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吧,看不懂它,真不丢人
评价一部电影,很多人固有的逻辑就是看懂。什么是看懂,看明白故事,看懂了核心主旨,再不济也能看清楚一部分,并知道这部分与整体的故事情节的关联性。这是大多数观众认为的看懂。然而这种看懂的逻辑仅仅适用于一般的商业电影或者是一般的故事片。因为还有一种电影叫文艺片。文艺片的故事性往往是散乱的,这种散乱的故事性并不符合一般观众的观影习惯。因此,大家对文艺片普遍的接受度会因人而异。然而还有一种电影比文艺片更别扭,比如说戏剧。
站在电影的角度看戏剧,很容易找到两者之间的差异,戏剧强调冲突,强调情感的起伏,对于故事性反倒不是太过于执着,因此,我们经常看到的戏剧多为折子戏,折子戏不过是全剧的一部分,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然而如何判断这出折子戏是好是坏,答案就在于演员在演出的过程中能赋予给角色的意义。演员能通过自己的表演将饰演的角色的那种感官冲突完整的表现出来,那么这出戏剧就是成功的。而这种成功如果站在电影的角度去看,自然难以理解,因为电影所注重的故事,你在哪里?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说的就是一个矛盾项。本片就是《阳炎座》,是一部日本电影,而本片的表现形式是建立在戏剧与电影之间的交合域。它既有着电影的特性,同样没有抛弃戏剧的内核。因此,本片的艺术性是非常充足的,然而这样充足的艺术性最终却展现为对一般观众的不友好,这种不友好或许在当时没有表现的太过于明确,反倒是对于现代观众而言,这种不友好是递增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代观众早已经习惯了好莱坞那种叙事逻辑,对于东方传统戏剧的认识远不足以和西方现代电影相比。
《阳炎座》说的是一个作家的奇遇,在街头偶然邂逅了一个神秘女子之后,作家便陷入到了一种似梦非梦的状态。时而看到自己与神秘女子把酒言欢,时而看到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冷静的看待自己与神秘女子的交谈。然而更让作家意外的是,自己与神秘女子的这段经历却成为了某一部小说的故事线,而这部小说的作者却是作家本人。
这是一个让人感觉非常奇怪的交集,作家在经历了很多次这样的场景之后,他逐渐的不明白了,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梦里,还是身处现实当中。梦幻与现实的距离一步一步的被模糊,这种之前有着非常明显的边界感逐渐的消失不见。
故事的最后,作家终于感觉到自己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他觉得自己成功的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边界搞清楚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梦幻再一次击倒了作家,作家彻底的迷惑了。
整体来说,如果观众对于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戏剧没有更多的了解的话,如果观众仅仅是当这部电影是一部电影的话,那么看不懂是正常的,也是自然的。因为本片并不是一部喜闻乐见的作品,因为穿插了太多的日本戏剧元素,同时也结合了很多现代电影元素。如果仅仅是将这两种元素结合起来的话,那么本片也还是会有一个边界性的东西来让观众很好的分辨的,然而事实上本片却没有这样做。
戏剧与电影的结合中,本片并没有泾渭分明的让观众看到这样的边界线,反倒是将这样的边界线一下子去除了。这样一来,仅仅靠着自己单方面的知识储备,则是完全看不明白本片的主旨的,这也是很多影迷所诟病的地方。
然而我们换一种角度去看,将原有的故事性完全的去除,然后通过人物的情感波动来作为贯穿整部电影的引线,这样一来,本片就能好理解多了。
作家因为自己的才华受到贵族的青睐,而这种青睐一定意义上让作家产生了一种幻觉,这种幻觉反过来主导了作家的作品。当作家沉溺于作品与作品带来的虚幻感中之后,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边界被模糊了。作家本身就是一个内心异常敏感的人。这种敏感对于周围边界模糊后带来的变化自然是无法察觉的。因此,作家陷入到自己构筑的一个虚幻的世界里不能自拔。而整部电影则是在探讨作家在这个过程中的某种情感波折。结尾部分,自然是这个作家的情感升华到最高潮时候。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特殊的电影,如果我们仅仅是站在某一种特定的角度去看,比如说戏剧,比如说电影,那么看到的故事性或者是感官性都是不完整的。然而当你知晓了这两种角度再去看本片,又得理清楚作家自身的逻辑线。因此,不论是怎样去看,本片最终呈现给观众的观感都是不那么友好的。然而不友好的电影就不是好电影了吗?很显然,答案否定,所以说你看不懂,有时候也不丢人。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