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乐园:外婆家梦幻般的后院及蝉【散文】
李跃峰,笔名(网名)山野俗人,陕西省大荔县人,生于1966年10月,酷爱文学。是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江山之星。曾在国家各级报刊发表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多次。其中,中篇小说《梁燕妮》于2010年获得了首届全国“铜锣湾”杯“孝问苍生”孝文化征文大赛二等奖,栏目剧《咱们村的监委会》获得了2011年全国廉政短剧大赛铜奖,短篇小说《书怨》获得了2009陕西省首届“益秦”杯“与法同行”征文大赛优秀奖。著有长篇小说三部,中短篇小说数部,散文百篇,诗歌几百首。
1、外婆家梦幻般的后院
原创/李跃峰
外婆家的后院很大,足足有一亩半大小,在小时候的我的眼里,它简直就不是后院,而是森林和乐园,每当快到暑假的时候,我的心就已经早早地飞到了哪里。
外婆家的后院是方方正正的,载有各种各样的树。有石榴树、枣树、杏树、桑葚树,还有杨树、桐树、榆树、甚至皂荚树。仅石榴树就有白石榴和红石榴,甜石榴和酸石榴;杏也分为小杏和接杏;桑葚分为紫桑葚和白桑葚。从五月份开始一直到十月份,后院里都有果子可以食用。
对果子的贪婪在我的念想里还只是一少部分,最主要的还是后院里的各种乐趣。小舅舅比我仅仅大三岁,是我最好的玩伴。每当我到外婆家玩耍的时候,小舅舅就会带着我和其他小孩子在一起玩耍。下涝池了,逮知了了,打棒猴了,扔沙包了,非常快乐。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和小伙伴们在外婆家的后院里玩。
后院里是鸟儿的天堂。喜鹊、燕子、乌鸦都爱在树上唱歌。但最多的还是麻雀,它们一群一群地,呼啦啦飞来了,相伴在树下的空地上蹦蹦跳跳着,觅食着草丛里的草籽和虫子。谁家的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叽叽叽蹒跚着过来了,它们也不怕,还依然顾我地安然地在地上啄食着。只有当谁家的小狗迈着悠闲的步伐巡视时,它们才呼啦啦地一跃而起,飞向树梢或者稍远的地方,观望一会儿,相互分析交流着狗狗的去向,当发现很安全时,这才又刷地全部降落到地面上,继续自己悠闲的生活。我最喜欢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麻雀们觅食了。它们跳跃的姿势虽然很笨拙,但却很可爱,尤其当他们站立在那里左右观望的时候,很是娴雅。
五月份,石榴花鲜红鲜红地,引得许多蜜蜂和蝴蝶在石榴花上盘旋着,贪婪专注地地食用着花蜜。有一次我想悄悄地摸摸石榴花,被蜜蜂误认为我要和他抢蜜吃,它就然狠狠地蛰了一下我的手,害得我的手肿了老大的一个包。从石榴树下穿过杨树和皂荚树,我来到了桑葚树下。桑葚树下的地面上满是掉落的紫色的桑葚果,大多已经干瘪了没有了水分。干瘪的桑葚四周满是深紫色的印痕和鸟雀的灰白色的粪便。看到这些,我的嘴里就开始分泌唾液了。桑葚浓郁的酒香牵引着我的眼睛瞄向了树梢。我毫不犹豫地脱了鞋子,向树上爬去。等到了树上,我就找了个附近桑葚果很密集的树杈坐下来,专门捡那些深紫的熟透了的桑葚摘了吃。不时就有一些熟透了的桑葚果啪地自行落到地面,摔碎,贴在了地面上,把地面染成深紫色。在我够不到的树梢处,有几只没有发现我的麻雀娴熟地站在娇嫩的树枝上,一晃一晃地啄食着最美味的桑葚果。它们那那是吃啊,简直就是浪费。好好的果子往往啄食不到十分之一,就随着它的喙掉落下去。而一旦掉了下去,它们则连看都不看,就立马去享受另一个最美味的桑葚果,挑拣得非常厉害。在鸟儿的陪伴下,我尽情地享用着美味的桑葚,等到外婆做好了饭大声喊我的时候,我的手和嘴就都已经被染成了深紫色的了。
