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习国际象棋的你:我们与高手真正的差距
当我们一提到牛顿、爱因斯坦、高斯、莫扎特、乔丹这些高手时,你会想到什么?你会想到他们肯定是天赋异禀,不然每个人稍加努力都能成为他们那样的高手。
可事实上,杰出并非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习的技巧。成为杰出人物的关键,在于刻意练习。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作者本人说的。本书的作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是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可见,他说的话是具有权威性和可行性的。
在此之前,我们还听说过“一万小时理论”。“一万小时理论”能让我们更加自信地去学习和工作,感觉更加充实,但要成为真正的感受,除了时间上的投入,还要正确地练习方法。
众所周知,莫扎特被认为是音乐界的天才,他七岁就能弹奏多种乐曲,还能作曲。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莫扎特的父亲也是一名音乐家。他之所以能年少出名,是得以他父亲用心地栽培,使得他在极小的年纪就得到了大量且目的明确的练习。而且单就音高而言,2014年日本心理学家,木神原彩子进行的一项实验,证明了一直被认为天才标志的完美音高,实则通过训练也可以为普通人所掌握。
那么普通人的练习方法和高手的练习方法到底有何不同呢?一般人学习或练习一种技能,采用的都是天真的练习法,即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其实这是一种极其低效的练习。而且有很多师父教会了徒弟的基本功之后就不怎么管了,他们认为学徒是不怎么需要教的,学徒大部分是靠悟性和反思能力。这也就是一般师父和培训老师的差距所在吧。而高手的练习方法通常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的特征:
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把目标分解,并制定一个计划。在达成每一个细致的小目标的过程中,纠正自己的行为方式,解决面临的问题。
具有专注的练习状态:高手练习的时候尽力保持每时每刻都专注,集中精力练习,没有任何走神的空间。
练习包含反馈。感受每次尝试都会得到立即反馈,是对还是错。如果是错,又错在哪里,需要怎样才能弥补不足。
需要走出舒适区。每个人在舒适圈学习,都会感到特别轻松。可是要提高自己能力,就会感到麻烦、不舒服这时候就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有时候你自认为自己达到自己的极限,其实只是你的愿望和动机还不够强烈。
我们要想成为行业内的高手,就必须有以上四个特征。而且很多时候单靠个人是无法成为高手的,我们需要来自他人的鼓励和反馈,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那些顶级运动员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优秀教练。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名师才会出高徒。
信息纷呈的时代,我们对知识越来越触手可及。
过去,求学是一件烧钱的事,需要坐上马车花一个多月去拜见老师。现在,网上各种课程五花八门,图书馆书籍一应俱全,更有贴身的老师或者朋友指导。知识,犹如探囊取物一般,唾手可得。
知识变得容易获取,但也带来一个问题。我们如何高效学习这些知识,即我们该怎么学习?
在此之前,我们先谈一个人——乔希·维茨金。他从9岁起便8度获得全美国际象棋冠军。并且他传奇的国象之旅被拍成电影《王者之旅》。
当然他厉害的还不止于此。20多岁时,他改行研究太极拳,然后21次荣获全美太极冠军并最终获得了世界太极冠军。
你也许很难想象,国际象棋与太极之间毫无关联的两样事物,他是怎么做到在这两方面上登峰造极的?
我想,这来源于他自己的“学习之道”。
我意识到自己最擅长的既不是象棋也不是太极,我最擅长的是学习之道。——乔希·维茨金积极热情
维茨金喜欢上象棋完全是无心之举。晚冬的下午,在纽约市中心旁的华盛顿广场公园,6岁的他和母亲在这里散步。走着走着,他一眼就看见了在大理石上的棋盘和它上面一个个神秘的小塑像。他还看到了两位公园常客在棋盘两旁对弈的场景,他被这个战场吸引住了,从此他知道了“我喜欢它”。
无独有偶,当他刚开始学习太极时,他也是被太极所吸引从而表现出巨大的热情。他看见他的太极老师,梦幻般的步伐和在空气中缓缓推动的双手,他感受到了动作的深奥和精确,然后仿佛入了魔一般迟迟没有缓过神来。他知道他需要多多学习了。
对比他这两段开始学习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学习某样事物或者技能时,我们首先要积极主动,充满热情。
积极热情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它能推动你持续学习,而不会半途而废。积极代表着主动,热情代表着好奇,正是这两个方面,我们才能开始接下来的学习。如果是消极被动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获。
所以,学习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保持积极热情的心态。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学习自己喜欢的事物喜欢让你不由自主地保持积极主动的姿态。
2、想想你学会后会获得什么如果碰到自己不那么喜欢的,不妨想想假如自己学会了这项技能,我能获得什么。并且,每天看一遍,你自然会保持积极的心态。
3、发现它的美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其美好的一面,只是我们并未发现,而有的人发现了。对于你要学习的东西,端正心态,换一个角度,用双眼发现它美的地方,你自然会被其吸引。
面对庞杂的事物,你是否会措手不及?
其实,对于此你只需记住一句话,即“化繁为简”。这是一个把复杂变为简单,再从简单处着手,然后将简单有机整合在一起的过程。乔希·维茨金把它叫做划小圈。这是他在练习太极之中慢慢体会出来的。
他之所以能很快学好太极,与他注重细节是分不开的。他总是能有效挖掘技能的本质所在,然后有效压缩技能的外在表现然后紧紧围绕技能的内在实质,分解学习一套复杂的动作,然后通过大量练习将其融入到自身,使技能的广度圈慢慢缩小而自身的力量则会增强。
也就是说,他通过大量练习,把一项练习分解成很小的环节一一练习,然后整合在一起。通过大量的训练后,这项练习已经融入他的身体,也成为他的一种本能反应。他能不用思考却能自如使用出来,且效果还不赖。他的技能圈子就缩小了。
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它预示着我们能够通过大量练习将某一项技能融入我们的身体中,我们不用思考,完全可以下意识去完成。
那么,我们该如何达到这一境界呢?
将学习的内容分成一块一块的,逐一学习,再通过大量的训练,让这项技能融入我们自身,成为我们的本能反应,就能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渐进与整体理论
乔希·维茨金在他《学习之道》这本书提到了有关学习的两个理论,即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我们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呢?
整体理论就是将成败归结于一种自己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它是天生并且固定的,我们无法改变。这类人喜欢用“好”“坏”“笨”“聪明”来评价自己。
渐进理论就是“我能够达到目前的水平是因为自己的努力”,相信能力水平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的。这类人喜欢用“我之所以没做好,是因为我努力的还不够”。
从这两种理论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整体理论将成败归结于外界,是被动的;渐进理论将成败归结于内界,即自身,是主动的。
信奉整体理论的人,在遇到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时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但如果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就没辙了。他们就会认为是自己的能力水平不够,解决不了也没什么。殊不知,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但信奉渐进理论的人遇到同样的问题就不会这样。他们会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可能会花很多时间,但他们相信通过他们的努力一定能解决问题。
长此以往,信奉渐进理论的人一天天进步,而信奉整体的人还一直呆在原地,差距就自然出现了。
谈这个,是为了让你知道,你的成败取决于你的努力,你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改变自己。对于学习,一定要有不服输的心态。
因为幸运女神总会眷顾那些努力的人。
声明:本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出处以真实情况为准,本平台不对因使用本文章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最终解释权归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