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八朝古都开封,“开”启一段被大河“封”印的漫漫时光

这里有《东京梦华录》里的繁华盛景;

这里有《清明上河图》中的人间烟火;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的传奇故事在这里上演;

杨家将、岳家军“沙场秋点兵”的热血往事从这里流传……

位于中原腹地的开封,有着“八朝古都”之称,夏,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梁、晋、汉、周,北宋,金,八个朝代相继在此定都。

开封城,城摞城

“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了好几层。”

开封这座城,因黄河而兴,所有的繁荣,皆由河而来。

绕城而过的黄河,不仅造就了开封的繁华,也无数次将王朝更迭深埋于地下。

从地表到地下约12米,开封人的脚下层层叠叠摞着六个王朝的遗存:战国的大梁城,唐代的汴州城,北宋的东京城,金代的汴京城,明代的开封城和清代的开封城。

兴也鸿沟,衰也鸿沟

被黄河淹没在最下面的,是战国时期的魏国

公元前364年,魏国国君梁惠王迁都开封,取名“大梁”。

梁惠王把黄河水沿着汴河引到大梁城北,并向南沿着蔡水进入颍水,沟通了黄河、济水与淮河,让大梁城成为水路交通枢纽

然后,又在开封原有水运交通的基础上,开凿了一条人工运河——鸿沟

鸿沟的开凿,让原本平行的黄淮水系,在开封地区交汇贯通,形成了水路交通网,成为战国时期南北水运乃至东西交通的大动脉

公元前225年,秦军伐魏,引黄河水经鸿沟漫灌城池,魏国被灭,大梁城化为一片废墟。

王景治水,虚心采择

东汉时期,汉明帝任用王景治理黄河。

那时的大梁城虽已是残垣断壁,但有许多百姓仍生活在城中,他们始终坚信,黄河岸边的古城终有一天会再次修建。

其中一个叫沈良的人,年复一年巡河查看,详细记录了黄河一年四季的水位变化

当治水官王景来到开封,查看黄河地情的时候,沈良不顾自己人微言轻,向王景献上详实的调查资料和治水建议。

王景被沈良打动,于是下令,今后治河,无论绅士、兵民、工匠、民工,凡有一言可取,一事可行者,莫不虚心采择,以期得当。

有这样开明的治水官,开封人更加踊跃地献出自己关于治理黄河的办法,一年半后,黄河被成功地控制住。

经过这次大规模治理,黄河开封段此后很久没有发生过大的水患。

黄河下游两岸重现良田,汴渠通过疏浚,也变成了西通长安、东连江淮的汴水。此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连通南北方,汴河改称“通济渠”,开封自此富甲天下。

从辉煌到落幕

开封最辉煌的时刻,莫过于北宋时期了。

与黄河连通的汴河,东西横贯全城,“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当时的东京汴梁,“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也就是说,当时四面八方的财货集中在了开封城,同时又通过水路疏散到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外。

说开封是一座人人向往的国际化大都市,亦是名副其实。

北宋末年,金军攻破汴梁城,俘虏徽钦二帝,开封府尹、东京留守杜充在弃城南逃时,为阻止金军追击,扒开了黄河大堤

大水瞬间冲垮了汴梁城,万千百姓陷入滔天洪水之中,黄河从此“或决或塞,迁徙无定”。

自宋以后,有记载的黄河决溢就多达300多次,仅明代,黄河就在开封一带决口了58次,周边百姓苦不堪言。

于谦治水,修筑堤防

1430年,33岁的于谦被任命为河南、 山西巡抚。

赴任之后,他当即提出把“修筑堤防,发展农业”作为首要任务。

《明史》记载,于谦经常召集黄河两岸州府县官员开会,聚集各地人力财力,加高加宽河堤,并在周围种植树木荆棘稳固大堤。

同时,在堤上每里设一,选派得力人员出任亭长,专管河防。

在他主政河南期间,开封附近没有发生大的灾害。

治水有功的于谦,被开封百姓尊为水神

至今古城中还留有一尊镇河铁犀,是于谦命人所造。

这尊镇河铁犀,在黄河岸边屹立了五百多年,它见证着大河与古城的变迁,也表达着开封人治理河患、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居安思危 守望黄河

闫庆彦的父亲,曾是共和国开封城第一代治黄工程队队员。

1958年,黄河出现特大洪水,百万军民上堤抢险,父亲只给家人留下一句话:大堤修不好,我就不回来了!

