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治疗颅内压增高中国专家共识(2019)
(1)ICP增高的诊断:
ICP增高是指颅脑损伤、脑肿瘤、脑血管病、脑积水、脑梗死及颅内炎症等病理损害发展至一定阶段,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导致ICP持续超过正常上限,从而引起的相应综合征。可以通过有创ICP监测、腰穿测压来诊断ICP增高,也可通过临床、影像、其他无创脑功能监测等间接征象诊断ICP增高。
(2)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ICP是指脑组织、脑脊液和脑血流在颅内所产生的压力,成人正常ICP为70~200 mmH2O(1 mmH2O=0.009 8 kPa),儿童为50~100 mmH2O。颅内其中之一的体积增大时,必须有其他的内容物的体积缩减来代偿。一般情况下,当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超过5%时,颅内压开始增高。
颅内压增高后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包括:
①脑血流量的降低、脑缺血:
在ICP升高的代偿期内,ICP升高,脑灌注压(CPP)下降,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的存在,可使脑血管扩张和脑血管阻力下降使脑血流量保持稳定;ICP继续升高至失代偿期,一般在CPP持续低于50 mmHg(1 mmHg=0.133 kPa)后,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失效,脑血流量下降,造成脑缺血。
②脑移位、脑疝:
ICP增高可造成脑组织移位,移位脑组织挤入生理或病理性孔道后出现脑疝。
③脑水肿:
ICP增高后造成脑组织代谢和血流改变,出现脑水肿。
④库欣反应:
ICP增高后可出现脉搏减慢,呼吸节律减慢,血压升高改变。
⑤胃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出血:
ICP增高引起下丘脑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升高。
⑥神经源性肺水肿:
ICP增高可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率升高。
(3)治疗方案:
ICP的绝对值、增高的持续时间与预后相关。成人ICP超过22 mmHg,需要积极进行处理,以改善脑的灌注和血流。ICP>40 mmHg为严重危及生命的颅高压。合理控制ICP对减少ICP增高导致的继发性脑损害十分关键,应基于ICP/CPP目标启动颅高压的分层管理策略来维持ICP在正常目标。
第一步基础治疗,包括头位抬高30°,保持颈部和躯干轴线,维持正常血压和正常血容量,维持正常体温,避免低氧血症,避免低白蛋白血症,维持正常二氧化碳分压目标于35~40 mmHg,维持血钠140~150 mmol/L,控制血糖,镇痛镇静,抗癫痫药物治疗,如果有脑脊液引流,通过脑室外引流来辅助控制颅内压。
如ICP仍增高,实施降低ICP的一线治疗方案,主要是渗透性治疗,最常用的渗透性降颅压药物是甘露醇和高渗盐水,必要时可辅助甘油果糖、白蛋白、利尿剂、山梨醇及尿素等。采取上述措施后,如ICP持续增高应启动降颅内压二线治疗方案,包括亚低温治疗、巴比妥治疗和去骨瓣减压术。
(1)甘露醇降低ICP的作用机制:
①甘露醇可使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这种渗度梯度促进了水分从脑组织和脑脊液转移入血循环,由肾脏排出,进而导致细胞内外液减少,从而减轻了脑水肿。
②可以加速脑脊液的吸收,从而促进颅内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的清除。
③可以通过短暂的充血和降低血液黏度来提高脑血流量,引起脑动脉补偿性反射的血管收缩,从而减少脑血容量。由于甘露醇的高反射系数,因此其跨血脑屏障时具有强大的渗透作用力。
(2)输注甘露醇后,很快脑组织水分开始减少并逐渐达峰效应,患者的高渗状态通常可维持数小时,但其颅内压减少作用时间一般较为短暂。因为血液中的糖会缓慢渗入大脑,并使水分滤过梯度达到平衡。为了防止水分滤出梯度效应逆转,水分重新进入脑内,有必要保持持续的高渗状态。0.25 g/kg剂量甘露醇可达到和0.5~1.0及1.0 g/kg剂量甘露醇同等的降颅内压效果。低剂量甘露醇能够避免引起渗透压失衡和严重的脱水,能有效的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重复施用100 ml的剂量比起始就给出500 ml甘露醇更有效。
(1)甘露醇的作用快捷,静脉注射后20 min内起作用,2~3 h降压作用达到高峰,持续4~6 h。因而在首次给药后如果仍需实施渗透治疗来降低颅内压,在监测颅内压和血浆渗透压的情况下,应在4~6 h后重复给药。如果重复给药后仍达不到ICP控制目标,需采用其他降颅压方案。
(2)甘露醇输注方案包括连续输注或脉冲式给药,脉冲式给药较连续输注效果更好,常规推荐剂量为0.25~1 g/kg体质量经外周或中心静脉导管在10~20 min的时间内静脉输入。脉冲式给药一般推荐0.25 g/kg小剂量给药,100 ml的甘露醇制剂能覆盖到体质量80 kg以下的患者。在突发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更高的剂量,一般使用约60 g(1 g/kg)的剂量。
