观止。此外展出的还有骨耜、木杵和石磨盘、石球等稻作经济的全套耕作、加工工具。带炭化饭粒的陶片和以夹炭黑陶为主的釜、钵、盘、豆、盆、罐、盉 、鼎、盂等炊、饮、贮器,说明早在7000年前我们东方民族的饮食习惯已基本形成。从这里陈列的骨哨、骨箭 头、弹 丸等渔猎工具,以及酸枣、橡子、芡实、菱角等丰富的果实来看,证明渔猎和采集仍是河姆渡人不可缺少的经济活动。
第三展厅反映河姆渡人定居生活和原始艺术两个内容。陈列着被称为是建筑史上奇迹的带有榫卯的干栏式建筑木构件和加工工具。此外,陈列的还有种类繁多的纺织工具,展示了当时成熟的纺织技术。在生产和生活领域里创造了许许多多奇迹的河姆渡人,以其精湛的雕刻工艺,生动逼真的陶塑,优美的刻划装饰与绚丽的绘画,创造了辉煌的原始艺术,展现了河姆渡先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以遗址考古发掘场复原和四栋“干栏式”建筑再现为主体内容的遗址公园,在文物陈列馆东南100米处,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内设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姆渡遗址”标志碑和花岗石镌刻的遗址说明碑。800平方米考古发掘现场布满7000年前河姆渡人留下的密密麻麻的木建筑构件和散布期间的文物,场面之宏大,文物之丰富,令人惊叹不已。
四栋复原的"干栏式"建筑古朴、野趣,再现了河姆渡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室内外布置着各类生活、生产场景,妇女们纺纱织布,男人们斫木盖房;有的磨制骨器,有的和泥制陶,有的凝神雕刻。水田、古井、埠头、祭祀广场等原始场景反映了7000年前的原始聚 落的风貌。
倘佯在遗址公园,面对着这些河姆渡人创造的原始文明,耳边仿佛传来河姆渡人用那骨哨吹奏的悠长的曲调, 回想7000年前那段悠远的历史,不由使人思绪绵绵。而脚下那4万平方米的遗址下面,还有多少远古的秘密尚未发掘,不为人们所知?
河姆渡旁,一艘渡船正要靠岸。浮云悠悠,江水潺潺,万千年人类历史,都在这浮云江水的流转之中,或湮灭变幻,或传承发展。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