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直讨抱、寻求关注怎么办?两种方式应对来增加他的价值感
孩子误以为,大人很忙的时候还能回应他,就代表他是一个值得被在乎、有价值的人。当我们用指责、打骂、命令、处罚、威胁等方式来应对时,只会令孩子更觉得自己不被在乎、没有价值,不会给予他任何正向能量来改善行为。怎么做,才能增加孩子的归属感与价值感?
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顾名思义就是会做些事来引起大人注意,或在大人忙碌时要求他们帮忙,藉此获得大人的关注。
孩子是敏锐的观察者,却是糟糕的解读者,他误以为若大人忙碌时还能回应他,就代表他是一个值得被在乎、有价值的人。
这种行为常让大人因为要不断回应孩子而感到厌烦;大人如果不回应而引起孩子哭闹,则会感到愧疚。若问题没有改善,到了小学以后,孩子可能会持续在团体里有这些行为,像是在老师授课时忍不住插话,或是在班上常做一些引人注意、不遵守规范的行为。
但我们需要了解,孩子这种行为大多是无意识的:
他并不是故意想要惹恼我们或破坏环境的秩序,只是因为内心归属感与价值感不足而感到不舒服,所以潜意识想让自己做些什么,好让心里快乐一点。无奈孩子所想到的经常是会惹恼大人的事。其实,他们只是想要感受到被爱而已。
当我们用指责、打骂、命令、处罚、威胁等方式来应对时,只会令孩子更觉得自己不被在乎、没有价值,不会给予他任何正向能量来改善行为。
以下这些做法不但能削弱孩子寻求过度关注的行为,更能增长他的归属感与价值感。
01 爱的说话公式
亲子教养专家陈子兰老师常提醒家长:「爱够,孩子才会有良知。」爱,要从说话开始。常感受到父母爱的孩子,他的内心是满足的;爱不够的孩子,会因为心理需求不满足,做出引起注意的行为。
令对方感受到被爱,常使用的是「正向的语言」,例如肯定句、关怀句、礼貌句和询问句。
令对方感受到不被爱,常使用的是「负向的语言」,例如否定句、责备句、质问句、命令句和威胁句。
举例来说,孩子在吃饭时说:「妈妈,我不想吃了。」
「负向的语言」会是:
否定句:「不行,不可以不想吃。」
质问句:「你知不知道你已经吃很久了?为什么大家都吃完了,你还在吃?」
责备句:「你就是一直在讲话才吃不下。」
命令句:「请你把碗里所有食物全部吃完,才可以离开桌子。」
威胁句:「如果十分钟之内还没吃完,等一下你就不可以玩玩具。」
「正向的语言」则是:
关怀句:「你吃饱了吗?」
询问句:「要再吃一点吗?」
肯定句:「嗯…… 如果不想吃了,就下去好好玩吧!」
礼貌句:「好,如果真的吃不下了,请帮忙把餐具收拾到厨房去哦!然后你就可以去做其他事情了。」
正向的语言,说出来的感觉是不是很不一样呢?所以子兰老师多年来经常提醒家长:「『话』说对了,孩子的行为就好了!」「『话』说对了,父母的爱就在了!」若想要每天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首先要记住「爱的说话公式」。
02 与孩子进行感受深刻的对话
有些教养书会教导父母,若当下我们在忙,而孩子又要找我们,可以先跟孩子说:「妈妈/爸爸很关心你,但现在有点忙,我等一下就来找你。」然而,根据许多家长的经验,这样说似乎无效,孩子只会继续纠缠。
为什么?
