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说的'寒邪'是什么?如何区别内寒与外寒?应该如何防范呢?

  风、寒、湿、暑、燥、火都是正常的自然界气候现象,也称为“六气”,“六淫”是中医对六气异常的一种称谓,也称为“外邪”,也可解释为外来致病因素。寒是冬季主气,也见于其他季节,如初春也有寒。

  中医认为,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可称为寒邪。寒邪为病有内外寒之分。外寒指自然界中的寒邪外袭,如气温骤降而保暖措施没跟上,或饮食过于生冷、淋雨着凉等,由表入里使人致病的称为“伤寒”,症状主要表现:头部疼痛、咳嗽、流涕、鼻塞、无汗、舌苔发白、脉浮紧等;寒邪直中人体脏腑致病称为“中寒”,比如伤及到脾胃则会表现病痛部位遇冷则加重,遇热减轻,呕吐泄泻,无论伤寒或中寒,虽然有由表入里或直中人体脏腑经络的不同,但其寒症明显。

  内寒主要是人体脏腑的阳气不足,寒从中生,'阳虚生内寒',中医认为内寒病症主要有上焦阳虚、中焦虚寒、下焦虚冷三种,其症状因各脏腑不同各有区别表现,如心肺阳虚症见气短咳嗽、怕寒喜暖、面色发青、嘴唇发紫,面部浮肿等,脾胃阳虚则表现食欲不振、嘴泛清水,四肢冰冷、腹胀、大便溏稀等等,肾阳亏虚则会表现经常腹泻、小腹拘急、肢体浮肿、阳痿滑精等。因为肾是人体阳气的根本所在,有温煦其它脏腑的作用,所以内寒与肾的关系最密切,中医认为肾主水,寒为水气,寒与肾相应。如有内寒者必然显现出虚象,而且虚象大于寒象。

  外寒虽然与内寒有相似之处,如都畏怕寒冷,也有区别,如外寒多为急病,以阴寒盛为主,内寒多为慢性,以阳气虚为主,它们之间虽有区别但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外寒若侵扰积久不去,则损人体阳气,容易引发内寒,而内寒不休者,很容易被外寒侵扰致病。

>>寒邪的致病特点

1、易伤阳气:中医将寒定为阴邪,易伤阳气,若寒邪过盛,打破平衡,则体内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而被伤阳气。

2、寒性凝滞、收引:凝滞就是凝结、阻滞的意思,收引有收缩、牵引的意思,寒邪使人致病易使人体气血津液凝滞,经络收引挛缩,毛窍收缩、气血运行不畅,当气血运行不畅时容易疼痛,所以疼痛也是寒邪致病的重要表现,比如关节冷痛、关节伸缩不自如,人体如阳气不足则阴气偏盛,阴气盛则寒,即“内寒”,所以有“阳虚生内寒”的说法。

>>如何防范寒邪

  寒邪致病需要结合实际的症状以及患者的体质,参考相应的环境,防范驱除寒邪时,外寒以袪寒保暖为主,内寒以温补助阳为要。

  外寒邪容易侵扰人体的几个部位,如头,颈、肩、背、脚,冬季温度过低,注意这些部位的防寒,不要洗前洗头,经常按摩颈肩背部,疏通血脉经络,晚上睡觉前多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冬季午后太阳当头之时可晒晒太阳,养脑而补阳,适当运动,动则生阳,寒湿易排出。熬夜内耗人体气血,易使寒邪侵扰,所以要保证睡眠,特别注意不要熬夜。多喝热水,不要吃冷寒食物。

  冬季可适当吃些温补的食物,如羊肉、山药、栗子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吃些黄芪当归等中药,可改善胃寒;适当吃些芡实、红萝卜、板栗,可改善脾寒;女性朋友建议吃些核桃、花生、阿胶、黑芝麻,可暖宫益气,改善宫寒;关节部位注意保暖,加些红花、羌活、花椒、川芎睡前泡脚,可改善关节寒;保持心情良好,多晒太阳多运动,多深呼吸,可改善肺寒;肾阳虚者,可去听取正规医生的医嘱进行调理,切不可自行乱补,以免适得其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