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咏月诗为何这么多?

日本学者松浦友久在《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一书中说:“在李白的作品中,以某种形式吟咏月亮的差不多占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笔者根据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的《李太白全集》统计,李白以某种形式吟咏月亮的诗篇有340首,在其全部诗作中所占比例约为三分之一。

李白之所以喜爱月亮,大概有三种原因:其一是性格品质决定。诗仙豪爽、倜傥;月亮光明、透彻,这两者是契合的。其二是生活习惯决定。李白家境优裕,有夜生活习惯。《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自金陵泝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夜别张五》从这些诗题看,李白的夜生活很丰富。其三是道教信仰决定。李白信仰道教,在济南老子观里,道士高如贵将道箓正式授予李白,他叹惜人生短暂,迷信羽化登仙,追求长生不老。月亮的永恒性,让李白十分羡慕。

虽然李白咏月亮的诗篇很多,但以月亮为主题的诗篇却屈指可数。像《古朗月行》《峨眉山月歌》《把酒问月》《初月》《雨后望月》,就这么几首。以月亮为素材进行诗歌创作,是李白的拿手好戏。他熟悉月亮的诸多特性和传说,借助它们,创造出丰富多采的意象,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在《郢门秋怀》诗中,李白利用月相变化周期规律来记算时间;“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在《塞下曲》组诗中,李白借照耀汉地的月亮,指代京城长安,点明将士出师的地点;“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月影弯如弓,弓弯似月影,霜花喻剑光,剑光比霜花。诗人用互为比喻的手法,将汉家将士守塞卫国的英姿刻画得栩栩如生。在《寄从弟宣州长史昭》诗中,李白写道:“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这里用“云月”代风景。在《登太白峰》诗中,诗人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他没有直接描绘太白山峰多么高峻,却借助高悬青云之上的明月,让读者切实地感受到太白山峰的高峻。月亮明媚无比。李白在《感兴八首》中说:“蛾眉艳晓月,一笑倾城欢”;在《忆旧遊寄谯郡元参军》中说:“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这些都是用明月比喻美女。

天宝年间,李白的挚友著名诗人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龙标即现今的湖南黔阳县,唐朝时那个地方十分荒僻。李白闻讯,为了表达对友人的同情慰问,作诗相赠,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像诗人随身携带的珍贵物品一样,为安慰友人,解下来慷慨相赠,所表达的感情相当真挚。

诗人乘舟游历长江,作《江上吟》,诗中写道:“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边山丘上楚王游憇过的台榭早已荡灭无存,而屈原创作的词赋如同高悬青天的朗日明月,永久放射着光芒。诗人用与日月同辉赞扬屈原的文学成就。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诗人称颂:“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以“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具体形象来解释“俱怀逸兴壮思飞”的空洞结论,给读者留下生动、深刻、鲜明的印象。

《古朗月行》是李白拟鲍照《代朗月行》所写的一首以咏月为主题的乐府诗。《淮南子·说林训》记载有“月照天下,蚀于詹诸”的传说。“詹诸”,即蟾蜍。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沉湎于杨玉环的姿色中,纵情游乐;任用“口有蜜,腹有剑”的李林甫为相,一切政事交由他办。李林甫忌贤妒能,“凡才望功业出已右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而阴陷之”。(《纲鉴易知录》)他还“欲杜边帅入相之路,以胡人不知书,乃奏言:'文臣为将,怯当矢石,不若用寒族胡人;胡人则勇决习战,寒族则孤立无党,陛下诚以恩治其心,彼必能为朝廷尽死。’上悦其言,始用安禄山。”(《纲鉴易知录》)安禄山厚赂唐玄宗亲信。开元二十九年(741)八月,朝廷任命安禄山为营州都督、平卢军使、两蕃(指奚、契丹)、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天宝元年(742),春正月,又升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几个月间,安禄山不断加官进级,势力膨胀,史无前例。在李白看来,从开元末年到天宝初期,大唐王朝统治集团的腐朽堕落,就如同月满转亏一样。转亏的原因,就像传说的“蟾蜍蚀圆影”。杨贵妃、李林甫、安禄山之流不都是吞食朗月的蟾蜍吗?正是安禄山藩镇势力的膨胀,导致“安史之乱”,险些葬送了大唐王朝的性命。“忧来其如何,悽怆摧心肝”,李白在诗中表达的那撕肝裂肺般的忧愁,正是李白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马执斌)

(0)

相关推荐

  • 我追李白这颗星

    仰望星空,叩问星辰 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得知在遥远的汉朝,有一个喜欢仰望星空的人,天上的星星,给了他创造的灵感.于是,他有了浑天仪,有了地动仪...... 于是,我把目光也投向夜空,把思维的触角伸向广 ...

