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竿测影绘制太极图看阴阳之间的关系
来源:素朴学堂
我们知道,最朴素的阴阳概念来源于古人观察太阳和自然界:山的南面明亮、温暖,山的北面晦暗、阴冷,因此山南被归类到阳,山北被归类到阴。
既然阴阳这对哲学概念是从人们观察太阳的实践中抽象出来的,那么要了解阴阳之间的关系,就要从太阳、地球运动的规律讲起。
我们来补习一下初中地理课内容:
地球自转,有自转轴,也称地轴。地球围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停的自转。站在地球上的人,以为是这样的。
但如果把太阳作为参照物,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平面(黄道平面)作为参考,则是这样的。
把太阳加进来,会更直观。自转形成了赤道面,公转形成了黄道面。
很明显,自转的赤道面,与公转的黄道面,不是一个面,而是有夹角的,这就是著名的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的轨道,叫黄道。黄道平面,同时也是太阳直射点所形成的面。赤道平面,将地球分割为南北半球。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直射到北纬23度26分,最南可以直射到南纬23度26分。南北回归线之所以是23度26分,就是因为黄赤交角是23度26分。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成周期运动。
因为地球自转面相对公转面是倾斜的,当北半球更加倾斜向太阳直射面,也就是黄道面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当南半球更加倾斜向太阳直射面,也就是黄道面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站在北半球的视角来说,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长。随着地球逆时针公转,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直射到赤道时,为春分,这一天白天和黑夜一样长。继续北移,直射到北回归线时,为夏至,这一天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继续公转,直射点开始南移,直射到赤道时,为秋分,这一天白天和黑夜一样长。继续南移至南回归线,便又到了冬至。
至此,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经历春分点,夏至点,秋分点,又回到了冬至点,也就是南回归线,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年,又叫一回归年。
“立竿测影定'乾坤’(即南北)”
我国古代建设庙宇等进行重要工程,或者外出行军打仗,必须找到“北”,确定好南北方位(只要南北测定好了,做一个直角就是东西方位)。比如我国古代常常要与北方少数民族如匈奴等打仗,测定方位对于行军打仗尤为重要。
打仗的部队是怎么“找到北”的呢?他们操作步骤是这样的:太阳升起来前,一个士兵手拿一根比较直的长矛,矛头朝下,竖直立在地上(要调整并保持垂直度),然后另外一个士兵在矛头位置系上一根绳子,手拿绳子,在地上画一个圆周。太阳从东方刚出来时,影子在西侧,长矛影子与西侧的圆弧相交,就在相交位置做一个记号。到了下午,太阳慢慢下降,影子在东侧,当太阳即将要落山的时候,长矛影子与东侧的圆弧相交,也在相交点做一个记号。
将两个标记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线段。找到线段的居中点,将居中点与圆心(标杆在地面垂足点)连接起来,且可以南北延长,这条线就叫南北子午线,这样就“找着北”了。
同样的过程你自己也可以亲自操作一遍。如何验证这条线是否属于标准的南北子午线呢?比较简洁的方法就是使用指南针,看这条线与指南针南北方向是否一致。
“土圭记录24节气”
古人用立竿测影的方法确定了东南西北的方向后,又发明了一种仪器叫土圭(guī),来记录一年四季。土圭构造简单,由“表”和“圭”两部分组成。土圭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当太阳照着表的时候,圭上出现了表的影子,根据影子的长度,就能读出以定冬至、夏至日。
虽然这东西和“日晷”一样,都是靠影子的长短来记录时间,可功用途却不一样。土圭,用来记录一年的四季;日晷,用来记录每天的时辰。相当于一个是年历,一个是时钟,别搞混。
最早的人们只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使用土圭后发现,在每年都会有影子最长和最短的一天。
立竿测日影的工作是在地面进行的,所测的太阳在天上,链接太阳光和地面的是立杆——表,所以这个立杆具有通天地的作用,古称通天梯,并用一个“工”字表示。工字,由上下两横“二”和一竖“|”组成。《说文解字》说,“'二’,天地也。' |’上下通也”。
所以,工字本义应该是上下通天地。两横“二”表示天与地分离开的情况,一竖“|”表示通天的“天梯”,人由“天梯”可登上天。而“工”字加上“人”成为“巫”,古代之巫就是通天地的人,即立竿测日影的人。
巫本是通天的人,即通晓天文的人,掌握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能预测天气气候的变化,早知由天文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吉凶祸福。现在我们认为巫之所以神秘,是后世代代相传的过程中,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高贵的统治地位,在宣布推算某时的日月星辰运行规律结论——天象时,加上了种种礼仪程序来迷惑人们,给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巫相当于当时政府的“公务员”,主管观测天象。他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并用土圭的“圭”上记录的每日日影的长度,来表示一年中自然界受太阳运动变化的变化的情况,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从黄道上看,二十四节气是这样的。