因为孩子要的是「归属感」而不是「听道理」。上面的对话只是在道理上向孩子说明,但无法让他感受到自己「被爱」与「被在乎」。他的内在需求没有被满足,自然就会继续跟父母纠缠。父母可以尝试用「感受深刻的对话」来跟孩子互动,让他与内在渴望连结。
一天,爸爸正在家开工作视频会议,儿子在旁边想要跟爸爸说话,就开始不断的喊:「爸爸,爸爸!」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采取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例子一
儿子:「爸爸,爸爸!」
爸爸止住儿子的打扰:「辰辰,请你等我一下,爸爸在跟叔叔讲话……。」
儿子停了一下,然后继续叫:「爸爸,爸爸,爸爸!」
爸爸觉得有点烦,看着儿子,尝试以「和善且坚定」的态度说:「辰辰,请你等我一下好吗?因为我正在跟叔叔讲话。」
儿子:「……。」(爸爸继续跟叔叔说话)
过一阵子后,儿子又开始叫:「爸爸,爸爸,爸爸!」
这时爸爸的厌烦转为愤怒,对儿子生气:「你到底怎么了?你没听到我说在忙,请你等我一下吗?你怎么一直打扰我呢?」
儿子被爸爸骂了,不但没得到归属感,还感觉很受伤,只好默默离开。但因为心里很不舒服,所以开始在环境中做出各种引人注意、打扰的行为(寻求过度关注),让爸爸更没办法专心工作。
爸爸因此感到生气、挫败且内疚,认为孩子是一个没有办法安顿自己的小孩;同时也因为刚才生气骂儿子而自责,认为自己是不好的爸爸。
例子二
儿子:「爸爸,爸爸!」
爸爸止住儿子的打扰:「辰辰,请你等我一下,爸爸在跟叔叔讲话……。」
儿子停了一下,然后继续叫:「爸爸,爸爸!」
爸爸觉察到自己有点烦,也觉察到孩子或许是因为被忽略了,想要引起大人关注。于是,爸爸停下来回应孩子,跟孩子展开简短对话。爸爸用和善的态度看着儿子,然后说:「辰辰(停顿),你想要找爸爸,是吗?」
儿子看到爸爸回应自己了,说:「是。」
爸爸继续看着儿子,刻意把话放慢一点、感受多一点,笑着跟孩子说:「羽辰,你想要找爸爸,做什么啊?」
此时,儿子已感受到爸爸的回应,感受到自己被在乎,心里已然满足。所以跟爸爸说:「呃……想要抱抱。」
爸爸继续看着儿子,刻意把话放慢一点、感受多一点,边笑着、边点头跟孩子说:「哦,辰辰,你想要爸爸抱抱,是吗?」
孩子很确定的说:「是。」
于是,爸爸温柔的抱抱儿子:「辰辰,爸爸爱你哦。但爸爸正在跟叔叔工作,我可以相信你能自己先玩一下,不打扰爸爸吗?」
被满足的儿子,此时说:「可以。」
然后,儿子快乐的在旁边继续做自己的事,不再刻意寻求爸爸的关注。爸爸感到欣喜、安慰又满足,认为孩子是一个可以安顿自己的小孩;同时也很欣赏自己刚才与儿子对话的表现,认为自己是个好爸爸。
所以,在例子二中爸爸究竟做了什么,创造彼此感受深刻的对话?凯尔诺特小提示:归纳起来有六个重点,如下:
1当下:在当下我愿意放下手边工作,先把焦点放在孩子身上。
2停顿:呼唤孩子名字后稍作停顿;停顿带来觉知,帮助彼此连结。
3反问:借由疑问句,让孩子更贴近自己的内心。
4缓慢:停顿多一点、把话放慢一点、感受多一点,让孩子在对话里体验到「自己被在乎」。
5拥抱:身体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被接纳」。
6相信:对话最后的「我可以相信你吗」,可以让孩子觉得自己被信任,是有价值的人。
当孩子内在的渴望被连结,就有能力修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以上这段对话,因为大人的应对模式改变了,所以孩子的感受不一样,行为也跟着改变。
大部分家长与孩子的对话无效,通常是因为只把焦点放在「道理」上。光是跟孩子讲道理,试问他怎么会有好的感受呢?「被爱」、「被接纳」是渴望的层次,需要被体验;但讲道理只流于观点的层次,若给予孩子的感受不深刻,就不会对他有影响。
最后,分享一位教育前辈曾分享让我觉得很有道理的话:
“ 我们无法改变孩子,我们只能『爱』孩子。但因为孩子感受到『爱』,所以他愿意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