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遗产手针疗法取穴及适应症的参考
手针疗法是在手上取穴扎针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使手针疗法有了发展和提高。手针取穴多在指关节和指掌关节赤白肉际处,对疼痛和一些急性病疗效较好。
中国医学遗产手针疗法取穴及适应症的参考
手针穴位及适应症
腰腿点:位于手背腕横纹前1.5寸、第二伸指肌腱桡侧及第四伸指肌腱尺侧共两点。主治:腰腿痛、腰扭伤。
踝点:位于拇指桡侧掌指关节赤白肉际处。主治:踝关节痛。
胸点:位于拇指桡侧指关节赤白肉际处。主治:胸痛、腹泻、癫痫发作。
眼点:位于拇指尺侧指关节赤白肉际处。主治:各种眼病所致的疼痛。
肩点:位于食指桡侧掌指关节赤白肉际处。主治:肩痛。
前头点:位于食指桡侧第1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前头痛、胃痉挛、急性胃肠炎、急性单纯阑尾炎、膝关节痛。
头顶点:位于中指桡侧第1关节赤白肉际处。主治:神经性头痛、头顶痛。
偏头点:位于无名指尺侧第1指关节赤白肉际处。主治:偏头疼、胸胁痛、肝脾区痛、胆绞痛。
呃逆点:位于手背中指第2指关节横纹中点。主治:呃逆。
退热点:位于手背中指桡侧指蹼处。主治:发热、目疾。
会阴点:位于小指桡侧第1指关节赤白肉际处。主治:会阴部痛。
后头点:位于小指尺侧第1指关节赤白肉际处。主治:后头痛、急性扁桃体炎、臂痛、颊痛、呃逆。
脊柱点:位于小指尺侧掌指关节赤白肉际处。主治:急性棘间韧带扭伤、椎间盘脱出术后所致腰痛、尾骨痛、耳鸣、鼻塞。
坐骨神经点:位于手背第四掌指关节尺侧缘。主治:坐骨神经痛、髋关节及臀部疼痛。
咽喉点:位于手背第三掌指关节尺侧缘。主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三叉神经痛、牙痛。
颈点:位于手背第二掌指关节尺侧缘。主治:落枕、颈项扭伤。
腹泻点:位于手背第三、四掌指关节上一寸。主治:腹泻。
疟疾点:位于第一掌骨与腕关节结合处,大鱼际肌桡侧缘。主治:疟疾。
扁桃体炎(鱼际):位于掌面第一掌骨尺侧中间。主治:扁桃体炎、喉炎。
咳喘点:位于掌面,食指掌指关节尺侧。主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头痛。
小儿消化不良点:位于掌面,中指第一指关节横纹中点。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急救点(中冲):位于中指尖,距指甲缘2分许,主要用于急救。
牙痛点:位于掌面,第三、四掌骨间,距离之横纹后约一寸。主治:牙痛。
夜尿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主治:夜尿、尿频。
止热抽搐点:位于手掌侧大小鱼际交接处中点。主治:高热引起的抽搐。
手针掌侧穴位示意图
胃肠点:位于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中点。主治: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胆道蛔虫症。
手针背侧穴位示意图
针刺方法
1、多用“缪刺”法,即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2、直刺或斜刺,针要靠近骨膜,但不能刺入骨膜,深3~5分,用中、强刺激,留针3~5分钟。
3、针刺腰腿点时,针与皮肤应成15~30度角,针尖刺向对侧掌缘,深5~8分,此时针在伸指肌腱与掌骨之间。
4、治疗腰及各关节扭伤时,应边捻针边活动或按摩患处,可提高疗效。
注意事项
1、手针刺激比较强烈,治疗前应做好思想工作,取得密切配合。
2、止痛后不能马上拔针,必须继续行针1~3分钟,以巩固效果。
3、应严密消毒,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