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离情”总关“班马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部分有李白诗《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学生在默写的时候,“班马”常常写作“斑马”。学生基于对动物园里斑马的认识,把“班马”写作“斑马”。教材注释为:“班马,离群的马。”为什么“班马”就是离群的马?此“班马”和彼“斑马”有何不同?“班马鸣”为何与“离情”相关?
“斑”,《说文解字》写作“辬”,“斑”是“辬”的俗体字。字从文,表示“驳文也”,杂色为斑。从文的常用字如“斐”“纹”“彣”“斓”等,含有颜色错杂、不纯、花纹对比鲜明等义素。《孟子·梁惠王上》“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斑白”即头发花白者。学生写的“斑马”即指带有花纹的马。
《说文解字》玨部,班的解释是:“分瑞玉。从玨从刀。”即班是一个会意字,是用刀分割玉的意思,其金文字形为,即“班”字所从的“”实质是“刀”的变体。这样的字,在汉字中还有“辨”,是判别、区分、辨别的意思。《木兰诗》“安能辨我是雄雌”,“辨”即分辨的意思。汉语发展到今天,汉字的本意虽然几经辗转引申,但是细细辨析,其中用刀来切割所致的条分缕析还依稀存在于词语的各个义项之中。
逐一排列“班”的各义项:①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②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班级、领班;③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④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班、下班、班房……在这些义项中,分割的对象从“玉”变成了人群、时间、空间等,但还是能够看到“分割”这个隐性义素存在于各个义项当中。
回看“萧萧班马鸣”之“班马”为“离群的马”,讲的就是 “分离”。《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左传·襄公十八年》:“邢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马之声,齐师其遁。’” 杜预注:“夜遁,马不相见,故鸣。班,别也。” 北周庾信 《哀江南赋》:“失群班马,迷轮乱辙。”《送友人》一诗化用前人典故,以“萧萧班马”指友人所乘之马,也指友人如离群之马,语义双关。在《送友人》一诗中,表达离别的词语或用典故、或用比喻,构成一个绵密的语义场,题目中的“送”,正文中的“别、孤蓬、浮云、游子、落日、挥手、去、班马”等,共同出现在送别的话语场中,抒发了作者的离情别绪和依依不舍之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作为诗的结尾,是离别的情感上升到极致的一种表达,“挥挥手,从此离开,自此后,你将如离群的马儿一样萧萧嘶鸣”,视野中,友人已经骑马离去,听觉中,友人所骑之马匹,依然发出眷恋的鸣叫声,而这种叫声,在送别者听来,竟是如此的不舍。语带双关,透露着难以割舍的情愫。
——原载《语文教学研究》2014年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