一次性吃饱了,就不会再想桑葚果吃了。于是,我就和小伙伴们在树丛间宽阔的地方玩跳房子。就是用树枝在地上画出好像是四个纵行的格子,然后把瓦片扔进第一个格子里,单脚跳着把瓦片依次踢进下一个格子里,直至最后,才双脚站立,转身,再把瓦片依次踢出。每一次都不能出界,否则就输了。不想玩跳房子,我们就来到枣树下,把那些尚显娇小的枣子摘下来,吃掉一枚枣的一头,露出尖尖的枣核,把带肉的一头均匀插进三段两寸左右长的细细的树枝蹲在地上作为支架,让露出来的尖尖的枣核端直竖立着。然后在另一段三寸左右长的细树枝两端插上两枚小枣,作为转盘,小心地把细细的树枝中间的那一点架在作为底座的枣核的尖尖上,轻轻地用手一拨,这座用小枣和树枝做成的转盘就开始旋转了,但很考人的耐心和巧劲。力量稍微用的不匀,转盘就会掉落。非常有意思也很有挑战性。虽然很单调,但我们,尤其是我还是乐此不疲的,常常玩上一天也不知厌倦。
到了暑假的时候,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和舅舅在后院里爬树逮知了。我爬树的本领不行,往往费了很大的劲才能爬到那棵皂荚树的半腰。可舅舅双手抱着树,双脚蹬着树干,一眨眼功夫就钻进了树叶里,看不见了。不一会儿就轻轻松松地逮住了一只知了。你听知了的叫声,刚开始还是悠长的嘹亮的声音,很快就变得急促起来,而且木木地。我知道,那是知了被舅舅握在手心里的回音。这时,我就能看见舅舅滑出了密密的树叶形成的伞,哧溜一下就滑到了地上。他把知了递给我,我拿着知了竟然没有一点兴奋感。我也想自己爬上树逮一只,但努力了几次都没能爬上树,只好作罢。过了几天,舅舅不在,我一个人转到后院里,聆听着知了悠长的叫声,忍不住又来到了皂荚树前,紧紧地攀附在树干上,努力地向上爬去。爬爬歇歇,还终于爬上去了。我小心地避开皂荚刺,攀着树枝,躬了躬腰,就站在了树杈上。舒适地伸了一下腰,然后仔细寻找知了的踪迹,但就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影子。这时,知了又开始鸣唱了,我仔细聆听着,原来就在我的头顶。这时再看,原来就是我左上方的一个树枝上,随着叫声,它的屁股还一撅一撅地。就在它撅屁股的一瞬,一股清凉的尿液就像水枪一样地喷了出来,画了个弧线,慢慢变成雾,消失在了半空。我悄悄爬进知了,猛地伸手一扣。但知了还是拖着悠长的叫声,惊恐地穿过树枝树叶飞向了远处。我只好摸了摸皂荚的尖刺,感觉了感觉刺扎手指的疼痛,小心地溜下了树。从此,我就再也没有逮过知了。
过了不久,唐山地震了。于是,全国上下都在防震抗震。各家各户都在公社干部和大队干部的要求下在打麦场或者其他空旷的地方搭了帐篷,晚上大家就住在帐篷里。也许大人嫌麻烦,都不愿意在帐篷里睡,搭了帐篷也只是为了应付大队和公社的干部看,谁都不相信会有地震在自己的家乡发生。但我们这些小孩子们却缠着大人要在帐篷里睡,一个是为了新鲜好玩,一个是对地震的真恐惧。我舅舅和外婆也搭了帐篷,就在外婆家的后院里的空地上。帐篷是三角形的横面,长方形的斜边,用细椽子撑起骨干,然后用包谷杆苫起来,两头开口的三角形地方,用布帘子遮上。帐篷的地面铺了一层厚厚的麦秸,很绵软也很舒服。
