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乐府诗《鸡鸣》的个性解读

170.乐府诗《鸡鸣》的个性解读

作者:gkgushiwen

【导语】

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这个解读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也就是让作者的原意和读者的解读契合,并不容易确定。一方面如果诗作过于浅显,主旨豁露,这种解读太过于简单,缺乏含蓄委婉,就不能称得上是一首好诗。另一方面,如果作品过于晦涩难懂,让人看了不知所云,如堕五里雾中,解读就无法进行。所以,我认为一个好的作品,主旨含蓄委婉是必要的,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而读者通过一定的探究体察,是能够体悟到作者内心想说的话的。

当然,上面这段话重点强调了作者的表达方式,需要说明的是,高明的读者,凭借深厚的学养和高超的鉴赏能力,是能够从看似平常的作品中得出新意,或者是从别人看似难懂的作品中读出自己的况味。当然,文学作品的多元化解读,也很可能是一种误读,这也不可避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我们认为,一个作品的解读,特别是一个经典作品的解读,不可能在一个时代一下子完成,并成为一个定论。这是一个历时的逐步积累的过程。

——gkgushiwen

【解读】

下面,我就结合我自己的理解,来解读一下比较难以解读的汉代乐府诗《鸡鸣》。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原文。

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荡子何所之?

天下方太平。刑法非有贷,柔协正乱名。

黄金为君门,璧玉为轩堂。上有双樽酒,

作使邯郸倡。刘王碧青甓,后出郭门王。

舍后有方池,池中双鸳鸯。鸳鸯七十二,

罗列自成行。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

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五日一时来,

观者满路旁。黄金络马头,颎颎何煌煌!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

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关于这首诗,在正式解读之前,我想有两个引申或者说拓展内容给大家说一下。

一个是我们看这首诗的前两句是: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是不是看起来很眼熟呢?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就有: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里。你看他这两句就是来自前面的乐府诗。只是换了三个字,可见即使是高明的作家,金句也不是随手就写出来的,他也会自觉不自觉引用前人的诗句,但他这种引用是一种化用,有点盐入水中,看不出来,却能尝出味道。

第二,有个成语叫李代桃僵,意思是代人受过。其实,文化传统中谋略上有三十六计。其中,第五计就是李代桃僵。这个成语就出自《鸡鸣》中的“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所以,我们认为稍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人,或者说懂点诗歌的人,与这首《鸡鸣》还有一定的缘分,这无形当中拉近了我们与这首诗歌的距离。好,下面我们就来逐句解读这首诗,并由此分析它的主旨。

前四句: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荡子何所之?天下方太平。

前两句由鸡鸣和狗吠,烘托发出一片人烟阜盛,祥和安乐的太平景象。这里注意高树和深宫,表面看这是一个对仗,但是我们要关注这个宫字,也就说这里的绝不是一个平民的家庭,而是王侯或官宦人家,一个深字更加使人坚定了这个观点。

后两句,烘托出人物——荡子。这里的荡子,我认为并不是浪荡子弟,浪荡子弟不可能没处去。这个荡子,是远离家园,漂泊在外的游子。这两句是说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回来后,就不再出去了,因为天下太平,很可能过去是因为战乱或者是谋生才被迫出去的,如今天下太平了,也就不需要奔波外出了。可能有人会说,这个荡子结合下文,会不是指的那四五个富贵子弟,我认为不是!因为既然确定了他荡子的身份,就是在外漂泊过的,和那些富贵的兄弟不同。

我认为,这荡子是四五兄弟中的另一个兄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离家外出漂泊,如今重新回到家园。看到其他兄弟已经富贵了。为什么这样理解?你接着看,因为这个兄弟要求那几个富起来的哥们帮一把,但是可能不好意思开口,你看都到了人家深宫大院门前了,还是犹豫徘徊自卑的不敢进去。或者是,干脆被人家赶出来,只能怅然若失的听着人家宅邸里传出的鸡鸣狗叫的声音,却又无可奈何。

再看接下来的四句:刑法非有贷,柔协正乱名。黄金为君门,璧玉为轩堂。

开首两句,紧承上两句。讲当时国家制定的刑罚不会宽恕犯罪的人,贷,就是饶恕,宽待的意思。柔协就是使人顺从。正乱名,就是惩治那些叛乱,扰乱法纪的人。说白了及时惩恶扬善。黄金为君门,就是用黄金装饰门户。璧玉为轩堂,就是用玉璧装饰厅堂,这是富家子弟居室富丽堂皇,环境极度奢华。

再往下四句:上有双樽酒,作使邯郸倡。刘王碧青甓,后出郭门王。

“上有双樽酒,作使邯郸倡”这两句转入宴乐场景,桌案上摆着两杯相连的酒具,指使的都是来自邯郸的歌女。这里用罕见酒器和来自赵地的美女来衬托出富家子弟浮华奢侈的家居生活。关于“刘王碧青甓,后出郭门王”有不同的理解。逯钦立先生认为,此句有脱文,其中含有两个邯郸倡的名字,以照应上文。但这样的话,“青甓”一词就没有着落。一种认为这里的刘王是指某位公主,后指的是皇后,总之是指的外戚权势张天,极度铺张奢侈。

我认为,照原句理解就是:这些富贵子弟家里僭越,使用了姓刘的王爷家里才能用绿色和青色砖块。后来更是僭越了郭门外的姓王的王爷。作者这样写是有他的特殊用意的,这我下文还要说到。

接下来四句“舍后有方池,池中双鸳鸯。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

这里选取鸳鸯这种象征富贵吉祥的观赏水禽,“七十二”是形容鸳鸯数量众多,且排列成行。鸳鸯鸟鸣叫发出的声音,在富户人家大殿中东厢房里回荡。通过这个侧面,写出了豪门生活的奢侈。一个我字指出这是富家兄弟的自述,写出了一种炫富的心态。这为下文五兄弟的出场做足了铺垫。

接下来的六句是“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五日一时来,观者满路旁。黄金络马头,颎颎何煌煌!”

