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可灭朱棣叛军,可惜朱允炆没用,历代藩王均可这般对付

历史上封建王朝更替不止,每一任新皇帝上台,基本上都要把自己家族的兄弟叔伯子侄们封为王爵。尤其是汉朝、晋朝以及明朝,这几个朝代的王爷基本上都是有实权的。所以这几个朝代的王爷们也都发生过叛乱。

比如说汉朝就有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晋朝有著名的八王之乱,以及明朝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虽然看似只有朱棣的靖难之役成功了,但是分封藩王的弊端其实瞎子都看得出来,为什么历朝历代的皇帝们还是愿意分封亲人呢?

还不是因为自私,以朱元璋为例子,他把自己二十几个儿子全都分封到了地方上。然后把朝中的功臣全部诛杀,以至于皇权只剩下这二十几个藩王来保护。

一旦藩王造反的时候,朝中压根就没有任何人可以对付藩王作乱。朱元璋内心是极度自私的,他甚至认为谁来当皇帝真的无所谓,只要自己的子孙后代们都能够享受荣华富贵。江山姓朱就可以,管他谁来做皇帝。

那么真的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来对付这些藩王作乱吗?汉景帝为了平息七国之乱,甚至杀掉了贤臣晁错,司马家的王爷们互相厮杀,晋惠帝司马衷像个傻子一样无所作为,全部被诛杀,朱棣造反成功,使得朱允炆引火自焚。如果这些帝王换一个思路,或许能够改变现状。拿朱棣造反这件事来分析一下如何对付藩王。

01对付藩王的第一步,停止削藩令。

藩王作乱很大程度上的一个原因,那就是皇权要削弱王权。这些藩王全部都是皇帝的亲人,他们有正宗的皇家血统,自然也应该享受应有的权力和待遇。

可是新上任的皇帝不太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封地上的王爷们权力实在是太大了,不少王爷手里都掌握重兵,甚至在自己地盘上招兵买马,收取赋税,俨然就是地方性的小朝廷了。

为此朱允炆的脑壳也比较大,在黄子澄的建议下,朱允炆宣布削藩。他也算是比较狠的角色了,刚上台就要收拾自己的叔叔们。强大的朱棣和朱权他不敢动,所以他就先找那些没有实力的叔叔们。

壬寅,诏天下勤王,遣御史大夫练子宁、右侍中黄观、修撰王叔英等分道征兵,召齐泰、黄子澄还。于是苏州知府姚善、宁波知府王琎、徽州知府陈彦回、乐平知县张彦方、前永清典史周缙等,先后入卫。---《明通鉴》卷十三

结果导致了朱棣联合朱权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这个时候朱棣造反唯一的理由,那就是因为削藩令的问题。他们的口号是,朝中有奸臣蛊惑皇帝,他们起兵是为了搭救皇帝。

这个时候朱允炆傻眼了,因为转头一看,他所有的叔叔都不支持自己。为什么呢?因为朱允炆成功了,那还是要削藩,不成功的话,或许在朱棣的统治下,这帮兄弟们还能过上好日子。

那么这个时候朱允炆应该做什么呢?当然是停止削藩令。他必须要聚集所有能够支持自己的力量。他那些叔叔看似是小诸侯王,但是团结在一起的话,绝对是一支不可估量的力量。所以朱允炆这个时候一旦停止了削藩令,并且告诉他们永远不削藩,那事情可就好办多了。

第一朱棣没有了清君侧的理由,他是朱元璋的儿子,朱允炆的叔叔,那他还应不应该造反?造反彻底沦为了没有借口的叛乱。

第二支持朱棣的诸侯王们,得到了自保的保证,即使不愿意帮助朱允炆,但至少也不会为了朱棣而对付皇帝,毕竟谋反是死罪。

第三朱允炆可以借机安抚朱棣,给朱棣造成一种事情可以挽回的错觉,如果朱棣稍一犹豫,那么朱允炆缓兵之计的目的可就达到了。

所以对朱允炆来说,第一时间应该做出停止削藩的命令,使得大多数诸侯王们放弃支持朱棣,至少成为中间派,给朱允炆留下足够的余地。

02对付藩王的第二步,避其锋芒。

当时燕王朱棣的兵力十分强劲,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打算速战速决。这个时候的燕军是最强大的,不管朱允炆派多少军队前来,都能够被朱棣击败。