天黑了,玉石一样的月亮挂在半空,把她柔和的牛奶样的光辉透过微微晃动的树叶播洒在潮湿的土地上。蓝莹莹的天空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闪烁的星星,似乎在向我诉说着美丽的故事,可是我一句也听不懂,只能猜谜一般地贪婪地望着星星。后院的树上的小鸟梦呓般地有一搭没一搭地叫着,远处村庄里的狗们也不时地吠叫几声以宣示自己的存在,只有草丛里的蛐蛐不甘寂寞,使劲地鸣唱着,似乎在举办着一场大型合唱音乐会。和外婆抱着薄褥子进了帐篷,铺好褥子,坐在一旁督促我躺下。微风穿过帐篷,让初秋的夜有了仲秋的味道,微微有些寒意。包谷杆苫盖的帐篷壁有些缝隙,柔和的月光穿过缝隙在坐在帐篷里的外婆身上印下了美丽的竖向条纹。我躺在帐篷里,望着那月洒进来的条纹,在蛐蛐的歌声里,坐着周公华丽的马车进入了童话般的梦境。
自从上了初中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去外婆家的后院里玩耍了,但它总在我的梦中出现,而且伴随着的就只有诗意般的美丽。因为,外婆家的后院里储满了我的回忆,我的快乐,我的幸福。前几年,大舅去世了,我这才有机会去了外婆家的后院。可外婆家的后院却变小了,它被三家人分割成了三个院落,里面的树也美了,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风采。后来,在离开外婆家的路上,我仔细地看看了,其实,我失去的不仅仅是外婆家的后院,还有村头那波光粼粼的涝池,还有我快乐幸福的童年。
2013年8月8日于草庐书屋
2、蝉及其他
原创/李跃峰
午休起来,看看时间,离孩子学习绘画的时间还早,我就坐在了电脑前,准备浏览网页,写写拙文。
天很热,刚刚坐下来打开电脑,汗珠子就从毛孔里钻了出来,似乎约好了似地,聚集着,汇成了小小的水流,沿着身体向下淌着。汗流经的地方微微发痒。我不喜欢吹风扇,更不喜欢吹空调,只喜欢喝着热茶,让汗挥发掉身体的燥热。
小区花园里梧桐树上的蝉一个劲地叫着,没有疲倦。一只歇息了,另一只又叫了起来,渐渐地都加入了合唱的行列,窗外便成了蝉的音乐会。
蝉总藏在树荫里,她的歌声透过树枝、树叶,带着树的荫凉穿过流火的夏阳,穿过围墙、玻璃,进入了小区的住宅楼、写字楼以及田家农舍,飘进了身心疲惫的人们的耳朵,渗入了烦躁难耐的人们的灵魂,顿时,就把清凉的幽谷和森林瞬间送进了在了人们的心里。于是,疲惫的不再疲惫了,烦躁的也不再烦躁了,一种异常的静谧和平和便主宰了人们的灵魂。疲惫和烦躁的人儿,便不由自主地停住了手头的工作,长呼吸一口气,微笑着斟了一杯香茗,慢慢品着,继续欣赏蝉的天籁之音。等到一杯香茗饮毕,也就精神了许多,舒适了许多,也快乐了许多。这时,再继续刚才暂停的工作,效率必然会比暂停前提升很多的。我喜欢蝉的歌声,在蝉的歌声里,我的草庐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建在幽谷里的草庐了,耳边便有了汩汩的清泉流淌声,飒飒的清风吹拂林间树叶的声音,喈喈的小鸟的动人的鸣叫声,宛若真的一样。
欣赏着蝉的音乐会,蝉的一生便出现在了我的脑海。我想弄明白,为什么蝉能够愉悦、清凉人们一夏,并且深深地嵌入了人们的记忆?