短期使用甘露醇(1.0~2.0 g/kg)通过减少脑细胞外液可以最大化的减小脑容积,临床常应用于紧急降低颅内高压的一时性治疗,比如脑疝患者,外科手术操作中为了增加暴露等。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水电解质紊乱、血浆渗透压的改变引起颅内压反跳等并发症。在其后续的治疗过程中,为了达到同样的脱水降颅内压效果,往往需要增加甘露醇的使用剂量,才可能达到同等的降低颅内压的效果。因而脉冲式给予甘露醇尤其是时间较长者,使用小剂量的甘露醇是非常重要的。
(1)ICP监测对指导治疗ICP升高有重要意义,如果甘露醇使用后ICP<20 mmHg,则无需追加和重复使用甘露醇。如ICP>20 mmHg,采用甘露醇长期医嘱治疗,来维持ICP<20 mmHg或维持渗透压正常。如治疗后ICP仍持续在25 mmHg以上超过30 min,应进一步复查CT或启动更高级别的降颅内压治疗方案。
不管有无ICP监测,需结合临床和影像学检查来评价,影像学的评价非常重要,通过头颅CT评估颅内占位效应、脑室大小、脑组织移位、中脑周围脑池受压等颅内压升高的标志来判断治疗效果。无创脑水肿监护、经颅多普勒等非侵袭性检查,可得到颅内压、脑血流、脑水肿等指标,也可用于指导甘露醇的使用,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2)甘露醇使用后可出现电解质、内环境、容量状态及血浆渗透压水平的改变,并且甘露醇使用的剂量和频率跟血浆渗透压升高有相关性。ICP增高实施渗透性治疗时,应维持血浆渗透压目标值在300~320 mOsm/L。但血浆渗透压水平超过330~340 mOsm/L,将可能对肾脏及其他器官造成损害。
使用甘露醇后的渗透压间隙是一个更好的监测指标,血浆渗透压主要反映了渗透分子的作用,而渗透压间隙是所测得的血浆渗透压与所计算得到的血浆渗透压[渗透压=(血钠×2)+血钾+(血尿素氮/3)+(葡萄糖/18)]之差,渗透压间隙<10 mOsm/L提示需要重复给予甘露醇,当渗透压间隙>20 mOsm/L,应尽可能避免使用甘露醇。
(1)适应证:因病理因素包括颅脑创伤、脑出血、脑梗死、颅内肿瘤、脑积水、颅内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静脉窦血栓、脑水肿等造成急、慢性颅内压增高时,在实施ICP增高的基础治疗后仍存在ICP增高的疾病。
(2)禁忌证:下列情况应禁用或者慎用甘露醇:
①没有ICP增高病理改变的疾病;
②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瘀血;
③合并肾功能损害或潜在性肾病;
④充血性心力衰竭;
⑤代谢性水肿;
⑥孕妇及老年人;
⑦低血压状态;
⑧颅内活动性出血患者慎用,需手术者除外。
(3)甘露醇治疗ICP增高中的不良反应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①血浆渗透压过高:急性血浆渗透压快速增高时,会引起脑细胞内失水,脑细胞皱缩会引起机械性脑血管牵扯,继发脑血管损害。高血浆渗透压可引起体液容量的变化,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剧减,加剧脑的损害。细胞内的水会向细胞外移动,可导致严重的肺水肿,甚至多脏器功能不全。
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血浆渗透压的升高,如应激性血糖升高,消化道出血或容量不够引起的血尿素升高,血甘露醇浓度的升高,或者高渗性酮症性昏迷等。故更加需要使用小剂量甘露醇,避免血浆渗透压持续太高。
②渗透性肾病:渗透性肾病(ON)是指在肾细胞水平发生的结构性变化,主要发生在近端小管,在某些溶质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内浆液泡化和管状细胞肿胀。甘露醇引起尿中溶质排泄增加,从而刺激致密斑,激发强烈的肾小球-小管反应,导致入球小动脉收缩,引起肾小球滤过下降。
甘露醇以原形从肾脏排出,易使甘露醇中的草酸钙物质沉淀于肾小管,导致肾小管代谢障碍,肾小管吸收功能下降,造成少尿、无尿,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老年患者或已有的肾功能衰竭患者更加具有潜在的危险,通常在高剂量的甘露醇(>0.2 kg/d或者48 h后累积量>0.4 kg)后发生。
③颅内压反跳加重脑水肿:脑脊液中的甘露醇比血浆中的甘露醇排出更慢,当血中的甘露醇经肾脏迅速排出后,血浆中的渗透压明显降低,而甘露醇仍然在脑组织中滞留,从而使水分从血液中向脑组织中转移,颅内压重新升高,引起脑压反跳。长时间高剂量使用甘露醇,可导致脑组织中的浓度更高,引发脑水肿的加重,致颅内压反跳。甘露醇在脑组织中的累积是时间依赖性的,小剂量使用甘露醇可以减轻脑水肿加重和反跳。
(4)其他并发症:甘露醇的不良反应还包括药物浸润所致的皮肤脱落、利尿所致的低血容量、低钾血症和碱血症,以及在糖尿病和老年患者中出现的高血糖性高渗状态等。
(1)建议对ICP增高实施分层管理策略。在尚无足够证据表明高渗盐水和甘露醇哪个更优的情况下,甘露醇仍然是目前最常用的渗透治疗药物。
(2)尽可能保持甘露醇使用剂量0.25 g/kg。避免渗透压失衡和严重的脱水,维持血浆渗透压和脑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3)甘露醇的输注方式建议脉冲式给药,初始剂量为0.25~1 g/kg体质量经外周或中心静脉导管在10~20 min的时间内静脉输入,其后推荐每4~6小时给予低剂量0.25~0.5 g/kg维持。1.0~2.0 g/kg剂量用于单次或者短时间降低颅内压,为外科手术创造时机,或0.25~0.5 g/kg剂量给药后无法达到目标ICP值。
(4)应结合临床状态、ICP监测、影像学检查来评估甘露醇的治疗效果。血浆渗透压目标值应维持在300~320 mOsm/L。
(5)不合并ICP增高病理改变的疾病应避免经验性使用甘露醇,有适应证使用甘露醇时注意慎用的情况,避免过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