那么难道就没有办法破解吗?朱棣的人马再强悍,也不可能以一挡十吧?之所以他们的战斗力强悍,是因为他们士气旺盛。

夏五月甲寅,盛庸以兵扼燕饷道,不克。棣复遣使上书,下其使于狱。六月壬申,燕将李远寇沛县,焚粮艘。壬午,都督袁宇邀击之,败绩。秋七月己丑,燕兵掠彰德。丁酉,平安自真定攻北平。壬寅,大同守将房昭帅兵由紫荆关趋保定,驻易州西水寨。九月甲辰,平安及燕将刘江战于北平,败绩,还保真定。---《明史》

那么如何对付朱棣的这一股强大的势力呢?我认为需要避其锋芒,一年之内,绝对不跟朱棣的人马发生任何一次正面对决。

一旦这种情况达成了,那么事情就变得有些好玩了。朱棣必须要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地攻克,朱允炆只需要防守严密,绝不派大军出战,那朱棣就会变得非常难受。

攻城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情,往往是得不偿失,会损耗大量人马。尤其是如果朱允炆这边有几个像铁铉这样的硬骨头,那朱棣没打两座城,可能就要退回老家养老了。

只要能够消耗掉朱棣的士气,以朱允炆这边的兵力,是绝对可以战胜燕军的。可惜朱允炆当时见到朱棣造反,立刻就派遣大将李景隆带着几十万人马去跟朱棣斗,结果一败涂地,使得朱棣的士气是越来越旺盛。

在对手最强大的时候,选择避其锋芒,往往比正面剿灭要更加有效果。朱棣打了几座城池以后,觉得十分辛苦,那么他只剩下两条路可以走。

要么就退回去,咱们不打了。要么就是避开这些城池,直奔南京而去。不过以北京到南京的纵深,长驱直入,一座城池不打,除非燕军脑子坏掉了。随便哪座城池的守将带着人马来劫一下燕军的粮草,朱棣也就完蛋了。

03对付藩王的第三步,围而不剿。

所以朱棣只能够带着人马退回自己的地盘,寻找新的办法来对付朱允炆。而这个时候朱允炆需要做的,依旧是不跟朱棣的大军正面交锋。

他此刻可以派兵了,但是派遣的是小规模作战部队,选择以偷袭的方式夺取燕军的城池。朱棣的军事实力强悍,但是燕国说实话地盘真不大。

朱棣所有军队的供给,都需要从这些城池的赋税当中获取。每夺取一座城池,那么朱棣的赋税就会少一分。

当然千万不能大规模冲杀而去,否则又要跟朱棣正面交锋了。就算是拿不下这些城池,朱允炆也可以派重兵将燕国的地盘团团围住。

不让任何商贾出入燕国,将燕国彻底跟外界隔绝。这种情况是非常可怕的。对燕王来说,自己的地盘上到底有多少财富,他心里还是比较清楚的。

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恩恩知府岑瑛闻于朝。按问,乃钧州人杨行祥,年已九十余,下狱,阅四月死。同谋僧十二人,皆戍辽东。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正德、万历、崇祯间,诸臣请续封帝后,及加庙谥,皆下部议,不果行。---《明史》

如果坚持个一两年,基本上是没什么问题,可是再往后,他们就只能被活活饿死。而且这么一个状态,会使得燕军彻底丧失战斗力。一旦军队的士气消失以后,朱棣只能成为案板上的肉了。

朱允炆没有必要跟朱棣正面交锋,只需要围而不剿,等待时机就可以了。当年刘邦正面跟项羽死磕,怎么都打不过,后来还不是慢慢消耗等待机会,才将项羽彻底消灭么?

