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听过的特级教师的课,有三次令我难忘,但原因却恰恰相反

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某特级教师教学成绩差遭家长投诉的文章,有不少网友留言表达了对特级教师的看法。有认可特级教师教学水平的,也有认为存在水分的。这不禁让我想起曾经听过的特级教师上的课。

从教以来,知道了许多特级教师,也听过许多特级教师上的课,其中有三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至今难忘,也让我对特级教师的认识与看法产生一些变化。

这三节课,有一节是于永正老师上的,有一节是本地一位特级教师上的,还有一节是邻县一位特级教师上的。其中,我非常敬佩和崇拜于永正老师,而后两者改变了我之前对特级教师的一贯看法。

第一次接触到“特级教师”这个概念,还是在当年上师范的时候,那时,特级教师在我心里,可以说是一个神的存在。我的那些师范同学都是这样,对特级教师怀有小猴子对齐天大圣般的崇敬。

于永正老师带给我的,正是这样的感受。记得于老师上的是三年级课文《小稻秧历险记》。那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于老师特别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整堂课学生都非常活跃,争着读书和发言,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是我第一次听特级教师上课,带给我强烈的震撼。

于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于老师充分把握住了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够用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去启发学生,用学生喜欢听的语言(包括丰富的态势语)去和学生交流。这是我的最大收获,即说学生能听得懂的话。

后来又多次听了一些特级教师的课,虽然有的也确实不错,值得学习,但感觉与于永正老师的课还是有差距的。实际上后来再也没有听到过像于老师那样的课了。

当然,有些著名特级老师的课我是没有机会听,所以我对特级教师的看法并没有变,觉得是各人有各人的风格吧。可是后来听到的两节特级教师上的课,让我感觉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先是本地一位特级教师的课,我清楚地记得那节课上的是古诗《江雪》,四年级的。后来是邻县一位特级教师的课,教的是自选教材,内容是词串,也就是一组在意思上有联系的词语,上课的好像也是四年级学生。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诗,很有名。表面上看,诗歌描写了冬天的雪景,但实际上作者是在抒写内心的“千万孤独”,而这种强烈的孤独感来自于在朝廷中受到排挤打压,被贬远放。

那位特级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诗人的孤独心境,与学生讲起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政治排挤。老师侃侃而谈,言辞激昂,可是学生却启而不发,根本听不懂,老师抛出的问题个个石沉大海,一点反应也没有,课堂气氛非常沉闷,最后老师只能自问自答。

其实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也正常,你想四年级,才10岁的孩子,他哪里知道什么官场啊、排挤啊。所以我觉得,这位特级老师的课堂语言违背了让学生能听懂的原则,这才导致了启而不发。

那位邻县特级教师教词串,具体教什么词,现在记不清了,反正哪些词语的意思学生很难说清楚,有些可意会却难以准确表达出来。老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也是启而不发。所以,当老师让学生说词语意思时,学生大多数不举手,课堂气氛也是比较沉闷的。

听这节课是在一次大型培训活动上,这位老师上过课后,是承办学校一位年轻女老师上课。不知道这位女老师的课是不是表演课,反正课堂上学生被调动起来了,回答问题十分活跃,效果很好。

这位女老师的课结束后,主持人说的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她先是表扬了女教师的课,然后说:“特级上的课未必全都特级,不是特级也能上出特级的课。”不知她用意何在,反正后来那个特级脸色不好,在总结发言时用理论为自己课的好处作说明,并暗示有人可能不懂。

特级教师上的课不一定都是特级水平,这很正常,毕竟有时准备不那么充分,尤其是家常课。可是在大型活动上面,上出的课看不出特级水平,我觉得有点奇怪。

虽然说,一节课上得好不好,不是看课堂气氛,而是要看教学效果,但是如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都回答不出问题,这至少说明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没有效果,或者问题设计不好。

不过,或许真如那位邻县特级所说,我是属于那类看不懂的人,毕竟自己没那个水平,没有特级那样高的理论修养。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