主人公终于出场了,兄弟们终于闪亮登场。首先是地位显赫,身份高贵。他们可以说都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做的都是侍中或郎官。五日一时来,是指他们休假回家。《汉书》记载: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就是官员每五天回家沐浴拜见父母。前来观看兄弟仪仗的人络绎不绝,填满了整个街道。他们看到的是:兄弟们的坐骑是用黄金做的马笼头,发出灿烂耀眼的光芒,晃得人睁不开来。这里用马笼头这个细节,侧面描写出兄弟的富有和豪奢。

接下来六句,作者忽然笔锋一转: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意思是说,桃树生长在露天的井口,李树就生在桃树旁,虫子来咬桃树的根须,李树主动站出来代替桃树承受虫子的啃咬。树木(李树)还知道献出自己来代替(桃树)承受虫子的啃咬而枯死,兄弟之间却不知到团结友爱,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争权夺利,相互争斗,反不如树木。这里作者以李代桃僵的寓言作为衬托,暗示兄弟之间的勾心斗角和相互倾轧。到这里全诗就自然结束了。

【结语】

关于这首诗的解读,据我查到的资料来看,有这样两种。一种是说,这是反映汉代外戚势力显赫,权势熏天,异常显贵,而兄弟之间不睦,暗中倾轧。一种是说,此诗别无深意,只是表达了一种享乐思想。

在我看来,综合上述说法,我认为,这首诗是说兄弟几人,倒不必坐实说是外戚,有人显贵了,但有个兄弟却漂泊归来,且处境窘迫,想依附于已经发达的兄弟,但是这几个兄弟却对的请求置若罔闻,使他倍感尴尬和屈辱。他看到了兄弟们的僭越,既然不让我好过,你们也别想好过。毕竟这是汉家江山,有法律在。于是,他愤而生怨,就告发了他的几个兄弟。当他的兄弟们耀武扬威在人前显摆之时,不知道他们所鄙视的那位兄弟已经告发了他,美好的日子就要到头了。这样理解,才使兄弟相残有了着落。

各位看官:原创辛苦,如果对您有用,烦请打个赏,鼓励一下我吧!

(0)

相关推荐

  • 【小知识】鸳鸯比喻什么?

    你别笑,最早的词语鸳鸯是用来比喻兄弟的. 在三国两晋时期的<答陆世龙诗>中,有一首名为<鸳鸯>的诗,其中就写道:"鸳鸯,美贤也.有贤者二人,双飞东岳,扬辉上京.&qu ...

  •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1175

    1175-1 偶偕李道士过曹东寅.枚舫兄弟夜话 踏雪敲关对缊袍,蟠胸书传数人豪(1).痴儿未解吟梁父,一笑阿谁掷二桃(2). [笺注] 首句有"踏雪"二字,可知为雪后作,当是在十一 ...

  • 【行人呓语《古诗十九首》】之二十三: 浮思䋈语之 ——关于《青青河畔草》里的“守”

    <青青河畔草>是<古诗十九首>里女性视角下写作最为独特而大胆的一篇.诗末"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两句由荡子妇大喇喇地喊出,不藏不掖.其站在显赫位置上,美艳 ...

  • 老程读名篇‖缘事而发开诗先

    梦圆医巫闾 传承北镇文明 弘扬医闾文化       打造地域精品 老程读名篇|缘事而发开诗先(汉乐府选)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 古韵雅集| 朱海明 新乐府诗《大美人间》十二题

    月下听花语 文中赏雅音 古韵悠扬,挥笔作情,吟山水为诗,心事赋词.笙歌墨咏,月色缱绻,伴一缕清风,浅叹流年. 月下花语平台[古韵笙歌]专栏发刊"原创首发"古诗词作品,由月下花语古诗 ...

  • 古风泊客一席谈:乐府诗·青青水中蒲三首·韩愈

    <青青水中蒲三首>   [中唐·韩愈·乐府诗] 其一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其二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其三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 ...

  • 曲尽人间,乐府诗竟如此情韵深厚!

    乐府诗是汉代官方音乐机构在民间搜集的配乐民歌,这些诗歌往往贴近民生,能反映中下层人民的喜怒哀愁,形式朴素鲜活,与盛唐文人诗作风格不同,却同是诗歌史上的明珠. 后来文人骚客模仿乐府诗的体例写诗,这部分诗 ...

  • 乐府诗的特点四条

    汉乐府就是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 ...

  • 汉代乐府诗

    肖旭 汉乐府是"秦汉文学"继<史记>后的第二大重点.我们一定要认真加以掌握.汉乐府民歌在我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出现的第三个重要发 ...

  • 海子诗《新娘》解读

    X 李自健油画作品 新娘 海子 故乡的小木屋.筷子.一缸清水 和以后许许多多的日子 许许多多的告别 被你照耀 今天 我什么也不说 让别人去说 让遥远的江上的船夫去说 有一盏灯 是河流幽幽的眼睛 闪亮着 ...

  • 八首乐府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 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 将人 ...

  • 除了唐诗宋词,乐府诗也很美丽

    乐府诗原是歌谣,配乐而唱,兴盛于西汉,发展于东汉,是五言七言诗歌的先声. 大部分的乐府诗是由采诗官到民间搜集,供以帝王观察民生.民歌的内容题材常常贴近百姓生活,语言大多通俗易懂,唱的是先民的心声,表达 ...

  • 观沧海 曹操所著四言乐府诗

    观沧海(3)<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