父亲在抗洪第一线一干就是79天,当时抗洪抢险的条件非常差,防水物料全靠人搬肩扛手推。

但是闫庆彦的父亲毫无怨言,因为黄河边上就是自己的家园,只有确保黄河安澜,才能过上好日子。

父亲常对闫庆彦说,等你长大了,也要到咱们治黄战线上来。

长大之后,闫庆彦如愿来到了开封黄河河务局工作,同样奋战在治理黄河的第一线,成为第二代“治黄人”

今年74岁的他,早已退休多年,但他还是会在每天早、晚五点,约上他的老伙计们,一起到黄河上看一看。

如今,他的下一代,成为了第三代“治黄人”,他们每天守护在黄河大堤上,冬备,春修,夏秋防,时时刻刻守护着黄河,一年四季,雷打不动。

“黄河宁,天下平”。

世代头枕黄河入眠的开封人,从来居安思危,守望黄河的意识早已融入每个开封人的血脉,变成发自内心的意识与行动。

一城宋韵半城水,开封因水而美丽,千种韵致,万般风情。汴京富丽天下无,开封因水而繁荣,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今晚20:00,走进八朝古都开封,“开”启一段被大河“封”印的漫漫时光。

《记住乡愁》第七季

播出内容:《开封——一城宋韵半城水》(上)播出时间:2021年3月9日(周二)20:00播出频道:CCTV-4 中文国际频道

编辑 | 王琳艳

(0)

相关推荐

  • 无险可守的开封为什么会成为建都之地

    地学旅游分会CGA 古都开封 中国历朝历代在选择自己的都城位置时,大多都要在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地考量,其中地质地貌和水文更为重要.从地质地貌方面看,首先,都城只有选择在地势比较平坦 ...

  • 《水经.渠水注》所涉大梁城等考略(修订稿)

    A5 又东迳曹公垒南,东与沫水合.<山海经>云:沫山,沫水所出,北流注于役.今是水出中牟城西南,疑即沫水也. 曹公垒(曹太祖垒),按前文应在中牟台(官渡台)南.当地学者称今中牟官渡古战场旅 ...

  • 《水经注》里的鸿沟---《水经.渠水注》考略

    A1 △渠水出荥阳北河,东南过中牟县之北. <风俗通>曰:渠者,水所居也.渠水自河与泲乱流,东迳荥泽北,东南分泲,历中牟县之圃田泽北,与阳武分水.泽多麻黄草.故<述征记>曰:践 ...

  • “蒗荡渠”:楚汉鸿沟

    <水经注>:颖水.做"蒗荡渠". 即古之鸿沟,又即浪荡渠亦曰沙水.<汉书地理志>"浪荡渠首受泲,东南至陈入颍."<经>文说: ...

  • 开封:“开”启想象,描摹一段被“封”印的大宋风流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关于宋朝的记忆. 或是宋词的绮丽: 或是市井的繁闹: 或是人才济济的文化巅峰: 或是千年难解的"靖康之耻": -- 历史的尘烟散去.一个朝代虽然已经逝去,但却有来 ...

  • 《大秦赋》高走低开,离不开这3点原因

    前一段时间,我还在给大家推荐了<大秦赋>,对于刚开播时,演员的演技,恢宏的战争场面,还有对正史的尊重,确实吸引了我,可是看着看着,发现我被啪啪的打脸了. 作为历史迷,虽然这部剧的评分一路在 ...

  • 中国六朝古都 开封 古城门之2(No.354)

    上接:中国六朝古都 开封 古城门之1目录07.西城墙的城门之2 (小西门)08.西城墙的城门之3 (金耀门)09.东城墙的城门之1 (宋门,丽景门)10.东城墙的城门之211.东城墙的城门之3(曹门, ...

  • 错换人生28年,5月8日在开封开审

    错换人生28年,5月8日在开封开审

  • 跨越千年来见你,全新UR-V邂逅八朝古都开封

    近期热播的<大宋宫词>,让大家回到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都极度繁荣的宋朝,一句"汴京富丽天下无"俨然说明了一切. 宋朝究竟有多强?当代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采 ...

  • 七朝古都-开封

    时间: 2012-07-12 15:49    来源:    关爱和(河南大学党委书记)     原文标题:关爱和:开封的性格 开封是七朝古都.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 ...

  • 走进八石溪村:唐汝楫卒后葬于上尹

    走进八石溪村:唐汝楫卒后葬于上尹 八石溪村位于灵洞乡政府驻地东面5000米.村民委员会驻章里自然村,因八石溪流经村口而得名.地处丘陵,区域面积为8.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78亩.山地9100亩.下 ...

  • 此墓被盗9次,连壁画都被盗墓贼抠走,石棺被挪开后:考古队乐了

    大部分考古过程中,我们考古队都会在挖掘古墓的时候发现盗墓贼的影子,很明显这些古墓早就被盗墓贼光顾过了,但是纵使是这样,其实我们考古队仍然不能丧失信心,要知道古墓捡漏的例子是非常多的. 记得之前在娄睿墓 ...

  • 肖战首次品牌走秀:气场全开,踏光而来(图)

    肖战首次品牌走秀:气场全开,踏光而来(图)