康熙皇帝平定三藩的时候,花了足足8年时间,其实他根本就打不过吴三桂,之所以胜利,那是因为他防守围住,等了8年时间,把吴三桂给拖死了。吴三桂一死,他手下那些人也就作鸟兽散了。

所以朱允炆此刻只能选择静静等待,等出来的江山,才是更加稳固的江山。而且这么做也能够给天下人一个错觉,他可不想对朱棣下杀手,只要他投降,一切都好说。

04对付藩王的第四步,选择招安。

朱棣被围困了三个月的时间,估计就快被逼疯了,可是他就算带兵冲出来,也没有人愿意跟他交战,白白浪费粮草不说,反而使得军心涣散。

这个时候的朱棣是真的慌了,那么朱允炆如果打算尽快收服朱棣的话,他该如何选择呢?当然是招安了。

等待固然是一个好办法,但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也是不可小觑的。这些士兵驻扎在前线,每天的口粮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为了尽快解决战斗,朱允炆只能选择招安。也就是说,原谅朱棣之前所有的过错,只要他选择投降,依旧不失为一个富家翁。

三月辛巳,盛庸败燕兵于夹河,斩其将谭渊。再战不利,都指挥庄得、楚智等力战死。壬午,复战,败绩,庸走德州。丁亥,都督何福援德州。癸巳,贬齐泰、黄子澄、谕燕罢兵。闰月己亥,吴杰、平安及燕战于藁城,败绩,还保真定。---《明史》

这种态度,历代有作为的君主都曾经做过。为什么朱允炆就不会用呢?局势虽然已经逆转,但是为了天下苍生的好日子,朱允炆必须要对朱棣招安。

这是把朱棣逼到了墙角上,如果他不选择招安,那么就会使得他失去民心。朱棣不想过好日子,但是他地盘上的百姓是想的。

没日没夜地担惊受怕,就是为了达成朱棣的野心,这对百姓们来说没有半点好处。所以招安这一招出了以后,那些百姓,包括燕军中的部分士兵,一定会选择哗变。

哗变之下,燕军不战而溃,到时候由不得朱棣投不投降,朱允炆也不会再等待。大军长驱直入,朱棣只能束手就擒。

即使朱允炆良心好一点,依旧还是围住燕国不打,那燕国迟早也会内乱,到时候朱棣命好没有被手下杀掉的话,也只能选择出城投降了。

总结:为什么朱允炆没有这么做呢?做事的方法很重要。

做任何事情,其实跟兵法上的道理是一样的。没有什么样的成功是可以随随便便做到的,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想到的第一种办法,可能真不是最好的办法。

而且正常人都能够想到的办法,或许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必须要慢慢寻找途径。

燕王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允炆包括众多大臣们第一个念头,那就是带兵围剿。为什么他们都有这样的想法呢?因为这是正常人的思维。

围剿如果成功了,当然是皆大欢喜。但是一旦失败,那就是玉石俱焚的危险。所以这么做的成功率,最多百分之五十。

可是按照我说的四个步骤来走的话,朱允炆的成功率至少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可惜当时没有人提出来,就算有人提出来,也不会被急功近利的朱允炆所采纳。

朱允炆的内阁里都是一帮只读书不做事的蠢材,他们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却能够指挥天下兵马,这才是真正的纸上谈兵。

后记:朱棣灭了朱允炆以后,立刻限制天下诸侯王的权力,使得大明朝的王爷们既有封地,又只能在家吃喝生孩子玩,活生生变成了一头头蠢猪。

这种方法又是另外一种畸形的政策,导致了两百多年以后,皇帝依旧要养着这帮宗室,明王朝不堪重负,咱们下回再谈这件事。

参考资料:

《明通鉴》卷十三

《明史》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