把24节气放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则是这样的。
至此,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便经历了一次循环。人们为了方便记忆二十四节气,编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节气歌方便记忆,但只要我们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原理,明白了他们只不过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复运动,产生了阴阳变化,进而产生了雪变为雨,雨变为露,露变为霜,霜再次变为雪的过程,以及因为雨水和阳光的变化,给百谷和天气带来的变化,就很容易将二十四节气记住,想忘都忘不掉。
“土圭记录节气的日影长短而画出了太极图”
古代的观天象的“公务员”巫,用土圭记录24节气日影在“圭”上的影子长短。冬至时,立竿日影最长,“阴”最多。此时,天寒地坼,万物收藏,一派阴盛之象。夏至时,立竿日影最短,“阳”最多。此时,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一派阳盛之象。
一年中竿影的长度就在最长的冬至竿影和最短的夏至竿影之间的区域变化。一年中竿影长短的变化对应天地万物周期变化。
我们借用立竿测影的现象来定义阴阳,用数学的方式给出“阴”和“阳”的定义式:
好的,已经让别人帮忙去问一下,了解清楚。
阳=冬至日影-平常日影 (1)
阴=平常日影-夏至日影 (2)
由公式(1)和(2)可以推导出:
阳+阴=冬至日影-夏至日影(3)
对于同一个观察点来说,冬至日影和夏至日影的长度是固定,所以公式(3)表示阴和阳的总量就是固定的,即最长的日影和最短的日影之间的区域就是阴阳的区域。除了冬至那一天外,日影不是总能填满这个区域,填不满的部分就是阳,有日影的部分就是阴。
把每个节气用土圭观察到的“阴”的长度,绘制到24节气切分的黄道(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图中,从各节气代表的点,向圆心画一条半径,以圆周上各节气的点为起始点,以各节气通过土圭观察到的“阴”的长度在半径上画出线段,将各条线段的另一端(下图中红色的点)连接起来,就绘制出了太极图,也叫阴阳图。
这部分内容看似离中医比较远,实则是学习中医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只有自己脑子里深入理解了中医里提的阴阳概念,而不是把教科书对阴阳的定义背下来,这样学中医才能真正入门啦。
把最难理解的硬骨头啃完之后,下面的内容就相对容易理解了。
在所有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基础理论》可的教材里,讲到阴阳的相互关系时,都会这么讲:
阴阳之间具有交感互藏、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和阴阳自和六种关系。
教科书里分别对这六种关系做了如下定义:
1 .交感互藏
交感,即交互感应。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含有另一方,即阴中藏阳,阳中藏阴。
2. 对立制约
对立,即相反。制约,即抑制、约束。所谓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相互抑制,相互约束。
3. 互根互用
所谓阴阳互根互用是指阴阳之间互为根本、相互依存并互相资生、促进和助长。
4 .消长平衡
“消”即减少,消耗。“长”即增多、增长。阴阳消长,是指事物或现象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不是处于禁止状态,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的消长运动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阴阳消长包括由阴阳相互制约造成的此长彼消、此消彼长,以及由阴阳互根所造成的此长彼长、此消彼消两个方面。
5 .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如就自然界而言,白天可以转化为黑夜,黑夜可以转化为白天;天气可下降为雨,地气可上升为云。就人体而言,脏腑功能可摄入并消化吸收饮食水谷变成人体所需的精微物质,精微物质也可以不断转化为脏腑功能。就疾病而言,在一定条件下,热证可以转化为寒证,寒证又可以转化为热证。
6 .阴阳自和
所谓阴阳自和指的是阴阳具有自我调好能力,能自发地走向维持整体协调平衡的“目标”。阴阳之间之所以能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其内在深层机制在于宇宙自然和人体都存在“阴阳自和”的动力和趋势,如果阴阳自我调和能力障碍或者紊乱或者缺失,则在宇宙自然就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在人体就是阴阳不能自和的疾病状态。
用我们刚才讲的太极图(阴阳图)来理解上面讲的阴阳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就比较容易理解啦!
下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淑然教授讲《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的一幅阴阳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借用来供大家更好系统理解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