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原来影响孩子自信的是这个原因
在萨提亚课堂上,每当有人提问说,到底如何养育出健康出色的孩子时,台上的贝曼博士会重复同一句话:维系好你们的婚姻。
这句话很“大”,我当时听了不知可否。认为贝曼老师“不负责任”,就会说大道理,却不会来点落地的、实际的好建议。
现场有人和我同感,追问:我的夫妻关系没有问题啊,为什么孩子还是不听话呢?
贝曼老师很犀利的说:没问题不代表真和睦。而且只是你个人觉得没有问题,你伴侣是什么感觉你知道吗?
没想到当事人听完就呆住了,刚才还放松自如的状态,一下子变得紧绷起来。
贝曼博士洞察力很强,继续说:“看来你想起什么了,你知道你的婚姻并没有你头脑评判的那样美好,所以你接下来的时间,可以对你的婚姻开展工作了,去找到其中不和谐的因素,并且想办法去改善他。
也许下一次再见到你,你会兴高采烈的告诉我:你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好了,因为你的婚姻真的很幸福了。”
我当时是将信将疑,认为贝曼博士这个观点过于极端了,难道孩子真的不需要教养吗?光是父母你侬我侬就可以优秀了?
直到最近几年,我从几个来访者的反馈里,得到了确切的答案。
D先生第一次来咨询是和我来吐槽自己的婚姻的,说太太对包包的爱胜过了一切,说自己在家里就是个赚钱的机器,太太不体贴,孩子不待见。
我问他咨询目的是什么,他说:我希望我老婆多点心思在孩子和家务上面,孩子的行为靠谱一点。
我问他:孩子怎么不靠谱?
他说孩子在学校打架正第一,成绩倒第一。不仅班主任经常找家长谈话,连校长都喊话说这孩子品德和思想都有问题,希望家长考虑转学。
D很困惑啊,他说无论是自己还是老婆,俩人脾气都不大,而且从小到大都很内向懂事,怎么养了个儿子却暴躁得像个小狮子,动不动就惹事生非呢?
的确啊,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啊,父母暴躁,孩子八成也暴躁,父母平和,孩子不得跟着平和吗?
怎么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呢?
但是我想到另一个原因,于是立即和他核对:你和太太的亲密关系怎么样?你们最近一次拥抱是什么时候?
D觉得莫名其妙,说:你问这个干什么?我说的是孩子的事情啊。
我说:这个问题很重要,你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最后他说:我们已经分床半年多了。
我说:难怪了,这就对了。
D和很多人的想法是:不吵架的婚姻就等于和谐了。其实不吵架的婚姻,可能已经僵化了。是夫妻之间从压抑各自的期待和不满到绝望的过程。
所以我告诉D:你的孩子就该是这个暴脾气,不然他得憋死啊。
其实所有孩子都一样,他们虽然社会经验不足,情感表达能力欠缺,但他们却犹如头顶有天线,可以随时接收到来自父母之间精微到分毫的情绪和情感的变化。
因此,假如父母感情不和,无论如何掩饰,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而且一旦他们察觉到家庭里的冲突,就会出现一系列难以释放的情绪:
紧张和害怕:担心父母互相残杀,反目成仇。他们的未来就不知道何去何从,家庭带来的安全感也瞬间击碎。
自责和愧疚:原来有个读者A说,他小时候亲眼目睹父亲拽着母亲的头发往地上拖,理智告诉他,那只是爸爸醉酒的失控行为,
但是他的腿却情不自禁的跪了下来,他哀求父亲放过母亲,并承诺父亲,以后零花钱都不要了,全部拿来给父亲买酒喝。
父亲当时糊涂的同意了,但是A绝望了,因为他得出一个结论:
原来父亲这么生气,就是因为家里太穷了,没有多余的钱买酒。而他那时候读寄宿中学,每个月也需要七八百块零花钱,要是没有这个支出,也许父亲就不会生气,母亲就不会受伤。
于是他笃信,都是自己的错,后来,这份自责背负了整个青春期。
还有更普遍的引发孩子愧疚的原因,是当父母关系不和,无论父母脾气如何收敛,他们对彼此的不满和对婚姻的怨言,都会拿走他们的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孩子的耐心。
做饭变得敷衍,谈话变得生硬,如果孩子“不识相”缠着他们做点什么事情,他们就可能会把怨恨迁怒于孩子。
孩子不懂啊,他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影响了父母的心情,只会产生一个联想:一定是我学习不够好,长得不够好,身体不够好……我无法给父母带来荣耀,反而给父母增加了烦恼。
所以都是我的错,才让父母这般不开心。
D先生在了解这一切心理逻辑后,替孩子捏了一把汗。原本计划是要请教几个招数去修理老婆的,后来则决定掉转车头,去改善自己,做个负责任的丈夫。
咨询在做到第八次以后,他一连上视频就笑得合不拢嘴:周周啊,我真是惊喜啊。老师传过来消息,儿子最近半个月没有和任何一个同学吵过架,课堂作业也准时完成了。你说是不是奇迹?