  • 李白:相识满天下,知己有几人?

    762年10月22日,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 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历史上真实的李白,没有你认为的那么潇洒.对于他的死,众说纷纭,但是不外乎这3 ...

  • 李白:难以释怀的月亮情结

    李白虽然每以真情示人,真情待人,但时常会有难言的孤独感.不可言状的自怜自伤感;因为他是天才,是太白金星下凡.[1]他虽然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将进酒>),也承认&q ...

  • 天宫鉴诗会 明月何多情

    ◆◆◆ 01 庚子年(2020),八月十四,中秋前夕. 九重天上的诗国艺苑,琼楼玉宇,仙雾缥缈. 一年一度的唐人中秋鉴诗会,即将开场. 但见虚浮半空的望月台上,诗人们陆续乘风而至,好不热闹. 哎呀呀, ...

  • 古诗词日历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万花丛中有一壶美酒,一个人饮酒没人相伴. 举起杯子邀请明月,对着影子,就成为三人饮酒了. 月亮既然不能理解我为何饮酒,影子也孤寂地跟随着我的身体. 暂时陪伴 ...

  • 小升初常考诗句:十四、描写月亮的诗

    十四.描写月亮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 ...

  • 朱熹这首咏月诗丝毫不输李白,全诗无一“月”字,却处处有月意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因为它没有任何国家的界限之说,它的好与不好代表着一个人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千百年来,不管是经历战火还是遭受天灾,诗人们都坚持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内心的一份情感,对未来生活寄上一份希冀 ...

  • 古诗词中著名的一首咏月诗,开篇两句便惊艳千古,人人会背

    月,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之一,是文人墨客爱不释手的创作题材之一.无论是<诗经·国风·陈风·月出>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还是唐诗<关山月>中的&qu ...

  • 三品园丁品画录(十)· 刘颜涛书“咏月诗”赏析

    ▌刘颜涛  1965年5月生 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 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 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文字博物馆书画院院长 河南省安阳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被中宣部,人社部,中国 ...

  • ​赵匡胤的《咏初日》《咏月诗》

    据宋人陈肖岩所著<庚溪诗话>记载,赵匡胤在登上龙椅之前,有一次晚上同几个朋友相聚喝酒闲聊,大家谈兴甚浓,全无睡意,以至通宵达旦,东方既白.清晨,当初升的太阳冉冉而升,在座的一位朋友触景生情 ...

  • 【三秦文学】邓汉章:【咏月诗一组】(诗歌)

    咏月诗一组 文/邓汉章 五绝·黄昏远望 目从高树断, 天向远荒开. 暑气随风尽, 青山捧月来. 1973年夏 五律·雪霁观月 梅沟今夜月, 皎皎似中秋. 霜魄照楼舍, 玉魂明垄丘. 尘清碧宇邈, 气暖 ...

  • 来自我和诗友们的中秋咏月诗

    七绝     中秋有感 文/ 吴碧飞 诗意难消弄影悠, 桂枝能写夜中秋. 古今多少阴晴事, 对酒当歌一笑休. 中秋次日再望月 文/常青乔木 三五已圆今更圆, 嫦娥弄影舞翩跹. 芙蓉饼染广寒色, 桂酒飘 ...

  • 两首最具霸气的咏月诗,一首两位帝王合作完成,一首落魄书生写就

    老沙侃文化 发布时间: 18-09-2417:32中小学教师 自古以来,月亮就是美好的象征,望月怀远,对月抒怀,见月思人,已经成为骚人墨客的传统.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中,描写月光下美丽 ...

  • 【中秋特辑】曹树堃大师十二首七绝诗《咏月》

    月亮总是以其独有的高远超尘.皓洁宁静受到历代文士的吟咏夸赞.古往今来,在人们心中,月亮是含蓄又意蕴无穷的,是皎洁又婀娜多情的.它往往被人们用来代表深邃.凄清之美的事物,而明月则亦往往作为团圆的媒介,被 ...

  • 中秋特供 | 咏月的诗,咏月的画

    [宋]夏圭 <松溪泛月图> [宋]李嵩 <夜月看潮图> 八月十五日看潮(其一) [宋]苏轼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明]宋珏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