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五一”前夕,微风吹佛,烈日高照,我们冒着30度的高温去游览了早就想去,但一直未成行的名刹普救寺。
普救寺位于山西永济市蒲州县境内。该寺之所以有名气,是因为《西厢记》的故事出于此地。因而引来了无数青年男女,中年夫妻,大令伴侣趋之若鹜,一起浪漫一把,去寻找,去见证爱情的真谛,去盟誓一辈子的永恒。来到普救寺的南广场面北仰望,哇!好一幅壮美的画卷!但见那山坡上葱葱郁郁的树木,在一阵阵春风的吹动下此起彼伏,犹如绿色的海洋。在绿色海洋的正中,镶嵌着一个由低到高,层次分明,雄伟巍峨的“龙宫”。只见那拾级而上的台阶,富丽堂皇的门楼,造型独特的钟鼓楼,以及那高耸入云的宝塔,让人恍入仙境,如痴如醉。进入普救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用石头铺成的又立又陡的台阶,每台有一尺三高,坡呈八十度左右。我们五步一歇,六步一停,吃力的爬了五十四个台阶来到了钟鼓楼。
钟鼓楼高约二十米,分为两层,底层是钟楼。四根水桶般粗的红漆圆柱立于四角,擎着那飞檐流阁,雕梁画栋,风格独有的楼体。楼的中间矗立着几根老碗粗的立柱搭起的钟架,钟架上吊着一个二米五高,两千公斤重的古钟。听导游说敲敲古钟能让人幸福安康,游客们在说笑中纷纷抬起胳膊,用手拍起钟来。歇了一会,我们又继续爬了五十四个台阶来到了钟鼓楼顶层。楼中央放着一面直径一米五的大鼓,几个游客抡起大锤使劲敲了起来,“咚!咚!咚!”,霎时,欢庆的鼓声响彻在寺内外。我站在顶层环顾了一下四周,只见四面的安全防护铁索上挂满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无法数清的“同心锁”。它们就象一群群青年,中年,老年男女,排着长长的队,摩肩接踵,争相进入普救寺。又象数不清的,浩浩荡荡的,排列整齐的男女群众,站在广场上,举着手齐声盟誓,来表达他们对爱情的忠诚。顺着顶层向北进入一个院落,普救寺的最高建筑物——誦经塔,就展现在眼前。该塔有九层,每层高三米,共二十九米。那斑驳的砖墙以及塔基周围脱落的灰沙尘土,好像要告诉我们它所经历的悠久年代,及宗教文化的沉淀。
出了塔院再向北就是一座大殿,那是佛家弟子烧香拜佛的地方,但见一些青年男女在里面抽签,举香叩首,默许良好的愿望。大殿的左首是寺内的一景:“古塔蛙鸣”。高耸的古塔下,一双金蛙突着眼珠,鼓着腮部面西卧榻在二米高的石台上。金蛙的下面,有一个近一米长的石蛙,该石蛙的背部有三处五厘米左右的深坑,那是千百年来,无数游人敲击该石蛙所致。我兴致勃勃的随手拿起一石块敲了起来,“咯哇”,“咯哇”,瞬间,一声声清脆悦耳的蛙鸣回荡在附近,传向了晋,秦,豫三省大地。妙哉!妙哉!我情不自禁的喊了起来。大殿的右边就是“梨花院”,即《西厢记》发生的地方。院内有三座房,东边曰“东厢房”,是饭厅;北边曰“北厢房”,是崔莺莺母亲下榻之地;西边曰“西厢房”,是崔莺莺和丫环红娘住的地方。每个房内都放着真人大小般的雕塑像,看着这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雕像,《西厢记》中的故事情节,就象电视剧一样,一幕幕从眼前浮过……书生张君瑞从洛苑出发到京城赶考,路过蒲州,听说普救寺风景优美,便进寺观赏。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就匆匆找到方丈恳求留宿,方丈就把他安排在梨花院的东邻住下。晚上,张生在月下吟诗弹琴,被住西厢房,因安葬父亲后返京路途受阻的崔莺莺听到,她也和诗应对。连续几个晚上,双双互生爱慕之心。有一天,二人在大殿内烧香拜佛时遇见,更萌爱恋之意。不巧,这件事被莺莺母亲知道了,她就把丫环叫去拷问,红娘如实禀告,并劝老夫人成全,但老夫人不同意。恰逢一位驻军首领带兵围住普救寺,要抢莺莺成亲,老夫人急了,赶紧把方丈叫来商议,说谁只要把兵退了就把莺莺嫁给他。张生听到此消息,马上写信让一好友将军率兵解围。兵退后老夫人反悔,红娘据理力争,老夫人没办法,又要求张君瑞考上状元才能把莺莺嫁给他。无奈,张生便告别莺莺赴京赶考,结果中了头名状元。最后,书生张君瑞和小姐崔莺莺喜结良缘。
院内墙上书写的唐代元稹诗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诗中有画,画中言情,惟妙惟肖的勾画出莺莺急切等待,盼望见到张生的美奂情缘。难怪历代书生,秀才,小姐直到今天的妙龄男女,络绎不绝的来到该寺。一群喜雀在空中翱翔,有几只扑闪着双翅停在了院内浓密的古树上,“啧啧”,“啾啾啾”,“叽咕,叽咕”叫个不停,给宁静的小院带来了欢庆的气氛。几朵白云随着微风舒展着腰肢从头顶飘过,渐行渐远。我久久的凝视着那朦朦胧胧的云朵,忽然,眼前出现了一行秀美的字体,“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不正是无数痴男情女的祈盼吗!
芦欣潮简历:退休教师,参加工作后在城关中学任教,后又到县委统战部工作,然后又到教研室,大荔中学工作。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