我说:是啊,孩子的奇迹,常常就发生在父母关系真正的转变之后。
而D就是从咨询过程里转变了认知,从那个男版的怨妇,发展到能够换位思考太太的处境,并放下过去“老大爷”的架势,参与到家庭活动当中来,妻子很快就被感动到了,并且马上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从此,他们婚姻的冰山就渐渐解冻,而孩子在收到父母和谐的信号后,他那个焦虑和紧张就会消散,就会想要做点好事情,让这个家庭变得更幸福。于是,他们就看起来更努力,更懂事。
因为一旦你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间那种深刻的爱的连接,看到父母彼此欣赏和支持,他们的心就会获得以下的力量,去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与成长:
1. 自信
我曾经认识一个朋友,第一次见面就觉得她神采飞扬的,做任何事都志在必得,我就很纳闷,因为我觉得她智商也没有多出色啊。后来我去求证她自信的缘由,得知他的父母非常的恩爱,恩爱到早餐一分煎鸡蛋要两人分着吃。
我问她:那你的感受是什么?
她答:我很小就觉得肯定是我太可爱了,所以我父母很开心,就不像隔壁老李叔叔家,摊上个不争气的孩子,所以天天吵得不可开交。
孩子是最会自己总结因果的,而且不仅总结了,还自顾自认为这个逻辑是唯一正确的。
2. 乐观
婚姻是夫妻二人休息的港湾,和疲劳后的充电站。
如果夫妻融洽有爱,那么他们无论外面遇到任何困难,或者加班到多晚,只要踏进家门,他们的能量就会迅速提升。
而且他们还会有个信念: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没有什么是干不了的,因为我身后有爱人,有家庭在支持我呢!
而作为他们的孩子来说,当他们看到父母的互动模式,休闲时是亲密爱人,在困难面前又是并肩的战友。
那么孩子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会觉得这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他甚至随时都可以找到身边的资源来度过难关。就像爸爸找到妈妈,妈妈扶持爸爸那样。
3. 情绪平稳
D先生儿子为什么之前就像个刺猬似的,动不动就扎伤人?
那是因为他从家庭里感受到太多的不安,他又没有能力去表达和处理这个不安,所以这个不安就日积月累以愤怒的形式呈现了出来。
而假如一个孩子他每天在家里都能感受到父母的欢声笑语,家里的氛围时刻都是轻松的,通透的,合作的,平稳的。
那他不仅是头脑判定自己在家庭是安全的,他身体的每个细胞都会充满“愉快和放松”的记忆,这些记忆会让他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综上,如果父母和谐恩爱,家庭里充满爱的流动,那你的孩子大概率会成为一个乐观的自信的,情绪稳定的人。
而一个情绪稳定又自信乐观的人,他无论人际关系,还是学业成就,都会比那些深处愧疚自责,或恐惧焦虑的孩子,更容易取得幸福和成功。
预约心理咨询请扫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