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散文·芦欣潮】普救寺游记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67

普救寺游记

原创/芦欣潮

“五一”前夕,微风吹佛,烈日高照,我们冒着30度的高温去游览了早就想去,但一直未成行的名刹普救寺。

普救寺位于山西永济市蒲州县境内。该寺之所以有名气,是因为《西厢记》的故事出于此地。因而引来了无数青年男女,中年夫妻,大令伴侣趋之若鹜,一起浪漫一把,去寻找,去见证爱情的真谛,去盟誓一辈子的永恒。
来到普救寺的南广场面北仰望,哇!好一幅壮美的画卷!但见那山坡上葱葱郁郁的树木,在一阵阵春风的吹动下此起彼伏,犹如绿色的海洋。在绿色海洋的正中,镶嵌着一个由低到高,层次分明,雄伟巍峨的“龙宫”。只见那拾级而上的台阶,富丽堂皇的门楼,造型独特的钟鼓楼,以及那高耸入云的宝塔,让人恍入仙境,如痴如醉。
进入普救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用石头铺成的又立又陡的台阶,每台有一尺三高,坡呈八十度左右。我们五步一歇,六步一停,吃力的爬了五十四个台阶来到了钟鼓楼。
钟鼓楼高约二十米,分为两层,底层是钟楼。四根水桶般粗的红漆圆柱立于四角,擎着那飞檐流阁,雕梁画栋,风格独有的楼体。楼的中间矗立着几根老碗粗的立柱搭起的钟架,钟架上吊着一个二米五高,两千公斤重的古钟。听导游说敲敲古钟能让人幸福安康,游客们在说笑中纷纷抬起胳膊,用手拍起钟来。
歇了一会,我们又继续爬了五十四个台阶来到了钟鼓楼顶层。楼中央放着一面直径一米五的大鼓,几个游客抡起大锤使劲敲了起来,“咚!咚!咚!”,霎时,欢庆的鼓声响彻在寺内外。
我站在顶层环顾了一下四周,只见四面的安全防护铁索上挂满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无法数清的“同心锁”。它们就象一群群青年,中年,老年男女,排着长长的队,摩肩接踵,争相进入普救寺。又象数不清的,浩浩荡荡的,排列整齐的男女群众,站在广场上,举着手齐声盟誓,来表达他们对爱情的忠诚。
顺着顶层向北进入一个院落,普救寺的最高建筑物——誦经塔,就展现在眼前。该塔有九层,每层高三米,共二十九米。那斑驳的砖墙以及塔基周围脱落的灰沙尘土,好像要告诉我们它所经历的悠久年代,及宗教文化的沉淀。
出了塔院再向北就是一座大殿,那是佛家弟子烧香拜佛的地方,但见一些青年男女在里面抽签,举香叩首,默许良好的愿望。
大殿的左首是寺内的一景:“古塔蛙鸣”。高耸的古塔下,一双金蛙突着眼珠,鼓着腮部面西卧榻在二米高的石台上。金蛙的下面,有一个近一米长的石蛙,该石蛙的背部有三处五厘米左右的深坑,那是千百年来,无数游人敲击该石蛙所致。我兴致勃勃的随手拿起一石块敲了起来,“咯哇”,“咯哇”,瞬间,一声声清脆悦耳的蛙鸣回荡在附近,传向了晋,秦,豫三省大地。妙哉!妙哉!我情不自禁的喊了起来。
大殿的右边就是“梨花院”,即《西厢记》发生的地方。院内有三座房,东边曰“东厢房”,是饭厅;北边曰“北厢房”,是崔莺莺母亲下榻之地;西边曰“西厢房”,是崔莺莺和丫环红娘住的地方。每个房内都放着真人大小般的雕塑像,看着这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雕像,《西厢记》中的故事情节,就象电视剧一样,一幕幕从眼前浮过……
书生张君瑞从洛苑出发到京城赶考,路过蒲州,听说普救寺风景优美,便进寺观赏。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就匆匆找到方丈恳求留宿,方丈就把他安排在梨花院的东邻住下。晚上,张生在月下吟诗弹琴,被住西厢房,因安葬父亲后返京路途受阻的崔莺莺听到,她也和诗应对。连续几个晚上,双双互生爱慕之心。有一天,二人在大殿内烧香拜佛时遇见,更萌爱恋之意。不巧,这件事被莺莺母亲知道了,她就把丫环叫去拷问,红娘如实禀告,并劝老夫人成全,但老夫人不同意。恰逢一位驻军首领带兵围住普救寺,要抢莺莺成亲,老夫人急了,赶紧把方丈叫来商议,说谁只要把兵退了就把莺莺嫁给他。张生听到此消息,马上写信让一好友将军率兵解围。兵退后老夫人反悔,红娘据理力争,老夫人没办法,又要求张君瑞考上状元才能把莺莺嫁给他。无奈,张生便告别莺莺赴京赶考,结果中了头名状元。最后,书生张君瑞和小姐崔莺莺喜结良缘。
院内墙上书写的唐代元稹诗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诗中有画,画中言情,惟妙惟肖的勾画出莺莺急切等待,盼望见到张生的美奂情缘。难怪历代书生,秀才,小姐直到今天的妙龄男女,络绎不绝的来到该寺。
一群喜雀在空中翱翔,有几只扑闪着双翅停在了院内浓密的古树上,“啧啧”,“啾啾啾”,“叽咕,叽咕”叫个不停,给宁静的小院带来了欢庆的气氛。
几朵白云随着微风舒展着腰肢从头顶飘过,渐行渐远。我久久的凝视着那朦朦胧胧的云朵,忽然,眼前出现了一行秀美的字体,“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不正是无数痴男情女的祈盼吗!
愿天下有情人都能修成正果!

