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戒掉手机瘾的方法
向日葵(Allotment with Sunflower)
文森特·威廉·梵高1887
我在街上,经常会碰到走路都低着头刷手机的人。有一次我在等红绿灯,我往旁边的车道看去,旁边的司机大哥,在等待红绿灯的一两分钟里面,也拿出手机看一看。
刷手机上瘾的人,恨不得用手机屏幕,去填满每一个碎片时间。而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是这样的人。
常常刷手机的弊端很快显露出来了,我开始看书不到半个钟,双手又忍不住想解锁手机看一看。特别是我做一些需要长时间专注的事情时,我发现我的专注力越来越弱。这些发现让我有些害怕,再这样下去,我很可能变成一个专注力连金鱼都比不上的人。
于是我决定戒掉手机瘾,但我戒掉的方式与众不同,我是“治标不治本”:戒掉手机瘾既不代表我完全不用手机,毕竟我常常要用手机写朋友圈或微博;也不代表我少用手机,我使用手机的频次没有太大变化。我只是替换了我刷手机时做的事情。
我发现我对手机上瘾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生活里面充斥了大量的碎片时间,比如等红绿灯、等电梯、等人、聚会间隙等等,在这些碎片时间里面如果啥也不干,会很无聊。人的本性对信息充满了渴望,因为我们对于时间的感知是线性的,我们需要不断地获取各种信息挂在时间线上。
以前我会选择拿出手机,在一些碎片化的内容上消磨时间。碎片化的内容有一个特点,它们知道每个人的注意力稍纵即逝,所以它们争分夺秒,用尽手段,在短短的几秒钟里面吸引你的注意,然后在两三分钟里面满足你的情绪体验。
如果一个人长期沉迷于这类内容,他的大脑就会像一个被淹掉的黄瓜,大家应该见过淹掉的黄瓜,淹过之后就蔫了,永远不可能再恢复成新鲜黄瓜的样子。所以这种内容对人的大脑的侮辱性不大,伤害性极大。
当时我就想,如果我暂时无法摆脱我在碎片化时间里面用手机的上瘾行为,那么我不妨替换掉行为对象,也就是说,我刷手机的时候,不再去看那些碎片化的内容,而是换成本质上非碎片化的内容,例如一本书。
正好我每天都看书,那么我只需要在碎片化时间里,打开手机去看一页书,相当于我间接解决了我的手机瘾导致的问题——长期沉迷于即时性享乐的碎片化内容,会让大脑专注力大大下降。
我把这个方法叫做“一页书戒掉手机瘾”,比如我现在正在看的书《绝非偶然》,我用Neat Reader打开该电子书时,它显示总页数是348页。
那么,我每次在一个碎片化时间里面,就拿出手机,然后利用这个碎片时间,消灭一页书,如果碎片化时间较多,那么我就多消灭几页。读完一页书之后,我把手机锁屏,然后在脑海里面回忆并思考书本的内容,加强记忆加深理解。
虽然我依旧没有戒掉手机瘾,但是我已经戒掉了手机瘾的本质——追求即时享乐、及时满足。
每本书都是一个庞大的主题和知识体系,它很难在短短的一页书里面给予你即时的享乐,甚至很可能让你觉得枯燥无比,但一页页的书又分散了这种枯燥和难度,让你读起来没那么乏味。
你不断地去积累和思考一页页的知识,它对你的大脑起到的作用,与即时享乐完全相反,读书掌握的知识将带给你延迟性的巨大回报,延迟性只是意味着没那么快出现,但是它一定会到来。
你知道创造了当下最火热的两个App抖音和今日头条的张一鸣,他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吗?有一次张一鸣接受采访时,他说自己最大的优点,是延迟性满足。
张一鸣用自己的延迟性满足,创立了给别人提供即时性享乐的抖音、今日头条,不得不说这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当然,这些产品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我们不能一味地否定它、批判它,我只是提醒你,你在使用抖音、今日头条的时候,你要弄清楚自己要去扮演一个什么角色,是做一个生产者,为无数用户提供内容、产品、服务,还是做一个消费者,在上面消磨时间、花钱买东西?不同的角色选择,自然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其实手机对于我们而言,它也只是一个产品,产品自然无所谓好与坏,关键是要看一个人如何使用它。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让手机成为你的生产力工具》就说到,手机不只是拿来玩的,它还可以拿来赚钱,如果你是用手机赚钱上瘾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我戒掉手机瘾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每次用“阅读一页书”去替换掉“刷即时性享乐的碎片化内容”,虽然治标不治本,但是也算因祸得福,让我们更容易养成读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