蝉的一生是漫长的,也是艰难的。蝉的卵往往被雌蝉产进树枝、树叶里。等到秋风扫落叶的时候,落到地上。但只有一部分带有蝉卵的树枝、树叶落到地上,还有一部分没有被吹落,那么,那些产在树枝里的蝉卵就会死亡了。落到地上的带有蝉卵的树枝又有一部分被埋进土里,慢慢孵化,变成若虫。也有一部分被人们捡拾了拿回家里生了火,连带蝉卵也被焚化。还有一部分就那么一直亮在地面上,树枝里的卵也就又失去了孵化的机会。据法布尔的《昆虫记》记载,那些极少的进入了土地深处孵化成若虫的虫卵在黑暗的土地里一呆就是八年,靠吸食树根的水分和营养生活。在这八年里,她不断地成长,不断地修筑洞穴,向上爬升。等到终于要升出地面,见到阳光的时候,又有许多贪婪的大人、小孩想着方子寻找、逮拾蝉的幼虫,好回家用油炸了食用。据说,油炸蝉蛹富含蛋白质,很有营养。我儿子一放暑假就跑去他外婆家了,每晚跟着他表哥到处逮蝉蛹,一晚可逮一小盆呢。他们还不是最能逮的,那些老手据说逮的要比他们的多好几倍呢。就这样,侥幸能够逃脱人类毒手的就又少之又少了。那些侥幸逃脱的,就悄悄地爬上了树木,脱了壳,才变成了真正的蝉。就这样,还有相当一部分要被她的天敌——鸟儿吃掉。只有那些真正完成了生命的历练的蝉,这才能够站在树木的枝桠间,绿叶里纵情地歌唱属于自己的喜悦和幸福。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蝉的一生和那些艺术家、作家的奋斗历程又是多么地相似啊。只不过,艺术家、作家们面对的可不是死亡,但却是和死亡能够类同的各个阶段的挫折、失败、放弃以及欲望的诱惑。只有那些战胜了奋斗过程中的挫折、失败、放弃与各种欲望诱惑的艺术家和作家,才能够有资格骄傲地站在成功的枝头尽情展示自己作品的歌喉,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感悟以及智慧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给读者,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这在许多伟大的艺术家那里可以得到证明。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既《金瓶梅》之后,以描写家庭生活,并以之反思整个封建文化和社会人生为题材,在思想和艺术都达到了中国小说成就最高峰的杰出作品。但根据现存的零星材料可以知道,曹家来到北京后,曹雪芹曾在一所宗族学堂当过类似杂役差事的“舍夫”。因为生活贫困,他常常靠卖画为生。晚年流落到北京西郊的一个小山村,过着“蓬牗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的困顿生活。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却写下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压卷之作——《红楼梦》。而且,曹雪芹还在悼红轩中忍饥挨饿地批阅了十载,增删了五次,终于完成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定稿及其以后的后三十或者四十回的回目和初稿。他感慨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但他的一生却是苦苦探索的一生,寂寞痛苦的一生。在他有生之年里,他的作品并不被世人所接受,除了他弟弟为帮助他私自买了他一副画作外,再也没有卖出过一幅画作。1890年7月29日,梵高终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其年轻的生命,时年他才37岁。
因而,我国汉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太史公自序》里悲愤地写道:“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以明示自己在被汉武帝对他施行侮辱性的宫刑后要完成《史记》的坚强决心。
可见,在艺术的道路上,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言的。艺术家或者作家要想取得成功,尤其是巨大的成功,为国家和人类做出贡献,就必须忍受得住孤独和寂寞,甚至各种各样的打击和挫折。孟子在《孟子.告子下》中写道:“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蝉声越来越清越了。它在我的心里已不再是蝉,而是伟大的英雄,伟大的艺术家了。
庄子在《逍遥游》里写道:“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说的是,要去郊外旅游的,只要准备三餐的干粮就行了,回来后,肚子还不饿;去一百里外办事的,先天晚上就得准备干粮;去一千里之外有事的,必须准备三个月的干粮。北海里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鲲,不知道有几千里那么大。变化成鸟,名字叫做鹏。鹏的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那么大。一怒而飞,它的翅膀就像垂天的乌云。当它从南海起飞的时候,翅膀扇动的水就又三千里宽,一冲就是九万里的高空。它所要借助的,正是每年六月里天地间最大最厚的风。所以,从当下开始,那些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就要戒骄戒躁,平静心态,甘于寂寞,认真学习,不断努力,不论从知识储备到道德修养,还是从艺术技巧到人生实践,都要不断地修行和实践,使他们变成自己将来飞天的六月的巨风,托着自己飞向那艺术的九万里天空。
汗又淌了下来。我用毛巾擦了擦,又品了一盅热茶,在蝉的鸣唱里,继续着我的爱好与事业。
2013年7月27日于草庐书屋
往期散文推荐:孤独的馈赠【随笔】
特别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