作者简介

芦欣潮简历:退休教师,参加工作后在城关中学任教,后又到县委统战部工作,然后又到教研室,大荔中学工作。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

  • 明朝历史人物——徐霞客(石鼓书院)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朝南直隶江阴人.徐霞客幼年受父亲影响,喜爱读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使他从小就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立 ...

  • 【大荔文学·散文·芦丽娜】廿一古会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46 廿一古会 文/芦丽娜 一进寒冬腊月,家乡杨家庄腊月廿一古会便成了念念不忘的牵系. 庆幸身边有个微察吾心的爱人,让我难圆的梦屡屡得以实现.年关将至, ...

  • 【大荔文学·散文·罗德潮】代 沟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01 代 沟 文/罗德潮 鼠年,新型冠状病毒突发,使不少在外工作子女于家乡多留住了些日子,爷孙.父子的交流比常年也多了许多. 大年初一上午团圆饭时,翊城 ...

  • 【大荔文学·散文·柯小娟】梧桐花开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10 梧桐花开 原创/柯小娟 北方的梧桐树是再普通不过的树木了,也许大多数人已经司空见惯,觉得再平常不过了,而我于梧桐有着与常人不一样的感觉,源于我脑海 ...

  • 【大荔文学·散文·常盈】舐伤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11 舐伤 原创/常盈 曾几何时,我开始佩服一些动物的特殊本领--受伤后自己舔舔,伤口就愈合了. 人在生活中不可能不受伤.每个人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碰伤擦 ...

  • 【大荔文学·散文·孙宝玉】怀念我家门前的老洋槐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11 怀念我家门前的老洋槐 孙宝玉 别人写洋槐树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我写洋槐树是为了感恩报德.况我写的洋槐树还是我家门前一棵孤独的老洋槐树,没有什么风雅可 ...

  • 【大荔文学·散文·柯小娟】那一片芳草地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12 那一片芳草地 --玫瑰花园 原创/柯小娟 我生活的这座小城,周围广阔而平坦,道路四通八达.城周围没有山包小丘之类的高地,喜欢爬高的我总觉得单调了些 ...

  •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13 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 原创/拜都莲 一直以为,开花.结果不仅是个过程,更是一种程序,一种不容变更的程序,可是今天,我才知道,生活也有例外.  一 ...

  • 【大荔文学·散文·任钰】感恩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13 感恩 原创/任钰 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前面一对父女的背影深深吸引了我,父亲伟岸的身影显得脖子上的女儿玲珑精巧,本就是可爱顽皮 ...

  • 【大荔文学·散文·我心依旧】看脸色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14 看脸色 原创/我心依旧 前几天,我在邻村干完木工装修活,天已暗,想去看望下居住在本村的姨父,姨父八十多岁了(我一直称呼"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